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干地黄丸

2011-10-11 22:45 楼主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熟干地黄1两,石斛(去根,锉)1两,黄耆(锉)1两,白茯苓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肉桂(去皱皮)1两,枸杞子1两,肉苁蓉(酒浸1宿,锉,去皱皮,炙令干)1两,白芍药1两,当归(锉,微炒)1两,芎?1两,人参(去芦头)1两,续断1两,桑寄生1两。
出处: 《圣惠》卷八十。
主治: 产后蓐劳。虚羸气短,胸胁满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地黄丸(《普济方》卷三四九)。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0-11 22:46 2楼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熟干地黄(酒浸)1两半,五味子(拣净)1两半,柏子仁(微炒,别研)1两半,芎?1两半,泽兰(去梗)2两1分,禹余粮(火烧红,醋淬7遍,细研)1两,防风(去芦叉)1两,肉苁蓉(酒浸1宿)1两,白茯苓(去皮)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白芷1两,干姜(炮)1两,山药1两,细辛(去苗)1两,卷柏(去根)1两,当归(去芦,酒浸,炒)1两3分,藁本(去芦,洗)1两3分,甘草(炙)1两3分,蜀椒(去目及
出处: 《局方》卷九。 功效:常服养血补气,和顺荣卫,充实肌肤,调匀月水,长发驻颜,,除风去冷,令人有子。
主治: 妇人风虚劳冷,一切诸疾。或风寒邪气留滞经络,气血冷涩,不能温润肌肤;或风寒客于腹内,则脾胃冷弱,不能克消水谷;或肠虚受冷,大便时泄;或子脏挟寒,久不成胎,月水不调,乍多乍少,或月前月后,或淋漓不止,或闭断不通;结聚癥瘕,面体少色,饮食进退,肌肉消瘦,百节酸疼,时发寒热,渐至羸损;带漏五色,阴中冷痛,时发肿痒,月水将行,脐腹先痛;皮肤皱涩,瘾疹瘙痒,麻痹筋挛,面生(黑干)(黑曾),发黄脱落,目泪自出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11-10-11 22:46 3楼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熟干地黄(焙)1两,巴戟天(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五味子1两,山茱萸(醋浸1宿,炒)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萆薢1两,山芋1两,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取红)1两,续断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半两,杜仲(去粗皮,蜜炙)半两,沉香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主治: 妊娠小便不禁,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前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11-10-11 22:46 4楼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熟地黄5两(洒酒,9蒸9晒,焙干),菟丝子4两(酒浸,晒干,用纸条子同研别末),鹿茸3两(酥炙黄,燎去毛),附子2两(炮,去皮脐),沉香1两。
出处: 方出《本事》卷二,名见《普济方》卷二二四。 功效:补益脾胃。
主治: 风虚劳损挟毒,脚弱疼痹或不随,下焦虚冷,胸中微有客热,心虚惊悸不得眠,食少失气味,日夜数过,心烦迫不得卧,小便不利,又时复下。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盐酒或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加麝香半钱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论述: 此方专补脾肾。熟地黄气味甘寒微苦,入肾;鹿茸气味甘温,入足少阴、太阳;菟丝子气味甘平,入足少阴、太阴;附子气味咸温,入手、足少阴;沉香气味辛温,入肾,能走下焦;再佐以麝香之走窍,盐酒之送药。盖高年中下两亏者,非此不能效也。
2011-10-11 22:47 5楼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人参2钱,炙甘草3钱,天门冬(汤洗,去心)3钱,地骨皮3钱,五味子3钱,枳壳(炒)3钱,黄连3钱,当归身(酒洗,焙干)5钱,黄芩5钱,生地黄(酒洗)7钱5分,柴胡8钱,熟干地黄1两。
出处: 《兰室秘藏》卷上。 功效:养血,凉血,收火之散大,除风之热。
主治: 血弱阴虚,风热上攻头目,致偏头肿闷,瞳子散大,视物则花。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茶汤送下,日2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论述: 《原机启微》:《内经》云: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黄连,黄芩大苦寒除邪气之盛为君;当归身辛温,生熟地黄苦甘寒养血凉血为臣;五味子酸寒,体轻浮上,收瞳子之散大,人参、甘草,地骨皮、天门冬,枳壳苦甘寒泻热补气为佐;柴胡引用为使也。
附注: 滋阴地黄丸(《东垣试效方》卷五)、生熟地黄丸(《摄生众妙方》卷九)、干熟地黄丸 《医方考》卷五)。①本方方名,《丹溪心法》引作“熟地黄丸”。②改为汤剂,名“生熟地黄汤”(见《审视瑶函》)。
2011-10-11 22:47 6楼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熟地黄1两半,白芍药1两,人参1两,当归1两,芎?1两,阿胶半两,犀角屑1分。
出处: 《鸡峰》卷十六。
主治: 妇人吐血、下血,通谓之脱血,此由将温过度,或起居失节,喜怒不常,血乃妄行,血既不足,故月候为之缩日。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11-10-11 22:47 7楼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熟干地黄1两,当归半两(锉碎,微炒),芎?半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人参3分(去芦头),白芍药3分,白术3分,桂心半两,五味子半两,黄耆3分(锉),牛膝3分(去苗),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七十。
主治: 妇人冷劳虚损,肌体消瘦,颜色萎黄,四肢无力,月候不调,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熟地黄丸(《普济方》卷三一九)。
2011-10-11 22:47 8楼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车前子、熟干地黄、葵子、鹿茸。
出处: 《鸡峰》卷七。
主治: 虚劳损,小便出血,时复涩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11-10-11 22:48 9楼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熟干地黄2两,山药2两,杜仲1两,五味子1两,牛膝1两,苁蓉1两,菟丝子半两,补骨脂半两。
出处: 《医方类聚》卷九十六引《御医撮要》。 功效:补中益精,滋润肌肤,悦泽颜色。
主治: 肾弱,腰膝冷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渐加15丸,空心、日午、临卧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11-10-11 22:48 10楼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熟干地黄2两,牡丹1两,柏子仁1两(微炒),白芍药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紫石英1两(细研,水飞过),白茯苓3分,桂心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泽兰3分,白薇半两,萆薢半两(锉),牛膝3分(去苗),石斛2分(去根节),白术半两,细辛半两,芎?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木香半两,槟榔半两。
出处: 《圣惠》卷七十二。
主治: 妇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吃食减少,渐觉虚乏,无子。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11-10-11 22:48 11楼
名称: 熟干地黄丸别名:熟干地黄丸
组成: 熟干地黄1两,萆薢1两,当归1两(锉,微炒),防风1两(去芦头),桂心1两,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炒去汗),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出处: 《圣惠》卷六十九。
主治: 妇人中风偏枯,手足瘦细,顽痹无力者。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本方原名“熟干地黄散”,与剂型不符,据《圣济总录》改。
⬅ 熟料五积散 老茶馆 通灵万应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