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法补泻的大小之分

2011-09-20 08:41 楼主
[导语]杨氏认为“刺又大小”,有手法较轻(平和)的“平补”“平泻”(小补、小泻);有手法较重的“大补”“大泻”。
杨氏认为“刺又大小”,有手法较轻(平和)的“平补”“平泻”(小补、小泻);有手法较重的“大补”“大泻”。

《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问:刺有大小?答曰: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用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此名调阴换阳,一名接气通经,一名从本引末。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实一义也。”所称“平补,平泻”是指手法较轻、刺激量较小的补泻手法,而“大补、大泻”则是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手法。平补、平泻只用轻慢柔和、由浅而深(补)或由深而浅(泻)的捻转和提插法,使内外(深浅)之气调和即可。大补、大泻则要分别在天部、地部(或分天、人、地三部)每一部都施行补泻手法,以达到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如烧山火、透天凉之类。

由此可以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是如此,有属于强刺激,有属于弱刺激。也就是说,有属于弱刺激的“平补平泻”,有属于强刺激的“大补大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扭肚藤 老茶馆 扭筋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