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治疗心悸

2011-09-21 08:32 楼主
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以结脉、代脉、促脉、涩脉为常见。临床一般分为心气虚弱、胆怯易惊及心脾两脏虚损两型。


一、心气虚弱,胆怯易惊




(一)症状 除主症外,可兼见气短自汗,神倦乏力,苔薄白,脉细弦。


(二)治法


(1)选穴心俞、膻中至巨阙、间使、神门、胆俞、大椎。


(2)定位心俞: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膻中: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间使: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神门: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胆俞: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椎: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心俞、胆俞,然后刮前胸的膻中至巨阙,最后刮上臂的间使、神门。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然后刮背部,从心俞穴一直到胆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从膻中穴向下刮至巨阙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最后刮拭双侧上臂,由问使穴刮至神门穴,出痧为度。


二、心脾两脏虚损


(一)症状除主症外,可兼见面色百光白,头晕乏力,纳少,脉弱。


(二)治法


(1)选穴心俞、巨阙、膈俞、脾俞、足三里。


(2)定位心俞: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膈俞: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心俞、膈俞、脾俞,再刮前胸巨阙,最后刮下肢足三里穴。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从心俞穴经膈俞穴一直到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巨阙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用力轻柔,出痧为度。最后重刮足三里穴,30次,不出痧。


心悸多呈阵发性,也有呈持续性者,可伴胸闷胸痛,气短喘息,或头晕失眠等症,因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不同而分别命名为“惊悸”、“怔忡”。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神经官能症及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律或心率失常。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手部刮痧体健康之食指 老茶馆 全息经络刮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