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奇经八脉的由来

2011-11-16 08:44 楼主
奇经八脉的大概由来
由于兵火战乱的缘故,大部分西汉以前的典籍都已经亡佚了,譬如《汉书·艺文志》所记录的“医经七家”,至唐时只剩下《黄帝内经》一家,尚且不全,而“经方十一家”,则全然不见。我想刘歆也好,班固也好,都不可能弄虚作假,必然是亲眼所见,才一一登记在册的,那么可想而知,自东汉以迄隋唐,兵连祸结,不但生灵涂炭,其对文化典籍的破坏,也实在是够惨烈的。然而我们要探讨奇经八脉的由来,就必须以西汉以前的文献为参考、为依据,既然典籍丧失殆尽,十不存一二,那么详实的细节便无从谈起,充其量也就是描述一个梗概。

1,“奇”的本义
“奇经八脉”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一个“奇”字,故欲探询奇经八脉的本义,必须首先弄清楚“奇”的本义。
奇的本义是不足于一的小数,即俗话说的零头,后来才引申为单一,或者单数。《说文》:“奇,異也,一曰不偶。”很显然,所谓“不偶”,就是单一、单数的意思,然而这只是它的引申意(所以排在后边),“異”才是其真正的本义。《说文》:“異,分也。”所谓“分”,即一分为二,把一件事物剖分成两件事物,其实也就相当于把整数一分割成两个不足于一的小数。《说文》:“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故“異”其实就是化整为零的意思。《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赋。”这个“異”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剖分为几个零散的小家庭。《素问·六节脏象论》:“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这个“奇”就是指不足于一的零头。故零头或者小数就是“奇”的本义。
《孙子》:“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正”的本义是“止于一”,即相当于现代语中的整数概念。所谓“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是说事物的演进规律,如同由零散的小数逐渐累积为一个整数,再由整数分化为零散的小数,这样一个叠加递进的过程,永远不可穷尽。古人正是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叠加相生永远不可穷尽,才意识到世间万物永远处于螺旋式上升的顺序演进之中,故谓之“循环无端”。

2,小数在古代的本原性意义
从“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当中,我们已经能够隐约体会到,按照量变到质变这个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法则,小数即相当于事物的量的积累阶段,整数即相当于事物突然发生了质的飞跃,故小数的积累过程就代表了事物的初始本原,并且,数值越小的小数,其初始本原的意义也就越大,最后,从逻辑上说,什么都没有,就算是达到了事物的终极本原。
古人没有数字零的概念,故“什么都没有”这个用来表示事物终极本原的概念,古人通常用“虚”或“无”来描述,在道家的哲学术语中,则又谓之“道”。实际上,正是因为道家把一切事物的本原,包括宇宙的本原(即本体论)都归结为虚无的“道”,所以才被后人描述为“道家以虚无为本”(见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很显然,在这里,“道”就是指世间万物的终极本原,另外,也很显然,这个“道”所代表的数值肯定比一还小。因此,老子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整个宇宙其实就是从什么都没有的“虚无”当中孕育出来。实际上,这一段话就概括了古代道家的本体论,也就是他们的宇宙发生观。
大约古人对数字有一种自发的神秘感,对天体宇宙有一种自发的崇拜感,所以才会用数字来表示宇宙的本原及其发生与发展。然而由于古人没有零概念(当然也没有负数的概念),所以老子对宇宙本原的描述也就显得含混而凌乱。
作为宇宙本原的“道”既然比“一”还小,那么,对老子而言,“道”要么应该是纯小数,要么应该是纯粹的虚无。然而,有时候,他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似乎宇宙的本原就是虚无。有时候,他又说:“万物得一以生”,似乎宇宙的本原又是一。那么,综合起来看,其实老子的宇宙本原仍是指小于一、大于零的小数,而并非纯粹的什么都没有。然而小数恰恰正是“奇”的本义,因此,古代人的“奇”就相当于“道”这个概念,于是可以用来表示万物的终极本原。我们看“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其中就含有从“奇”发生出万物的意思。

3,本原意义的“奇”又无限趋同于“一”
按照《说文》的定义,“奇”又有“不偶”的意义。所谓“不偶”,当然首先就是“单一”的意思,然而“单一”这个概念肯定是从整数“一”衍生出来的。由于古人最初对数字的理解总是伴随着对宇宙本原的理解,所以,“奇”之所以由不足于一的小数概念演变为整数“一”的概念,又是由于古人关于宇宙本原的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的缘故。
最初,以老子为代表的第一代道家学者曾经认为宇宙的本原就是什么都没有的“虚无”状态,因此可以用小于一的概念来表示。比如上述的“道生一”;又比如《老子》的“无名,万物之始”;以及《天元纪大论》中的“太虚寥廓,肇基化元”;都是这个意思。然而,类似于“太虚”、“无名”这样的概念都很难准确把握,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它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或者到底是多少,因此,也就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怪诞的意念,以为宇宙真的可以从什么都没有的“太虚”之中凭空地肇造出来,那就明显地悖逆常理、不可思议了。于是,后来的道家学者就开始逐步地修正这个观念。
比如,《庄子·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这就是说,宇宙最初的“无无”、“无名”,并不是真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的隐性孕育阶段,其实已经有了一,只是还没有显露出一的形式(有一而未形)而已。在这里,宇宙的本原虽然还没有明确为一,但已经无限趋同于一了。
从此以后,本原意义的“奇”便脱离了单纯的小数,而逐渐地向“一”靠拢,于是“一”也就可以直接地与“道”相提并论了。

4,本原意义的“奇”彻底演化为“一”
这当然是再后来的事情。
《周易·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又:“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这就已经把宇宙本原的“道”与“一”干脆合并为一个概念了。所谓“形而上者”,其实就是没有形质的初始混沌状态。宇宙的最初,天地阴阳还没有剖分开,一切事物都没有显露出来,那么顶大也就是一种混混沌沌的状态,这就是“道”,也就是“一”,而不可能比一还小了。一分可以为二,合二可以为一,故阴阳相合之谓道,太极剖分生两仪。其实这也就是说,宇宙完全可以直接地“一生二”,根本不需要也不存在“道生一”的过程。
这样一来,具有本原意义的小数“奇”也就完全演化为整数“一”了,于是也就确定了后来的“单一”、“单数”的意义。由此可见,无论形式上如何变换,“奇”无论是表示纯小数,还是表示单一,一直伴随着古人的宇宙发生观,始终表示宇宙的本原。
到了战国晚期,这种直接以“一”为本体的观点就已经固定下来了。
《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在这里,宇宙的本原就是确切的“一”,不再是不确定的小数或者虚无。之所以称之为“太一”,只是用这个“太”字来形容那个最原始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一”。
到了西汉早期,把“一”作为宇宙本原的思想就成了人们普遍的共识,这正是《内经》酝酿和创作的时代。
《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此段专门解释《老子·四十二章》,却有意将原文的“道生一”改为“道始于一”,乃为表明“道”与“一”其实是同一个概念,没有大小先后之区别。“一”就是混而未分的原始混沌状态,再没有比“一”更居前和更根本的东西。这样,老子关于“道”的某些含混不清的成分便被彻底清除了。
类似的说法还见于《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就是说,太始无关乎虚无,其本身就是道,道本身就是一,故一就是太始,太始就是一。
近代出土的《黄老帛书》是西汉早期的文字,属于汉初黄老学派的代表性论著,而黄老学派作为当时的主流学派,其哲学思想是《内经》理论的基石,故《黄老帛书》与《淮南子》一样,都可以看作是中医理论的直接源头。
《黄老帛书·道原》:“恒无之初,迵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
《黄老帛书·十六经》:“一者,道其本也。”(注:一说十六经乃为十大经,未知孰是。)
又:“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施于四海。”
又:“万物之多,皆阅一空。”
综合上述,可见“一”在黄老哲学当中,已经取代了“道”,而上升为最高的范畴,于是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当历史发展到了《内经》时代,人们已经普遍地把“一”作为宇宙的本原,所以当时最流行的宇宙发生观就是:太一生两仪。

5,从宇宙的本原引申出生命的本原
古人发明出一个宇宙发生观其实并不是为了研究宇宙的发生,而是为了解释生命现象,进而探讨生命的本原。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人必须首先解决自身的生存,然后才可能有闲心关注其它的问题。那么,根据当时的宇宙发生观,人的生命的本原,也就是“一”。
《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
《淮南子·诠言训》:“真人者,未始分于太一者也。”
《黄老帛书·十六经》:“总凡守一,与天地同极。”
这其实就是说,归根结底,“一”就是生命的本原,只有把握住“一”而不使分散,才能使最可宝贵的生命益寿延年,乃至与天地同极。

6,生命本原在人体的具体所指
宇宙的本原,其具体所指,其实就是混沌。生命的本原,其具体所指,其实就是精液。盖混沌之中,包藏着天地,精液之中,蕴涵着生机。故混沌与精液,具有共同的意义和属性,也可以用同样的词汇来描述和形容。
《周易·系辞下传》:“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素问·金匱真言论》:“精者,身之本也。”
古代道家所强调的“守一”,最主要的就是尽量保持一个恬静的心态,克制性欲,持精御满,这样就能够健康长寿。《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反之,如果频繁性交,耗损精液,那就戕害了生命的本原。《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内经》,作为生命本原的“精”又是广义的,它不仅仅是指男女生殖之精,而且还包括骨髓和脑髓,即古人统称为“精髓”的物质。

7,奇恒的概念
《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奇”就是“一”,即生命的本原,具体的说,也就是精髓。“恒”的本义是长久,在此表示生命的永恒。无论是从生命的世代蕃衍、永远延续的角度看,还是从生命体自身的持久健康的角度看,精髓总是根本,故所谓“奇恒”,其实就是指精髓,那也是人体的“太一”。
在这里,“脑、髓、骨”分别指脑髓、脊髓、骨髓。“女子胞”是指男女生殖之精的交汇之地,所以能够孕育新的生命。“胆”是指后天饮食之精。“脉”读膜,是指胸腹间的脂性薄膜,乃谓脏腑之精。总之,《内经》所谓“奇恒之府”,其实就是概括了人身全部精髓之所在。

8,太一生两仪在人体的表现
精髓作为生命的本原,其实是全身的筋骨皮毛、四肢百骸、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发生基础的意思。《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就是说,生命的最初形式就是精,精首先发生出脑髓,然后由脑髓发生出骨髓,再由骨髓依次发生出骨、脉、筋、肉、皮肤、毛发等等,最后完成整个生命的发生、发育过程。很显然,这就是“太一生两仪”这个宇宙普遍规律在人体当中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从人在胞胎之中孕育的时候开始,就必须遵守这个规律。那么,可想而知,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当然更离不开“太一生两仪”,因此,完全可以预断,一旦“太一生两仪”的过程被中断,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9,奇经八脉就是太一生两仪的具体过程
具体到人,太一就是精髓,两仪就是血气脏腑阴阳经脉,既然精髓皆储藏在奇恒之府,而精髓又要生化出两仪(同时两仪还要统归于太一之精),这中间就必须要有经脉的沟通。《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者也。”这种沟通太一与两仪的经脉,就是名副其实的“奇经”。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奇经八脉,就是由奇恒之府直接发生的经脉,因此具有肇造两仪、统领阴阳的功能。而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分属于三阴三阳,是又在“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范畴之中,因此属于生命过程中的具体环节。所以,无论在生理意义上,还是在病理意义上,奇经八脉都具有本原或本质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正是我不惮辞费阐发论证的原因。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裘沛然的验方 老茶馆 裘沛然的证治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