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起源与疾病反应点

2011-10-16 20:21 楼主
针灸是通过力、热等手段刺激腧穴,激发经气来调整人体的机能活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取穴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针灸疗效,所以针灸医生都十分重视腧穴的定位。针灸的现代研究也必然要遇到腧穴定位的问题。然而,怎样才算定位准确呢?却没有明确而又正确的标准。古人创立了“骨度分寸法”、“同身寸法”等等,不同程度地描述了腧穴的定位。这些定位为我们提供了腧穴可能出现的大概位置。在针灸传承的过程中,过分地强调腧穴的固定位置,反而丢失了腧穴的本质。

什么是腧穴,从古至今,我们还不能从形态方面来认识它,只能从功能方面来表述。《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这就是说,腧穴部位不是一般的皮肉筋骨,而是有神气游行出入的部位。《灵枢·小针解》:“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灵枢·平人绝谷》:“故神气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营卫生会》:“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也。”神气是人身之正气,是生命活动的表现。神气是活的,是动的,是随生命活动变化着的,生命停止了,神气也就消散了,腧穴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试图在尸体上找到腧穴是不可能的。虽然按照腧穴的定位方法可以在尸体上定出一个个点,但这些点已经没有腧穴的功能了。在生理状态下,人们并不能明显地感受到腧穴的存在,但在病理状态下,与疾病相关的腧穴部位会出现一些变化,病人可以感觉到。如胃肠病可在小腿足阳明经上出现自发痛,通过一定的诊察方法,医生也可以检查出来,如压痛点。《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有人在这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穴位按压诊断法”,这虽不能满足医学诊断的要求,却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追溯腧穴的起源,始于“反应点”。人们患有疾病,有时会在某些相关部位出现自发痛或其他不适,自然会用手去抚摸、叩打、按压这些部位以减轻病痛,或由别人帮助抚、叩、按,在抚、叩、按时发现压痛点。久而久之,逐渐在人体发现一些能反映病痛或治疗疾病的特殊点。长期积累经验,最后形成腧穴的概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一个自然的认识过程,没有先验的指引。然而,在腧穴的记载描述、交流传授和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丢失了腧穴的本质意义。在腧穴定位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为了交流和传授,人们必然要记载和描述“反应点”出现部位方面的规律。考察古代文献,可以看到,早期文献描述腧穴位置比较含糊,以后越来越明确。比如,关于背俞穴的定位,《灵枢·背腧》记载:“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针灸甲乙经》则先摘录《灵枢·背腧》篇的关键一段:“凡五脏之腧出于背者,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但丢失“欲得而验之”一句;然后描述各穴定位:“肺俞,在第三椎下两旁一寸五分;心俞,在第五椎下两旁一寸五分;膈俞,在第七椎下两旁一寸五分;肝俞,在第九椎下两旁一寸五分;脾俞,在十一椎下两旁一寸五分;肾俞,在十四椎下两旁一寸五分。”记载的部位与《灵枢·背腧》基本一致,但丢失了一个“所”字,这是一个约计之辞,通“许”。这两处丢失,就使这些腧穴的定位基本固定并曲解了原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这些腧穴的定位与《针灸甲乙经》相同,但没有摘录《灵枢·背腧》篇的内容。至此以后,这些背俞穴的定位固定不变。后人则遵从不疑,还认为是腧穴学的发展,错误就这样发生了。近代又以解剖位置来给腧穴定位,似乎更明确,更科学,其实是在歧途上越走越远。由于腧穴的定位明确且固定,而“反应点”的出现部位常有变化,所以“新穴”不断涌现,腧穴的数量越来越多,终于引起关于人体到底有没有腧穴的非议。 “反应点”是腧穴在人体病理状态下的表现,是个体化的、动态的、敏化态的腧穴。从“反应点”来认识腧穴才能抓住其要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 老茶馆 民间验方——扁平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