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社区化 社区中医化

2011-11-08 13:23 楼主
周颖

“中医社区化,社区中医化。”走进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马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眼就看见悬挂在过道中的银色牌匾。突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让中医药为居民保健护航,成为该中心的服务宗旨。

这家隶属于常州市中医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实中医味很浓。走廊里、诊室里、楼梯口的墙壁上,张贴着华佗、张仲景等古代名医大家的健康箴言,大门口、候诊处摆放着中医药养生知识手册和图文展板,如“中医干预糖尿病”、“对付亚健康中医有办法”、“失眠试试麻苓什锦饭”等。采用的针灸、拔罐、熏蒸、按摩、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受到居民的欢迎。

全科医生提供优质服务

工作在这里的医护人员,时刻“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当好健康守门人。该中心主任医师陶煜臻就是其中一位。

在全科诊室,50多岁的陶煜臻大夫忙得团团转。所有的诊床上都有患者在治疗,有的还在排队。他一会儿为患者扎针灸,一会儿为患者拔罐,一会儿教患者康复方法。他不觉累,不觉烦,笑呵呵地接待每一位患者。

看到墙壁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可见陶煜臻大夫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其中一面写着“中医中药,独树一帜”8个大字,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问起缘由,陶煜臻说,今年初,一位镇江丹阳市患者金凤慕名来求医。她由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以致腰痛、脚痛,不能正常走路。在当地也看过中医和西医,但效果不太理想。陶煜臻按照整骨、理筋等“三位一体”的模式,将针灸、拔罐、服中药的方法同步进行,一个疗程,患者症状消失,又让其做半个月的康复锻炼,患者终于恢复正常行走。

他告诉记者,过去是内科服药不整骨,骨科整骨不理筋,各干各的。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夫必须是全科,要懂得全科医学知识,要掌握中西医两套技术,才能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居民的需要。实践证明,将中西医融合一起,采用“杂合而治“的综合模式,效果比较好。这里的精华就是整体观和辨证施治。

看陶煜臻针灸、拔罐、刮痧,有他独特的一面。针刺之后不捻转提拉,而加上电针,保持稳定持续的震动,以强化针感;火罐用的是可加负压的抽气罐,先在患者皮肤上涂上润肤膏后拔罐,起罐后再涂上外用中药,主要是让皮肤“吃药”,以增加疗效。一患者因腰急性扭伤进行拔罐治疗后,陶煜臻接着教他一招:举胳膊,伸腿,一步一步前行。患者练了一会儿,感到腰痛症状缓解了。陶煜臻解释,这是导引,主要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健康教育转变居民观念

近年来,该中心持续开展了中医社区化工作,为辖区8.5万居民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医药服务。该中心有10名医生,中医药人员6名,中药房有饮片300多种。去年门诊量22万人次,中医药诊疗占1/3。

该中心主任孙全英介绍,常州市中医院2008年接管了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充分运用中医院的卫生资源,使中心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建教、计生指导“六位一体”上发挥综合作用,连续多年成为常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

“药食同源解决了妈妈的失眠问题。”居民刘大妈因为孩子工作问题最近老是失眠,饭也吃不下,干什么也没心情,自己就偷偷买些安定片服用。其女担心妈妈长期服用安定药会有依赖性,想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讲座上介绍的粥食疗方: “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刘大妈喝了一段时间的白莲粥,加上一家人的努力和劝解,她也吃饭香了,觉也睡踏实了,再也不服安定片了。

孙全英说,居民从举办的多场健康讲座上,获取不少中医药保健知识,也转变了一些老思想、老观念。中心每月一次举办健康讲座,邀请医院专家定期来讲。今年,已经举办了肺结核和肿瘤的中医药防治、母乳喂养、儿童预防接种、老人如何保护牙齿、失眠调护与预防等多场讲座。

“在社区看病是免费挂号的,可以医保刷卡,报销外自己只需付很少的钱,我们很乐意来这里看病。”一居民花了几十元钱,就从中药房拿了7服中药。他们用小钱换来健康,中医药就能派上用场。

此外,这家中心还逐户上门了解居民健康状况,为全体居民建立了规范的健康档案,并做到及时更新,实行了信息化管理。

医院扶持彰显六大优势

“医院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大后方,不仅具有‘六大优势’,还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卫生资源。”分管社区卫生工作的常州市中医医院院长助理潘虎荣认为。

他说,“六大优势”包括人才培养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管理优势、双向转诊优势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优势。就人才培养来说,医院派各类医务人员到社区帮扶,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如举办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专科专病讲座,非药物疗法的技术指导,开展义诊等等。社区卫生人员也到医院各科轮转、培训、学习,以帮助他们掌握全科知识和技术。

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的是,这里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医院下派的专家和多年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专家。由医生、护士、防保等人员组成的责任团队,按居委会下设的社区范围划分若干区域,专人负责,形成责任,与社区居民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充分发挥“六位一体”作用。同时,中心还具有人员素质高、中医氛围浓、健康教育广等特点。

就马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有正高、副高医务人员各一名,这在其他中心是很难做到的;能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10多种,疗效好、价格低、报销比例高的特色与优势深受居民欢迎;医院专家定期来坐诊,帮助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作为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医院还组织研究生健康宣讲团来这里宣讲,内容涵盖内外妇儿等21个常见病种的防治、药膳和膏方进补以及亚健康的中医保健养生知识。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居民有小病,一般在社区就能解决。如果病人需要进一步诊断,或进行手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优势就凸显出来。患者不用操心,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预约专家,定好时间,安排患者到医院就诊。患者诊断明确或手术后,回到中心可享受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同时减少居民的负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看病难、买药贵”的社会矛盾。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自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以来,政府补偿力度还不够,这多少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的稳定、持续和快速发展。要彻底消除“以药养医”的状况,潘虎荣希望,政府早日出台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补偿的相关配套政策,保障机构运行机制,以推动和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医辨治耳鸣 老茶馆 揉腹通气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