民间草医生前传我的秘方

2009-11-28 22:29 12楼
为中医兄提供的应该都是简便验廉的好方法

可惜我这里几乎都没有
2009-11-28 22:30 13楼
血彪,在额正中出血即是。宜墙头上蜻蜓饭与米饭捣烂帖之则愈。
2009-11-28 22:30 14楼
锁头疔,位于嘴唇下,宜用拿投根(取地下白者为佳),捣烂擂酒帖之。
2009-11-28 22:30 15楼
嘴角蛇,用草鱼齿研末与茶油沫之。
2009-11-28 22:31 16楼
嘴角七星疔,宜灯心草烧灰,调茶油,沫患处。
2009-11-28 22:32 17楼
胳膊痈,七个芳著叶、芙蓉花叶捣烂帖之。
2009-11-28 22:33 18楼
谢谢为中医老师提供的药方~~
2009-11-28 22:33 19楼
番薯
别名: 甘薯,红薯、番薯、山芋.俗名:地瓜
【功效】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
【各家论述】
1.《纲目抬遗》:补中,和血, 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煮时加牛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劝;(同)红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2.《本草求原》: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舒筋络,止血热渴,产妇最宜。和鱼、鳢鱼食,调中补虚。
3.《随息居饮食谱》: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凡渡海注船者,不论生熟,食少许即安。
4.《岭南采药录》:醋煮服,治全身肿。
野生种起源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抗病虫害强,栽培容易。哥伦布初见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藷献给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将甘藷传至菲律宾。在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由东莞人陈益从安南首先引入广东[1]。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又从吕宋携带回中国,试种后,“甫及四月,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并撰《海外新传七则》。《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方式,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南人用当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藷故也。」中医学认为甘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2009-11-28 22:34 20楼
芙蓉花【别名】:木芙蓉、拒霜花、地芙蓉、华木。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以花(芙蓉花)、叶(芙蓉叶)和根入药。夏秋摘花蕾,晒干,同时采叶阴干研粉贮存;秋、冬挖根、晒干。
【性味归经】微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外用治痈肿疮疖,乳腺炎,淋巴结炎,腮腺炎,烧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以鲜叶、花捣烂敷患处或干叶、花研末用油、凡士林、酒、醋或浓茶调敷。
【备注】(1)芙蓉花:对于一切疮痈肿毒、乳痈等症,初起外用,能消肿止痛;已成者内服,有排脓之功。有可治肺痈,单用鲜花一至二两(干花减半),水煎,加冰糖五钱冲服,也可配合鱼腥草同用。芙蓉花还能凉血清热,可配莲蓬壳,用治血热崩漏。此外,亦可用治水火烫伤,研末,用蜂蜜或麻油调服。
⬅ 肾为胃之关临床验证 老茶馆 我是这样用中药治疗小儿咳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