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2009-11-30 12:11 楼主
陈素华(浙江省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缙云321404)
本次疗法有2种常用工具:银质针和常规针灸针。本临床试验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观察运用这2种不同针具采取同一形式的温针灸操作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不同,来客观评价银质针的有效性,以进一步明确银质针针具的科学性。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患者均来自门诊,按SAS统计分析系统先产生的随机排号,将患者随机分为银质针组和常规针组。银质针组45例,其中男12例,女33例;平均年龄56.40岁;病程28~365天,平均152天。常规针组45例,其中男14例,女31例;平均年龄55.93岁;病程10~365天,平均138天。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P >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1997年第3辑)和1991年全国第二届肩周炎学术讨论会制定的肩周炎诊断标准[1]拟定。1有肩部外伤或受寒凉病史;2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疼痛、压痛、可放射到颈、上臂等处,肩关节外展、内收、上举、后伸等活动受限,伴有肩外展疼痛弧、肱二头肌抗阻试验、前屈上举征、前屈内旋试验、撞击试验、惧痛试验[2]等检查中有一项以上阳性者;3除外颈椎病及肩部骨质病变。
2治疗方法
2.1银质针组
针具:银质针(由北京君环医疗器械中心提供, 规格:直径0.8mm,长100mm);纯艾条:(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提供,规格:直径17mm、长为210mm),剪成长约为2.5cm的艾条段。取穴: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操作:患者取坐位,局部碘伏消毒后,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作皮下局麻(每穴约0.3~0.5ml)后,银质针垂直于皮肤进针2~3寸,行捻转得气后,把艾条段穿到银质针的针尾上,从艾条段内侧点燃,灸时密切注意患者的表情,患者若感到烫甚,则可用止血钳夹醮有生理盐水的棉球在裸出皮肤外的针身处碰一下,以降温止烫。连灸二柱治疗结束,隔二天治疗一次,治疗5次后观察疗效。
2.2常规针组
针具:针灸针(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提供,规格:直径0.38mm、长100mm)。穴位与操作同银质针组。连灸二柱治疗结束,隔二天治疗一次,治疗5次后观察疗效。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1)活动相关性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3]对肩部疼痛及强度的变化进行测评(VAS,0为无痛,10为痛不可忍)。当活动到某一方位,患者感觉最痛,这时让患者对肩关节软组织疼痛自评分。
(2)最受限方位的关节活动度:采用教学用木制的大量角器测量方法。患者只穿紧身内衣,测量出患者前举、后伸、外展时上臂与身躯间最大的活动角度。
3.2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1997年第3辑)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拟定。治愈:肩关节功能活动范围恢复正常,疼痛完全消失或VAS评分<1分;显效:肩关节功能活动度上升≥50%,但局部仍有少许疼痛或VAS评分1~2分;有效: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活动度上升在30~49%或VAS评分在3~5分;无效:肩关节疼痛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功能活动度上升<30%或VAS评分>5分。
3.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组间和组内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4治疗结果
(1)2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肩周炎患者疗效比较[td=1,1,68]组别[td=1,1,46]例数[td=1,1,60]治愈[td=1,1,61]显效[td=1,1,61]有效[td=1,1,61]无效[td=1,1,139]总有较率(%)[td=1,1,68]银质针组[td=1,1,46]45[td=1,1,60]35[td=1,1,61]6[td=1,1,61]2[td=1,1,61]2[td=1,1,139]95.6 1)[td=1,1,68]常规针组[td=1,1,46]45[td=1,1,60]10[td=1,1,61]8[td=1,1,61]10[td=1,1,61]17[td=1,1,139]62.2
注:与常规针组比较,1) P <0.01


(2)2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相关性疼痛及关节活动度比较见表2-表3。
[td=1,1,122]组别[td=1,1,122]治疗前[td=1,1,122]治疗后[td=1,1,122]差值[td=1,1,122]银质针组[td=1,1,122]8.7±0.4[td=1,1,122]2.3±0.21)2)[td=1,1,122]6.4±0.42)[td=1,1,122]常规针组[td=1,1,122]8.5±0.3[td=1,1,122]5.8±0.51)[td=1,1,122]2.7±0.5



注:与治疗前比较,1)P <0.01;与常规针组比较,2)P <0.01

[td=1,1,122]组别[td=1,1,122]治疗前[td=1,1,122]治疗后[td=1,1,122]差值[td=1,1,122]银质针组[td=1,1,122]78.83±34.98[td=1,1,122]138.52±34.241)2)[td=1,1,122]59.69±14.532)[td=1,1,122]常规针组[td=1,1,122]63.33±41.96[td=1,1,122]90.65±45.541)[td=1,1,122]27.32±9.32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 <0.01;与常规针组比较,2) P <0.01

2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活动相关性疼痛、最受限方位关节活动度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比较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之间肩关节活动相关性疼痛评分、最受限方位关节活动度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4讨论
4.1肩周炎是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肩痹”范畴。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年龄等特点有“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之称。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若局部感受风寒、劳累闪挫等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以致患处肿胀粘连,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而成肩痹。
本试验结果显示,银质针组在改善肩周炎患者的活动相关性疼痛、最受限方位的关节活动度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组,原因可能是:银质针具较粗,在其进针时刺激了更多的组织,产生更强的得气感,经气的推动力也将更大;而较粗的银质针启针后针孔也较太,对病变软组织的肿胀粘连及滑囊炎等起到得排肿减压和内引流作用亦更大,较快地恢复了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功能;艾灸有温通经络、活血逐痹之功效,而且银质针具的导热性能明显强于常规的不锈钢针,通过艾灸有更多的热能导入机体内,鼓舞阳气之力比常规针灸针更强大使局部气血得以温通,从而更好地提高了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免疫功能,促进机体防御抗逆能力,缓解疼痛、改善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更快的治愈效果。
4.2 在银质针组和常规针组的针刺、温灸和启针的过程中,2组的针刺局部均没有出现红肿、过敏、发热等不良事件报告,且出针时出血次数2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意义,从而说明银质针在治疗中同样具有安全可靠性,以消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感。总之,银质针疗法能安全高效地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肩周炎的治愈率,值得进一步地研究和推广。
-----
参考文献:
[1]郭长发.肩周炎的诊断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3:36-37.
[2]燕铁斌.现代骨科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97.
[3]段胜如.段胜如临床经验:正骨按摩[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23.

作者声明:本文不涉及个人隐私及不存在著作权争议及一稿多投的情况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抗癌膳食建议 老茶馆 从《伤寒质难》看祝味菊对伤寒学说的独特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