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根尘不偶老师的《临证辨象》与民间中医网整理的《四圣心源》

2009-12-01 14:06 楼主
传播中医经典,弘扬中医文化,是民间中医网一贯坚持的宗旨。我们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对黄元御先生以《四圣心源》为代表的经典中医理论,进行了认真地继承和推广,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认可。

作为黄元御诸书之会极的《四圣心源》,由我们论坛网友合校的版本,已经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们论坛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的经典中医著作,凝结着众多网友的心血和期望。我个人的拙著《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一书,从临床的角度,结合具体病例,讲述了《四圣心源》中一气周流理论的具体应用。这次人民军医出版社把《临证辨象》作为学习《四圣心源》的配套参考书同步出版发行,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体系,从而推动黄氏学术思想的发展。

在新书即将上市之际,将我们对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的学习心得,作一次简单总结向大家汇报,以庆祝论坛《四圣心源》单行本的正式出版,并以之作为我们继续推广发扬黄氏学术的不懈动力!

与此同时,民间中医论坛与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医出版中心合作,共同在民间中医论坛推出“黄元御学术思想探讨及临床应用征文活动”,向大家广泛征集学习和应用黄元御学术的心得体会,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将黄元御学术发扬光大!

人民军医出版社的老师介绍说《四圣心源》与《临证辨象》大约本月月底上市,因为种种原因,上市时间拖延了几次,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为此向大家表示歉意。

部分网友可能看不到书的图片,可以到下面的地址察看:
http://hi.baidu.com/zhongyi_o/album...gang091123.htm 在本帖看不到图片的朋友,可以到上面军医出版社的网页查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12-01 14:13 2楼
《临证辨象》目 录


任 序
贾 序
前 言
导 读
黄元御与一气周流
察象用药治诸病
第1讲 感受中医的魅力
治病与修身
感受四时脉象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说说人参和附子
脉诊和直觉
生脉饮也能治痞证
正治与反治
麻黄汤之变
找准支点撬动全局
胸中无方
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课后问答
第2讲 小儿常见病
柔嫩纯和的小儿
小儿宜推拿
小儿用药宜柔和中正
感冒发烧的小女孩
食积再次发烧
中焦湿郁发烧
一个脸蛋红,一个脸蛋白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便秘
养胃的枣末糊
阳虚发烧
多动症的望诊
课后问答
第3讲 小儿杂病
一剂治愈荨麻疹
麸皮止痒
荞麦面与核桃仁
更加极端的例子
浮小麦的新用
桑叶止汗
外敷止汗
外敷内服治湿疹
小儿遗尿有虚实
到底应不应该打疫苗
课后问答
第4讲 肾病辨治
治疗疑难杂病的最高准则
补肾就是恢复肾气的收藏
急性肾炎其实就是一场重感冒
肾病的演变
上下宣通消水肿
慢性肾炎先祛浊
补肾为主治结石
肾衰
补肾的秘诀
课后问答
第5讲 肾病综合征
不会小便的小伙子
祛痰四法
治疗蛋白尿的验方
两次转危为安的孩子
课后问答
第6讲 精神病辨治
精、气、神
精神病就是精亏神乱
抑郁和躁狂的本质
精神分裂症的小伙子
抑郁症的孩子
母女精神病
课后问答
第7讲 脉诊层次
感觉脉象的细微变化
感应脉气的流通
一身是病的患者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感同身受的体会
课后问答
第8讲 肝病概说
木气为病的三个特点
重新认识四逆散
刚柔四逆散
肝气郁滞的一家人
长青春痘的女孩
疏通一气治失眠
课后问答
第9讲 肝炎辨治
关于肝炎病毒的中医思考
刀兵相见还是釜底抽薪?
急性肝炎宜泻之
绵滞不起变慢肝
结滞不通欲硬化
不爱说话的孩子
由阴出阳的病人
肝硬化的治疗思路
课后问答
第10讲 高血压和中风
吃出来的高血压
肥胖是高血压的病根
山楂的妙用
红光满面的阿姨
想不开的高血压
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头顶如戴钢盔的老人
恨病心切的奶奶
肾虚突发高血压
中风急症的处理
百废待举,先健中焦
愚公移山治偏瘫
课后问答
第11讲 肿瘤辨治
无形之气决定有形之体
肿瘤的特异性脉象——刚脉
不同寻常的郁结
冤家宜解不宜结
晚期肺癌
骨肿瘤转移的老人
三次开胸的小伙子
对肿瘤病因的深层次思考
守方不移愈眼疾
课后问答
第12讲 心火为病
心病的根源在于肾
虚散不收的原因
收摄心气的小验方
活血利湿的用药经验
摘不动苹果的患者
心气郁滞不出的治疗
完全性传导阻滞的小伙子
服药后身痛不能眠的患者
小儿心肌炎
课后问答
第13讲 肺金为病
肺与大肠相表里
咳嗽有虚有实
急开表气治肺炎
通降大肠治哮喘
通调肺气的常用药物
一味紫菀治便秘
逆流挽舟治腹泻
抽烟与慢性结肠炎
课后问答
第14讲 中土为病
土气贵在从容和缓
三泻心汤治痞证
轻柔运转养脾胃
慢性胃炎实者宜降,虚者宜升
温养破结治溃疡
缓缓润通治疗萎缩性胃炎
课后问答
第15讲 糖尿病辨治
一支葡萄糖退高烧的启示
糖尿病多是祸从口入,根在肾虚
血糖高的实质是阴不化阳
糖尿病或轻或重皆是虚
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
中土衰败需耐心养护
不听劝告的严重并发症患者
吃素的好处
课后问答
第16讲 一气周流的层次
一气周流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
一气周流有不同的层次
一气周流是天地万物的共同规律
鸣 谢谢
2009-12-01 14:14 3楼
导读——从这里迈入中医之门


1、黄元御与一气周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医学的源头,则要从《黄帝内经》算起。黄帝与岐伯君臣问答,探究医理,著成《黄帝内经》,如同为我们留下了一颗万能的种子,一化而为百千,中医便在中华大地上蓬蓬勃勃地发展了起来。
历朝历代,名医辈出,医学著述,汗牛充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医家,有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扁鹊和张仲景。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有一天他路过虢国,碰见太子刚刚病亡,他上前一看,认为不过是暂时昏迷引起的“尸厥”,并不是真的死亡,便针药并用,竟然很快就把太子救了过来。从此,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便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他的著作《难经》,就是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和总结。
汉代的张仲景,在学习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著成《伤寒杂病论》,他推崇辨证论治,开创了中医方药治病的先河。张仲景的《伤寒论》,因此被称为方书之祖,他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时至今日,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有一位医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黄元御。
黄元御生于清朝康熙年间,他的老家是现在山东的昌邑县。黄元御自幼聪颖异常,他也希望有一天能考取功名,为国家效力。然而在30岁那一年,他不幸患上了眼病,又不幸被庸医误治,导致左目失明,身体也因此差点垮掉。
五官不健全,按照当时的规定,仕途已经走不通了。黄元御便怀着满腔悲恨,转而学医,希望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他把历代医家的医学著述看了一下,发现中医从仲景以下,各家学说,分门别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黄元御这么聪明的人,竟然也不知该何去何从,可见中医学习之难。他感觉张仲景说的还是比较有道理,就集中精力来学习张仲景的《伤寒论》。历时三年,最后终于一朝而悟。
他苦学三年之后,突然发现自己明白了,彻底地明白了中医的道理!原来中医并不象后人所说的那样,有各种门派之别,而是非常简单!并且这个道理从来也没有变过!历代名医的各家学说,不过是对中医的片面理解而已。
大道至简,中医竟然是如此得简洁而易懂!当黄元御妙悟岐黄,领悟到中医的真谛之后,不禁对自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空明研悟,自负古今无双。
这绝不是自吹自擂,那么黄元御到底悟出了什么呢?
他悟到了,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实际上都是一团气在不停地转,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升降回旋,如环无端。而人秉天地之气生,天人合一,所以人也是一团气,人这团气也在如环无端地不停周流着。
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疾病,就简单多了。脾胃是人体的中焦,人体这团气就是从脾胃开始升降周流出来的。人体这一气往上升的时候,就是身体的肝气和心气,往下降的时候,就是人体的肺气和肾气。脾胃之气位居中焦,成为肝心肺肾升降的枢轴。
人体的这一气,升不上去也会生病,降不下来也会生病,中焦脾胃之气转动不利也会生病。人所有的疾病,其实都是这样产生的。或者升不上去,或者降不下来,或者枢轴不利。
治疗的时候,只要升不上去的帮他升,降不下来的帮他降,中焦不运的帮助他健运中焦,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很简单地治愈。
中医真的有这么简单吗?黄元御用这套理论在临床上的实际疗效,证明了事实果真如此!从此他的医术日进千里,很快就闻名遐迩。连乾隆皇帝久病不愈,都要请他去诊治。黄元御也是药到病除,毫不含糊,并因此被乾隆皇帝赐题“妙悟岐黄”。
黄元御把他这套一气周流,升降回环,如环无端的理论,系统地总结,著书留世,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圣心源》。
古时距今虽远,然而天地还是这个天地,人身也还是这样的人身,天地之间的道理并没有改变。黄元御的这套理论,他并没有看做是自己的发明创造。这套理论在黄帝、岐伯、扁鹊、仲景那个时代,就已经很完备了,古圣皆知,惟后人不解而已。所以黄元御把自己的书名定为《四圣心源》,以表明自己传承古圣心法的志向。
中医理论古今如一,并无二致。而自从张仲景以后,却只有黄元御一个人领悟透了这个道理。所以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中盛赞黄元御“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
利用这套理论指导中医临床,用很普通的药物,作很简单的组合,来调节人体之气的升降,就可以达到效若桴鼓,覆杯而愈的疗效。
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疗效,不仅黄元御自己体会到了,我在临床上也能经常碰到。理论高度决定临证水平,诚非虚言。
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我个人在临床上应用黄元御一气周流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的初步总结。全书的内容安排,也是按照一气周流的顺序展开的,基本上就是沿着一气周流的路子讲了一圈。
愿我的这些个人体会,能够引导大家轻松地体悟到黄元御一气周流的境界,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中医不再难学,而治病成竹在胸!
2、察象用药治诸病
一气周流的理论既然如此美妙,我们该如何去学习掌握呢?黄元御说,一气周流这套理论,古代的圣人们都知道,只是我们不了解罢了。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年之前,去重温一下古人对中医一气周流理论是如何理解和把握的。
为医者,拯疾痛,系生死,所习乃生人之术。所以想明白中医的道理,首先要对人本身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素问·宝命全形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不过就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气合而成形而已。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间的这股气也不过是阴阳之变化。那阴阳又是什么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原来阴阳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黄元御则把这种规律具体地总结为:阴阳就是一气之升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
所以我们不仅治病要从阴阳上下功夫,养身长命也要本于阴阳。难怪黄帝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把阴阳搞清楚了,就是把生命的“本”弄明白了。养生治病便有了规矩准绳,便可以“提挚天地,把握阴阳”,甚至可以达到“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境界。
这么美妙的前景,着实诱人。然而,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周易》讲这个太极时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可以变化出六十四卦,以至于无穷。这个阴阳这么能折腾,我们如何去把握呢?
岐伯告诉了我们一个好办法,他说: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阴阳虽然变化莫测,但它总是有其形迹可察的,从象的角度来把握阴阳就简单了。所以《周易》记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你看,周易的卦象,不过就是用象来研究阴阳的变化而已。这种办法也是最直接,最简单,又最有效的办法。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其核心内容,几乎都是从这一点上衍生出来的。
所以岐伯告诉我们的这个办法实在是好。不仅古人说好,现代科学也非常认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科学化的思维模式,凡事皆追求确定与准确。而实际上,现代的量子理论已经证明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确定的东西。所以模糊理论开始兴起,分形理论开始热门,科学也逐渐认识到,从一个相对模糊或近似的轮廓来认识事物,可能更接近于事物变化的本质。这就是现代科学向我们的古典文化渐行渐近的一面。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我们对象的直观的感受,就相当于对阴阳的直接的把握。所以取类比象就是中医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模式。跟我们通常所习惯的逻辑推理相比,直观的察象,更容易感知事物变化的真实状态。
所以,学习中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察象的思维模式。象也是动态的,它也在随着阴阳不停地变化着,然而却总不能遁其形迹。所以察象的本领学好了,我们观察任何事物都跟看电影一样,一目了然。
岐伯在《黄帝内经》中也为我们描述了这种境界: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者,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对象的观察细致入微,达到了数的层次,就可以秋毫在目,预言生死也就不是什么奇事了。张仲景当年遇见王仲宣,说:“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 王仲宣当时才二十多岁,根本不信,不愿服药治疗,结果后来果如其言,至期而逝。
天地之间,阴阳之象无处不在。春夏秋冬,寒暑往来,日出月落,昼夜交替,无不是象。乃至病有病象,药有药象,诸象纷然,而终归一致。象即是阴阳之变化,即是一气之周流,天地之间同此一气,所谓天人一也,诸象亦同归此气,一无二致。是以察象即察气,藉象而断病以用药者,其为把握阴阳者欤?
我在临床上喜欢从象以辨证,藉象以用药。这本书也是自己在临床上的初步体会,拿出来与大家交流,若能有助于诸君得中医之门径而入,则不罔其名为临证辨象矣。
2009-12-01 14:16 4楼
第16讲 一气周流的层次


咱们这个临证辨象讲完之后,仍然有不少朋友就一气周流的问题,提出好多疑问。今天咱们专门来讨论一下一气周流的层次的问题。也算是对前面临证辨象的一次总结。

一气周流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
人体的一气周流,它并不是简单地左升右降在体内画了一个圈。
一气周流的这一身土气,作为中焦来讲,主要体现为中焦脾胃之气。中焦的这一团土气,脾升胃降,它升降斡旋,由内向外,就像一个漩涡一样,慢慢就转出来了,往上左升的这一段转出来就是木火之气,往下右降的这一段转出来就是金水之气,整个人体的一气周流是浑然一体的,都是由中焦土气变化而来,或者说一气周流中的木火金水只是中焦土气的不同状态而已。并不是说周围有一圈是木火金水,中间单独还有一团土气,不是这样的结构。一气周流的这个结构类似于太极图的结构,它实际上是浑然一体的。大家可以看看银河系的模拟图,由中间的星团延伸出两条螺旋臂,左右旋转,与那个结构有些类似。就是说人体这一团土气,就好比有一个活动范围一样,这个范围规定为土。在这个范围内,最居中的这一部分定义为中土之气,偏于升发的这一部分叫做木火之气,偏于敛降的这一部分叫做金水之气,实际上都是土气,都是浑然一体的,并没有截然分开。

一气周流有不同的层次
人体的一气周流,它是有不同的层次的。从脏腑的层面来讲,肝心主升,肺肾主降,脾胃斡旋中焦,这是一个层面。具体到某一个有形的脏腑,比如肝脏,它也有自己的一气周流,并不是说肝脏里面这一气就只升不降了,它仍然是有升降周流的变化。再细分到每一个细胞,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也都有自己的一气周流,它仍然有左升右降以及中焦斡旋的这种一气变化的规律。在人体不同的层次上,一气周流是同时存在的。
当我们把一气周流细分到无形之气的层次时,就会发现,一气周流左路升发右路敛降,土气斡旋中焦,它在体内是无处不在的,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一气周流在体内虽然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但是这些不同的层次,实际上又是完全一体的浑然一气。一气周流的这种规律遍布人体所有的层次,在浑然一体地同步周流着。所以黄元御先生才把人体的一气周流抛弃了层次上的区别,直接概括为左路木火生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的结构。所以我们讲人体一气周流的左路右路,并不是身体的左边和右边。左路和右路指的是人体一气周流在所有层次上的共同的运动趋势,中焦也是同样的道理。
正因为一气周流具有这种无处不在的特性,在人体的每一个层次上它都是完全同步而又浑然一体的,所以我们才能够根据一气周流的大象,来治疗人体的任何疾病,而不必去区分它是哪个层次上的疾病。不管疾病表现在什么层次上,它都跑不出一气周流的规律。就像外感风寒引起发烧是木气郁滞,眼睛红也是木气郁滞,有的失眠也是木气郁滞,疾病的表现层次完全不同,但是它们的病象却都是木气郁滞之象,我们都按木气郁滞来治疗,都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升散,就都可以治好。
这就是一气周流这个理论的妙处,它可以让我们执简驭繁,从象的角度出发,对变化万千的疾病,通过症状透见本质,从而对疾病进行精确地定位,进而给予准确地治疗。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说,一气周流就像一套全球定位系统,用一气周流来观察疾病,不管疾病在哪里,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借助于一气周流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疾病的根源在哪里,是升不上来,还是降不下去,还是中焦不能斡旋,疾病是虚还是实,全都一目了然。

一气周流是天地万物的共同规律
一气周流并不仅仅是人体自身的一种规律,它是天地万物共同的运动规律。
《内经》讲: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一气周流也是这样的,一气周流在天地之间也有不同的层次,也是无限可分的。人体的一气周流,对天地之间这个更大的一气周流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层次罢了。
从佛学的角度来讲,佛经讲“成住坏空”,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成住坏空的演变规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对应了一气周流升发收藏这个过程,也是完全对应的。如果把目光稍微拉近一点,历史上的朝代兴衰,研究历史的朋友本身也会有这种感受,历史的兴衰交替,如环无端的这种规律也在里面。再短一点来讲,一年有寒暑往来,一天有日夜更替,这也都是有升有降,都是一气周流的一些或大或小的表现。
从药物的角度来看,有左路升发的药物,麻黄、附子、细辛,有右路敛降的药物,石膏、大黄、五味子,有中焦斡旋的药物,干姜、甘草,它们也组成了一气周流的运行规律。因此所有的药物,我们从一气周流的角度看,都可以看成一味药,是一个整体。
所以我们从无形之气的层次,从这个广大的范围来理解一气周流,它也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处不在的,这个规律遍布整个天地之间,万物莫逃,有无穷无尽的存在层次。所以我们对天地间这个庞杂体系的把握,最好的办法就是象岐伯建议的那样,从象的角度出发,执简以驭繁。
这个庞大的系统,黄元御先生从象的角度,非常概括地给我们描绘出来了,这就是《四圣心源》里面讲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彭子益先生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里面,用一年四季阳气的升发潜降,结合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也来描述这个规律,是从一个具体的层次上阐述了这个问题。
中医讲天人相应,气感比较好的朋友,有时候自己本身就能感受到左升右降中土斡旋的这股气,和天地之气是一样的。所以天人合一,为什么天人能合一呢?因为天地本身也是这样一种运转规律,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从气的层次上来讲,都是浑然一体的。
在这个气的层次,一气周流的运行规律,无处不在,对五行之内所有的事物都有相同的影响。这种一气周流,任何一个层面,一气的任何一段出现郁滞,出现变化的时候,整个系统都要受到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五运六气会对人有影响,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在科学不是说南美洲的一只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经过逐级的反应放大,导致美国几个月后的一场龙卷风,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打个比方说,一气周流中的木气郁滞了,那么肝脏从五脏的这个层次上来说是郁滞的,在经络的层次上,肝经是郁滞的,在细胞的层次上,细胞里面的木气这一部分也是郁滞的,在人所处的环境里,在房子里也有一股郁滞的木气。这股郁滞的木气,在这些不同的层次上,是完全贯通如一,而又互相影响的。所以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上来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相同的问题。
我们给患者用疏肝升达的中药可以治愈,我们愉悦患者的心情也有治疗的效果,我们把患者的居住环境改善一下,让房间更轻松明快一些,对病情的缓解也有确切的作用,我们在上午阳气升发的时候来治疗效果就会更好。我们采用的手段不同,目的却都是舒达木气,最终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所以对一气周流的层次有一个清楚地了解,我们的治疗手段就会更加丰富和灵活。
当然对一气周流这个体系不同层次的感应,是靠我们的心神来体会的,不是靠手摸出来的。正因为我们有这种分别心,这是高的,这是矮的,这是香的,这是臭的,正是这种分别心,才使我们能够感觉到一气周流这些不同的层次。人在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当中,就象进入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一样,不管你是否愿意,都要不由自主地跟着一气周流这个体系转下去,过完自己的一生。
这个体系,一气周流,就跟密密麻麻的一张网一样,把万事万物都给网在里面,所以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实际上都是身不由己呀。你说我不想受一气周流的影响了,行不行呢?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气周流的这五行之内,恐怕就摆脱不了这种束缚。
所以《黄帝内经》才教导我们要“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就是要顺从一气周流的变化规律。我们养生治病,就不能违背一气周流的这个规律。成语“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中医说到这里,中医的理论确实是很广博,很完美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是可以用于指导我们认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的。真正用在治病这一块的,其实只是中医理论的一小部分,并不是中医理论的全部。如果我们都能把一气周流这个体系,不是理论模型,是真实的体系,如果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我个人觉得让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因为它并不仅仅是指导我们看病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
当然对中医理论体系,一气周流它的层次结构,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也许还有很多理解得不准确的地方,提出来主要是跟大家交流一下,互相学习。
今天我们能在这里讨论一气周流,离不开古人对我们的启迪。《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还有《四圣心源》,这些经典著作,就像导航的灯塔一样,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感谢古人,感谢黄帝、岐伯、扁鹊、张仲景这些古圣先哲,感谢黄元御先生,是他们为我们描绘出了一气周流这个清晰的框架,使我们由此得到了学习中医的门径,进而能登堂睹奥,畅游在一气周流的美妙境界中。
2009-12-01 14:17 5楼
四圣心源》整理说明[font=华文中宋]
[font=华文中宋]
此次整理的《四圣心源》单行本,是以清·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江左书林石印本《黄氏医书八种》中的《四圣心源》(以下简称江左本)作为底本,整理而成。
江左本字体工美,印刷清晰,应是集成本中的善本。书前扉页有白下李逊斋所题《黄氏医书八种》之书名,并有光绪御医曹元恒之序置于全书之首,二人皆为当时之名流,可见江左书林对《黄氏医书八种》的印制还是颇为用心。
《续修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四圣心源》所采用的是天津市医学图书馆馆藏清刻本(以下简称四库本)。此刻本当早于江左本,然无具体刻印时间可查,书前亦无任何序文,当是一不全版本。
对比江左本和四库本之影印本的正文内容,发现大部分内容完全一致,甚至一些疏误之处亦完全相同。由此可以推断,江左本与四库本应该属于同一个源流的版本,而江左本较之四库本,做了简单的文字校正,且有黄元御、张琦、曹元恒三人之序文,较四库本更为完整。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元御医书十一种》(1990年8月第1版,2000年7月第1版第3次印刷)中的《四圣心源》(以下简称人卫本),是以目前存世最早的《四圣心源》赵本(赵克宣、赵克宜刻本)为底本整理而成的,为繁体竖排版本,最接近赵本原貌,因此以人卫本作为此次整理的主校本。
四库本中疏误之处较多,虽非善本,然刻印时间较江左本为早,版本价值较高,故而把四库本之影印本作为此次整理的旁校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黄元御医学全书》(1999年8月第2版,第1次印刷)中的《四圣心源》(以下简称中医药本),亦是以赵本为底本整理而成,为简体横排版本。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后,已失原本旧貌,因此把中医药本作为此次整理的旁校本。
此次整理的《四圣心源》,在正文中不出任何校注,亦不加任何注解,乃是一白文本,以尽可能地保留原书的风貌。对整理过程中的处理原则及相关问题,说明如下:
1、底本为繁体竖排,无标点,整理时改为简体横排,酌加标点,酌情分段。《四圣心源》一书,医理圆周,文辞工整,多有字句排比之处,因此适当引入(;)以更好地表达黄元御的这种优美文风。
2、部分中医专有名词,如“藏府”、“癥瘕”、“水穀”等,不做简化处理,以保留中医本来的特色。
3、底本每卷卷名,正文作“四圣心源卷X”,目录作“XX解卷X”,前后不一。整理时将两者合二为一,作“四圣心源卷X·XX解”,如“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每卷卷首引言后,原有“×× 解”卷名标题,同时略去。
4、卷二六气解中,“少阴君火”一节,原位于“少阳相火”一节之后,据底本目录提至“少阳相火”之前。
5、底本中曹元恒之序冠于书首,整理时据各序成文先后,将黄元御自叙置于最前,张琦四圣心源后序次之,曹元恒序居后。
对整理中遇到的其他问题,具体的处理情况,详见整理后记。
在整理的过程中,得到了民间中医论坛泥巴匠、风马牛鱼、天色以晚、谦明生等网友的大力支持,共同参与了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致谢谢。
汪歆宁提供《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供校对之用,并与金香兰共同参与了医理方面的校对工作,在此亦表示感谢。
此次《四圣心源》单行本的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本尽可能没有文字疏误的原本。虽经尽心整理,然而学识所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广大读者指正。


李玉宾2009年7月
2009-12-01 14:19 6楼
《四圣心源》整理后记

一百年前,上海江左书林石印本《黄氏医书八种》在列强割据的清末问世,书前江左书林的印鉴上,地址为某国租界的字样依然依稀可辨,让我们隐约可以体味到曹元恒当年养疴索居的无奈。
一百年后的今天,国运昌盛,文化复兴,《四圣心源》单行本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得以刊行问世。
百年历史,百年沧桑,作为黄元御诸书之会极的《四圣心源》,一百年来,一直没有一个较好的单行本刊印流通。今日梦圆,黄氏学术之传习当日益繁盛,传统中医之复兴犹锦上添花,诚快事也。
此次整理的《四圣心源》单行本,为保留原书风貌,采用了白文本的形式。今将整理过程中主要问题的处理情况,介绍如下:
1、底本之繁体字,除少量中医专业术语外,皆改为规范简体字。个别繁体字无对应简体字的,保留原貌。
2、底本中的通假字、异体字,原则上不予更改统一。如“彫”与“凋”,“陵”与“凌”,“菀”与“郁”,皆在底本中并存而通用,保留原貌,未加改动。
3、底本中个别通假字、异体字,出现次数较多,或今已少用,不利今人阅读的,斟酌改为简体正字,如“盃”改为“杯”,“元”改为“玄”。
4、底本中个别术语和药物别名改为现在通用正名,如“荣卫”改为“营卫”,“班貓”改为“斑蝥”。
5、底本中个别词语,为古代习惯用法的,不予更改。如“萧闲”不改为“消闲”,“拥肿”不改为“臃肿”。
6、底本中“泄”、“泻”不分,多用“泄”字。按“泄”多用于气体,有自泄之意,“泻”多用于液体,有人为控制之意,据此通篇斟酌改正。
7、底本目录与正文内容有几处前后不一。卷一天人解中“形体结聚”一节,目录作“形骸结聚”,据正文内容更正。卷二六气解中“少阴君火”一节,原误在“少阳相火”之后,据目录前移。卷二六气解“六气治法”一节,其正文标题“六气治法”原脱,据目录补。目录卷三脉法解卷首衍“气口尺寸”一节,目录卷五杂病解卷末衍“肺痿”一节,正文中皆无相应章节,据正文内容删。
8. 底本中有少量在不同章节中重复出现的处方,处方名称相同而实际药物组成不同。如“百合五味汤”、“姜苓半夏汤”、“桂枝姜苓汤”、“紫苏姜苓汤”等。诸本皆同,保留原貌,未加改动。
9、底本引述经典原文,多有简略或变动,凡无伤经文原旨者,均不予更正,以保留原书风貌。若底本明显错讹,与原经文相违者,则存疑或据经文改之。详述如下:
(1)卷十妇人解“带下”一节中所附“温经汤”一方,与《金匮》原方相比,缺“半夏”而多“茯苓”,诸本皆同。或为有意替换,或为引用疏误。存疑,保留原貌,未加改动。
(2)卷一天人解“糟粕传导”一节引述《灵枢·本输》文“三焦者,足太阳少阴之所将”,诸本皆同,《灵枢》原文作“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据正。
(3)卷三脉法解“寸口人迎脉法”一节引述《灵枢·禁服》文“虚则热中、出麋、少气、溺色变”,“出麋”,诸本皆同。麋,麋鹿也,于义不通。《灵枢》原文作“出縻”。縻,本义牛缰绳,通糜,烂也,据正。
(4)卷三脉法解“缓紧”一节中引述《伤寒》文“趺阳脉紧而浮,浮为风,紧为寒,浮为肠满,紧为腹痛,浮紧相抟,腹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诸本皆同。《伤寒》原文作“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抟,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据正。
(5)卷三脉法解“动代”一节引述《伤寒》文“阴阳相搏,名曰动”,“搏”,诸本皆同,郝万山、钱超尘校正之《伤寒论》原文作“抟”,据正。
(6)卷五杂病解上“消渴根原”中引述《素问·气厥论》文“心移热于肺,肺消”。“移热”,诸本皆同,《素问》原文作“移寒”,据正。
(7)卷九疮疡解“瘰疬根原”中引述《金匮》文“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若肠鸣”,诸本皆同,《金匮》原文作“苦肠鸣”,据正。
(8)卷八七窍解卷首“一目䀮䀮,竟作小冠子夏”,“䀮䀮”,底本作“”,诸本皆同。,《集韵》:与䀮同。䀮,目不明也。《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虚则目䀮䀮无所见。据《素问》改。
(9)卷八七窍解“目病根原”中黄元御的小字自注“心者,宗脉之所聚也。又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底本标明此经文引自《内经》,诸本皆同。查《素问》、《灵枢》皆无“心者,宗脉之所聚”之语,惟《灵枢·口问》中有“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此必误也,然原文不便更改,保留原貌,未加改动。
(10)卷三脉法解“寸口人迎脉法”一节引述《灵枢》文“人迎与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底本标明引自《灵枢·经脉》,诸本皆同,此句实出自《灵枢·终始》,据《灵枢》更正。
(11)卷三脉法解“濡弱”一节引述《灵枢》文“脾藏营,肝藏血”,底本标明引自《灵枢·决气》,诸本皆同,此经文实出自《灵枢·本神》,据《灵枢》更正。
(12)卷七杂病解下“暍病根原”中“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一句,底本标明引自《素问·通评虚实论》,诸本皆同。此句实出自《素问·刺志论》,黄元御在《素问悬解》中认为此段经文“旧误在刺志论”,故将其移至《素问·通评虚实论》。保留原貌,未加改动。
(13)卷七杂病解下“伤风根原”中“劳风法在肺下”一段,底本标明引自《素问·风论》,诸本皆同。此段经文实出自《素问·评热病论》,黄元御在《素问悬解》中认为此段经文“旧误在评热病论”,故将其移至《素问·风论》。保留原貌,未加改动。
底本中其余细小的疏误脱衍之处,如“水、木”不分,“湿、温”混淆,“阴、阳”错讹等,皆据各本或相关文献而加以更正,不再一一说明。


李玉宾 校后谨记
2009年8月9日
2009-12-03 16:42 7楼
看过民间中医早期整理的《经方实验录》等书电子版,总的印象是质量很差,错漏特多,希望这一次的纸质出版物能够避免这一点
2009-12-06 20:50 8楼
这里介绍的两本书,临证辨象一书是民间中医讲堂的根尘不偶老师的,根据其义务为大家讲课的讲稿重新整理编辑的,我们学生都很欣赏根尘老师,再者,觉得书确实不错才给大家推荐。
四圣心源一书,好多老师推荐,是初学者一个比较不错的入门教材,只因市面没有单行本,所以论坛一些朋友义务校订,本打算自己学习用的,后来被人民军医出版社看中给出版了,也算是功德一件吧,大家喜欢就买,至于质量如何,也只有自己鉴定再说了。
无论学识还是品质,我相信每一个有心人都会在不断进步的……
2009-12-08 11:31 9楼

这话说的有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已经出了一本《四圣心源》,有心的朋友不妨等候一下人民军医版,比较一下优劣再购买。
2010-08-24 21:54 10楼
很好看一下不同版本
⬅ 试论国人的中医视觉偏差 (转帖) 老茶馆 小动作”让办公室一族摆脱颈椎病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