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撮痧法?

2011-11-01 10:17 楼主
[导语]撮痧法是施术者用手指撮扯拧提病员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撮痧法亦称“扯痧”、“拧痧”、“挟痧”、“抓痧”、“挤痧”、“揪痧”。它具有行气开闭、调畅气机、宣泄痧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暑痧、寒痧、产后痧、胎前痧、头风痧、盘肠痧、脘痛痧

撮痧法是施术者用手指撮扯拧提病员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撮痧法亦称“扯痧”、“拧痧”、“挟痧”、“抓痧”、“挤痧”、“揪痧”。它具有行气开闭、调畅气机、宣泄痧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暑痧、寒痧、产后痧、胎前痧、头风痧、盘肠痧、脘痛痧、穿膈痧等病症。

【操作方法】

1、撮痧前的准备

(1)用75%的酒精、消毒棉签,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2)先润湿施术者的手以便撮痧。还须准备清水1碗、清凉油1盒、风油精1瓶。

2、撮痧部位

(1)颈项部:颈部两侧及中间三个痧痕点,项部第五项椎旁开两个痧痕点,第一胸椎旁开两个痧痕点。

(2)腹部:肚脐旁开1寸,左右各一痧痕点;下丹田及左右旁开各1痧痕点。

(3)胸部:华盖穴左右各5~7个痧痕点(位于节三肋间);腋前皱纹上2寸左右各1 痧痕点。

(4)腰背部:第三胸椎旁开各1痧痕点;第十二椎旁开各1痧痕点;第三腰椎旁开各一痧痕点。

3、撮痧时患者的体位

(1)俯伏位:俯坐于靠背椅上,暴露后项及背部,有利于术者撮取后项及胸椎,腰椎三处的痧痕点。

(2)仰坐位:仰坐于靠背椅上,暴露颈部及胸部,以利于施术者撮取颈部和胸部的两处痧痕点。

(3)仰卧位:仰卧在床铺上,暴露人体腹部,以利于施术者撮取腹部的痧痕点。

4、撮痧方法

撮痧方法较多,根据不同的手法大致可分为挟痧、扯痧、挤痧、揪痧、撮痧等几种。

(1)挟痧法:施术者五指屈曲,用食、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撮痧的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挟起,然后松开,这样一挟一放,反复进行,在同一部位连续操作6~7遍,这时被挟起的部位就会出现痧痕。

(2)扯痧法:施术者用大拇指与食指用力扯提患者的撮痧部位,使小血管破裂,以扯出痧点来。主要部位在头额、项背、颈部、面额的太阳穴和印堂处。

(3)挤痧法:施术者用两手拇指,或单手食 、拇两指,在疼痛的部位,用力挤压,连续挤了一块块或小排紫红痧斑为止。

(4)揪痧法:施术者用右手食、中指拳曲,指背蘸清水或低度酒使其润湿,在病员的喉咙两旁,或第6~7颈椎上下用力揪拔,并连连发出“巴巴”声响为止。

(5)撮痧法:施术者用双手拇指,从病员两眉间(上丹田)开始,沿正中线往上推至前发际,然后分别向左右外侧分抹至太阳穴,绕过耳后至双侧后发际,并用手指勾点风池穴,抓双侧肩板筋,以促使病人清醒,再沿背部督脉和足太阳经从上向下抓至腰板筋为止;胸部则从胸骨上的华盖穴撮起,然后沿左右第二肋间隙,一左一右地对称撮,一般撮出5~7道痧痕即可;上肢的操作是从腋前开始,先抓手三阳经这一侧,后再抓手三阴经的另一侧,最后分别拔伸双手五指,掐虎口。

【临床应用】

(1)暑痧:轻症用撮痧法,重症用针刺、挑痧法治疗。

(2)寒痧:宜用揪痧法。

(3)产后痧:宜用撮痧法,刮痧法和综合抢救。

(4)头风痧:宜用挤痧法。

(5)脘痛痧:宜用撮痧法。

(6)瘟痧:宜用扯痧法,重闰配合刮痧、放痧法治疗。

(7)穿膈痧:宜用扯痧法。

(8)盘肠痧:宜用撮痧法、揪痧法。

(9)胎前痧:宜用挤痧法、撮痧法。

(10)喜鹊痧:宜用扯痧法、揪痧法。

【注意事项】

(1)撮痧治疗室要宽敞、空气流通,但要注意保暖,防止病人冒风受邪。

(2)撮痧部位要做常规消毒后再施撮痧术。

(3)撮痧手法要轻重适宜,以病员能耐受为度,不能用力过猛,而影响治疗过程。

(4)婴幼儿皮肤较娇嫩,手法要求轻而快,防止撮伤皮肤,引起感染。

(5)撮痧过程中,如见冷汗不止、吐泻不止、脉象沉伏等情况,应停止撮痧,并及时综合抢救,防止发生意外。

(6)撮痧后,病员需卧床休息,适量饮用温开水或姜汤,禁食生冷油腻食物。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什么是放痧疗法 老茶馆 除痧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