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自然的中药也有副作用?

2011-10-08 17:12 楼主
纯自然的中药也有副作用?

作者:佟彤

名医张纾难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你知道么?

1、“至宝锭”服用时可以沉淀掉朱砂,避免贡中毒。

2、人参用错了也可以导致“人参滥用综合征”。


2000年的时候,同样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的谌贻璞教授给我打电话,让我快去他的病房看看,他收治了几个吃“龙胆泻肝丸”而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只能靠透析延长生命。我第二天就去了医院,看到了一个病人肾脏的CT片,硬化缩小成了一个小球。一问才知道,之前,她居然吃了半年的“龙胆泻肝丸”。谌教授很遗憾地说,那样的肾脏已经不可能恢复功能了。

从那时起,“龙胆泻肝丸”就被归了另册,但没有一个搞中医的人不为这个经典老药喊冤的。

其实,龙胆泻肝丸有着不凡的出身,它始出于宋代翰林医官院组织编著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这个药能沿用到今天,肯定是因为没出过大乱子,直到现在,治疗属于“肝火上炎”的带状泡疹、急性结膜炎,神经性耳聋,仍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其实,吃中药吃出肾衰实在不是中药的错,就像没做“皮试”而打“青霉素”致死,那一定是遇到了庸医……中医的历代典籍中都详细记载了使用中药“中病即止”,通俗地说就是见好就收,其中就包括“龙胆泻肝”这种泻火药。怎样正确使用中药,张医生有很多经验之诀。

一、中药也有不良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有个非常明确的概念,所谓药物的不良反应指的是:为了预防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或者改变身体的生理功能用的药物,在正常的用药情况下,出现了对人体不利的后果。

注意一点,前提是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而不是药物用错了。翻开中医古往今来的典籍,大量记载很多成功案例的同时,几乎贯穿着关于中药种种不良反应的记载,也记载了如何规避、如何应对这些不良反应。所以,可以肯定地回答,中药是有不良反应的。

国际药物协会还有一个通行规则:任何药物在没有报道不良反应发生之前,不能说它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就是说,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这就是“非零原则”。中医也早就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也相当于“非零原则”。所以说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之所以在一部分患者印象里感觉中药是安全的,这实际上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误区。

首先,老百姓自己很少有机会去了解、接触专业的中医药知识。关于中药的很多知识来自于道听途说,来自于所谓的经验。比如电视里的中药广告,经常是讲完了药性、功能之后,特意重申是“纯中药制剂”,这就属于强烈的暗示。对于不了解中药的老百姓来讲,它的潜台词就是“无不良副作用”。

另外,确实有一部分中药既可以当食品,又可以当药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药食同源”。比如说在饭桌上,山药、薏米、百合、山楂、枸杞子等,既是药,又是食品,现在还有鱼腥草、桔梗,都成凉拌菜的材料。种种这些情况也极易给人中药很安全,没有副作用的印象。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比较客观地来讲,比起西药或者化学合成的药品来说,中药相对来说不良反应发生率确实比较低。现在比较权威的数据是1∶4。它的意思就是,从现有统计出的报道发现,每发生一例由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同时就会伴随四例由化学合成产生不良反应的事件,所以只能是相对来说中药还是安全的。

二、中药会毒害哪些器官?

中药和化学合成药品,同样遵循着“非零原则”,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跟西药也几乎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西药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和事件,中药几乎也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有一个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的差别问题。已经有很多资料报道出来了,中药的毒性反应几乎涉及到多个脏器、多个系统,有的是纯中药,有的是很多药物配起来的。

不久以前我碰到的一个病人,30多岁,女性,因为急性黄疸、急性肝坏死送到了医院,非常严重,经过抢救才恢复。救回来之后才知道她是子宫肌瘤,一个老中医给她开了一种叫“消瘤丸”的中药,吃了两三个月,而且她妹妹也在吃。把她妹妹的药拿来送到检验所检验发现,里面有一味药叫“黄药子”,这个药治子宫肌瘤确实是有用的,但是长期服用会造成肝坏死。

还有治疗顽固性头疼。这也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病人。医生治疗头疼时会用到细辛,中医古训里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因为细辛有毒。医生也嘱咐她只吃三副药。她还是出现了恶心、呕吐、头胀痛的症状。仔细一问,原来每次头疼发作时就吃这个药,这次连吃12副,恶心呕吐之类的症状实际上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了,这个病人来得还算及时,否则就有危险了。

很多病人觉得,这次我得这个病,吃这个方有效了,下一次还用这个,或者推荐给其他病人用。其实中医治病不是这样,不一样的季节、不同年份、不同地点、不一样的人,即使是同一种病用药也完全不一样。


泌尿系统疾病毒性反应也很常见,经常病人在吃某种药一段时间后,出现腰酸疼,尿里有蛋白,有血尿。追问时就会发现,有的是正在吃,有的是若干年前吃过一些中药,而且都是长期吃。

中国老百姓有一句经验之谈:“有病无病至宝锭。”这句话害人不浅,“至宝锭”、“大活络丹”等很多传统中成药都含有朱砂,朱砂长期服用会引起汞的中毒。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容易上火,就定期吃一点“至宝锭”。现在这类中药也都是非处方药,但如果长期吃,就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肾脏的皮质会变薄,肾小管发生会急性坏死,以至最后引起急性肾能衰竭。

“至宝锭”服用窍门

把“至宝锭”放水里,捻碎,放水,然后沉淀,只给孩子喝上面的汤,沉淀在下面的东西就是朱砂,不要吃。这种办法虽然说疗效多多少少会受点影响,但可以避免了汞中毒。

三、怎样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实,“龙胆泻肝丸”是传统中药,有100年的历史,它主要用在因为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是比较常用的去火药,里面含有的马兜铃酸是不良反应的罪魁。但这个药目前仍然能用,但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这个要求其实对西药也是一样的,比如说氯霉素,并没有因为它有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就禁止使用,只是限制使用。在中药的不良反应事件中,绝大多数都是医生或者病人自己没有正确使用药物,比如超量、超长时间的服用。有的根本不是中医生开的药,是患者自己拿的主意,脑子里老是根深蒂固地认为中药是安全的。

想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一,中药一定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医理论现在的普及程度远远地、严重地滞后于中药的使用。这不仅是老百姓,甚至很多医生也一样。就像按京剧的唱、念、坐、打去跳芭蕾是肯定是不可能的,中药使用必须有中医理论来指导。同样一个病经过中医辨证,张三和李四用的药就可能不一样。中医开药,是锁和钥匙的关系,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第二个原则是服用中药要“中病即止”,“衰其大半而止”。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上火”吃去火药,火去了之后马上停药。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有的病人觉得吃了这个药还不错,就不再来看病了,自作主张继续吃“巩固巩固”。这是很忌讳的,“中病即止”是一个原则,有效了就停止。因为毕竟是药物,对人体多多少少还是会有影响的。

第三个,还拿“上火”举例,并不是所有“上火”的人都可以吃一种去火药,上火也分“实火”、“虚火”,分“肝火”、“肺火”,分辨它们的区别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并不是简单按照药品说明书就能操作的。

具体地说,中医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中医五脏的概念与西医不同,中医的五脏是功能组合,可能包括西医的很多器官系统。中医的心可能包括西医的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

“心火旺”的时候经常会表现为口舌,特别是舌尖比较红,有的时候长芒刺、口疮。


有“肺火”的时候,主要表现为咳嗽,还可能出现皮肤问题,所以有些年轻人的痤疮的治疗,可以通过清肺火的办法。

“肝火旺”的时候人会急躁,脾气大,女性月经前会有乳房胀痛的感觉。

有“胃火”的人一般会口臭,大便干,长口疮,喜欢喝冷的东西。

‖佟彤说:2003年2月28日国家药品监管局印发的了“关于加强对龙胆泻肝丸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自2003年3月1日起,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在零售药店购买必须凭医师处方,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适应症服用。虽然经过置换的“龙胆泻肝丸”已经不含马兜铃酸,没有存在肾毒性的副作用,但是出于对消费者安全用药的考虑,新标准的“龙胆泻肝丸”仍被列为处方药。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针灸奇案一则(陈应龙医案) 老茶馆 进补前如何自辨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