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之法

2011-11-12 08:57 楼主
《伤寒论》不只是授人以方,更是示人以法。且以桂枝、麻黄二法试析。

1、桂枝汤法:益营气损卫气

1.1、“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阳浮而阴弱”,即寸脉浮而尺脉弱,寸脉浮为卫气强,尺脉弱为荣气弱,卫气强者热自发,荣气弱者汗自出。太阳中风,荣弱卫强者,桂枝汤主之,法为益营而损卫。啜热稀粥,益胃助汗,亦是益营助虚以利祛邪而不伤正之义。

1.2、“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大汗出,必伤营血而营弱,脉洪大是气强,气机向外,卫气必强,营弱卫强者,与桂枝汤,益营损卫。

1.3、“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脉浮弱与脉浮缓同义,浮为卫强,弱为营弱,宜桂枝汤,益营损卫。

1.4、“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后,营血不足而生烦热,烦热则脉数,脉数为营弱,脉浮为卫强,营弱卫强者,宜桂枝汤。

1.5、“195.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脉迟为营弱,因以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汗出多者为卫气强,营弱卫强者,宜桂枝汤。

1.6、“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病者营必不足,脉浮主卫强,营弱卫强者,宜桂枝汤。

2、麻黄汤法:损表阳

2.1、“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或已发热”之“已”字当为“巳”字,指病开始发热的时间段。脉阴阳俱紧者,即脉寸、尺俱紧者,为营卫俱强之表实证。

2.2、“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此条补写了第3条太阳伤寒的方治。没有写“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因为凡一身尽痛、恶寒无汗而喘者,必发热。也没有写脉阴阳俱紧,亦是因为凡一身尽痛、恶寒无汗而喘者,其人必脉阴阳俱紧。恶风与恶寒互补其义。此证为表实,麻黄汤主之,发其阳气。不需啜粥,盖因表实者胃气不弱,如若啜粥,恐实实之弊。服麻黄汤发汗后,若病未除尽,余证以桂枝法将息,不宜再用麻黄汤,因发汗后,其人正气已损,营阴不足,故余如桂枝法将息。

2.3、“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喘而胸满者,气机向上,病势向外,喘而胸满为表实,故宜麻黄汤。若里有邪气,当有腹满。

2.4、“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为病久伤津,营卫亏竭,表邪衰退,并嗜卧者,嗜卧即疲惫,主病入里,邪气入里,其人就困倦无力而嗜卧,如“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多眠睡即是嗜卧。又如“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阳明中风,病过十日,少阳有热,故嗜卧。再如“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金匮要略》),脉数为阳,烦亦为阳,目赤为少阳有热,故嗜卧是少阳之征。

嗜卧也是少阴病之征。如“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然少阴病但欲卧者必无烦热,其脉不浮。少阳病嗜卧者,当有烦热,其脉当浮,如浮弦、浮滑等。

从以上诸条分析中,可知脉浮细而嗜卧者,为外已解。脉但浮者,为脉浮而不细,且无里证,必无汗,为邪仍客表,证属表实,故与麻黄汤。

2.5、“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此条明确了第37条之“脉但浮者”,病在表,邪气郁表而无汗,是表实证,故宜麻黄汤。

2.6、“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无汗者,为太阳表实,宜用麻黄汤发汗。第57条也是脉浮数,因有烦证,烦为营虚,故其脉浮数是营弱卫强,此条脉浮数者,无余证,但脉浮数,故属表实,宜麻黄汤。

2.7、“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

此条进一步明确了麻黄汤适用于邪气在表而无里证者。无余证,就是无营气弱、口渴、小便数、胸胁腹满等其它证状,证属表实者,与麻黄汤。

2.8、“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此条仍是论述麻黄汤证的病机是表实。


凡病在表者,皆以汗法。表是表部,而不是六经的某条经络,因为六经之任一经络的循行路线,都贯穿表里,无以届定三部。三部六病、脉、证并治,是《伤寒论》特有的辨证论治体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曹余德 学术观点 老茶馆 陈健民 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