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灸经图》看早期膀胱经脉循行

2011-10-06 09:27 楼主
[导语]足太阳是运行大盛之阳气的经脉,它通巅降背贯穿十二经所有的背腧穴,从而温煦推动和激发五脏六腑的一切生理活动。

足太阳是运行大盛之阳气的经脉,它通巅降背贯穿十二经所有的背腧穴,从而温煦推动和激发五脏六腑的一切生理活动。针灸历史发展过程中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和腧穴的分布是争议最多的经脉。在2500年前针灸经络的发展初期各个流派正是通过经验取穴和观察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路线以进行循脉诊断与循脉治疗。百家争鸣的结果形成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分为单线路循行与双线路循行两大派别。
《灸经图》所载膀胱经脏腑腧穴取二寸三分独具特色,通过古代早期膀胱经脉循行的演变过程探讨《灸经图》与《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北宋针灸铜人等传统针灸在它们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异同?《灸经图》与较早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出土的帛书及涪水经脉木人又有着什么样的异同?从而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足太阳经曲折的流传演变过程。

传统针灸认为足太阳膀胱经从枕部(天柱穴)向下,在背腰骶部分为后正中线旁开1.5寸、3.0寸双线。虽然《灸经图》有穴无脉,各残图均没有一文一字说到经脉循行问题,但是通过《灸经图》的布穴仍然能够清楚窥觅足太阳循行线路。在头部有:曲眉,两眉间,眉毛头是。(攒竹穴);风府在项后两厢宛宛中是。(其部位应是天柱穴);风池,在风府上二寸陷中。(其部位应是玉枕穴);在下肢部有:足太阳,在踝外后宛宛中是(昆仑穴);足小指头(至阴穴)。其选用膀胱经腧穴在背腰骶部距后正中线旁开2.3寸。如大杼,大椎下第二节两边,相去二寸三分;其它如风门、小腹俞、聂俞、肺俞、三焦腧、大肠俞、膀胱俞、大小肠俞。《灸经图》各图中共有9条注文是采用2.3寸取穴法,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脏腑腧穴取穴法。这样可以断定其它脏腑腧穴在《灸经图》中均取椎节两边相去2.3寸。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南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卷四中也有类似2.3寸取穴法:“治百种风,灸脑后项大椎平处两厢二寸三分,须取病人尺寸量,两厢各灸百壮,得差。”这是一种传统针灸医书未见的取穴法。如果把《灸经图》腰背部的腧穴联成一条直线,位置约在膀胱经腰背部1.5寸和3.0寸二条循行线的中间。膀胱经腰背部1.5寸和3寸二条循行线的中间线是2.25寸。按惯例用四舍五入原则正好是取椎节两边相去二寸三分,可见《灸经图》著者是非常熟悉了解传统足太阳经脉、腧穴分布的。《灸经图》2.3寸循行线上沿风府、风池、曲眉至睛明;下沿臀、腘至足太阳、足小指头(至阴),一条单线路走行的足太阳脉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古代还有如此单线路走行取经法,如现存最早记载中医灸疗的医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二号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两书。考其成书年代早与《内经》。1983年在湖北省张家山西汉前期墓葬里出土汉简《脉书》。《脉书》为原题名,其经络部分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之《阴阳十一脉灸经》为同一系统本。足太阳脉在人体两侧的走行均是各有一条,呈现为单线路走行。1993年春2月,在四川省绵阳市永兴镇双包山的西汉古墓中出土了一具涂有黑色重漆的小型木质人形,身上用红色漆线描绘着经脉走行的路线。背面则有三根线条,两根从头顶两侧经背脊两边至脚,一根从鼻尖经头项背腰正中达尾骨端,分指单线路走行的足太阳经和督脉,。此经脉木人被认为可能是进行经脉教学时用的教具。据考证,此墓葬的下限应在西汉中早期,即公元前2世纪左右。而那时我国正处于早期从不同角度记载和总结了古代医家针灸治疗经验的百家争鸣的高潮时期。这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所发现最古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此模型比北宋针灸铜人早1000余年。该木人无文字及经穴位置标记,有手与足的三阳脉、手三阴脉与督脉,共十脉,全部上行到头部。北宋政和三年,名医杨介所著的《环中图》,所谓环中图即是十二经脉图,凡有图十二,每图均附有说明该脉循行经过的正文与杨氏的注文。遗憾的是,《环中图》已佚。万幸的则是,日本镰仓时代(西元1192-1333年)的僧医原性全著有《万安方》(西元1315年),在其第54卷中保存下来了彩色的《环中十二经脉图》。作为标准特徵的是,足太阳脉在背部的循行线只有一条。长沙马王堆针灸帛书和涪水经脉木人均有脉无穴,经脉循行没有准确尺寸标记,而《灸经图》选用腰背各腧穴及连成的一条直线有准确尺寸标记及位置,因此从《足臂十一脉灸经》到《内经》、《灸经图》一源二歧,《灸经图》成为古代膀胱经单线路走行流派的最早代表。

虽然传统足太阳膀胱经是双线路走行,但十九个背腧穴又全部分布在距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内线上,这与《灸经图》有相同之处。在距后正中线旁开3寸的外线上仅仅分布着功效较弱、对脏腑腧穴起辅助治疗作用的穴位。在古代还有如十脉、十一脉、十二脉、肩脉、齿脉、巨阳脉、督脉等主脉起始、走向、分支各有不同的针灸流派。比如,《涪水经脉木人》记载的“阴经”,都上行到头部。但是,传统针灸对“阴经”的记载,都没行至头部。这种差异使我们看到了古代早期针灸经脉腧穴产生、发展、过渡、更替的历史痕迹。《灸经图》是我国现存较早首部人体穴位灸疗图谱,因是孤本从其它针灸医籍中也无法考证,给后世留下许多秘密和悬念。但从它的穴名特点看,它代表《足臂十一脉灸经》之后,唐代以往一个针灸流派独具的特色风貌,《灸经图》虽沉湮千年、已大半残缺不全,但其残文片语及不同学派之言对指导我们破解古代经脉医学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敦煌《灸经图》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与横向经脉 老茶馆 敦煌石窟《灸法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