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0. 《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诂体例探

2009-12-27 21:29 楼主
10 《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诂体例探
(文章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1994年 第1期 P14-15)
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金 栋

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系隋唐时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太素》是全面类分注释第一家,从该书注释内容来看,杨擅长训诂。其注多以我国传统训诂学典籍如《说文》、《尔雅》、《广雅》、《玉篇》等为依据,且尊汉儒注经。清•陆心源曾云:“其语如汉人解经,疏通证明,训诂精确,为自来注医书者所未见。”(《仪顾堂题跋))训诂学的主要内容是词义解释,最常用的形式有三种即声训、互训和义界,杨注《太素》在释词同时或兼存校勘、注音。兹就该书词义训诂略例于次,以窥杨注《太素》训诂之一斑。

一、声训例
用声音(古音)相同或相近的词对被训释词加以解释。如《太素•五节刺》:“余闻刺有五节,奈何?”注:“节,约也。”按《说文》:“节,竹约也。” 又如《太素•寒热相移》:“膀胱移热于小肠,隔(膈)肠不便。”注:“隔,塞也。”按《玉篇•阜部》:“隔,塞也。” 再如《太素•肠度》:“小肠后傅脊。”注:“傅,附也。”说明文字通假。声训的主要目的是以声音为线索,来推求语源,即推源。如《太素•尺寸诊》:“脉宗气盛。”注:“宗,尊也。此之络一身之中血气所尊,故曰宗气。”按《说文》:“宗,尊祖庙也。”段玉裁注:“宗、尊双声。按当云‘尊也,祖庙也’……凡尊者,谓之宗。” 又如《太素•阴阳乔脉》:“乔脉安起安止,何气营此?”注:“乔,高也。此脉从足而出以上于头,故曰乔脉。”按《说文》:“乔,高而曲也。”《尔雅•释诂》:“乔,高也。”推源虽离不开声训,但杨氏有时不用声训而直接推寻名物训诂,如《太素•十五络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注:“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曰偏历也。” 又如《太素•十五络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注:“里,居处也。此穴乃是手少阴脉气,别通为络居处,故曰通里也。” 再如《太素•本输》:“鱼际者,手鱼也。”注:“腕前大节之后状若鱼形,故曰手鱼也。”

二、互训例
用同义或近义词对被训释词加以解释。如《太素•阴阳》:“汗出身常凊。”注:“凊,冷也。”按《玉篇》:“凊,冷也。” 又如《太素•三刺》:“散气可收,聚气可希。”注:“希,散也。”按《玉篇》:“希,散也。” 再如《太素•五节刺》:“辟门户,使邪得出,疾乃已。”注:“辟,开也。”《甲乙》作闢。按《说文》:“闢,开也。”

三、义界类
用一个词组或一句话对被训释词加以解释。如《太素•经脉之一》:“是动则病舌强,食则呕,胃脘痛。”注:“脘,胃府也。”按《说文》:“脘,胃府也。” 又如《太素•经脉之一》:“胃足阳明之脉……下膝入膑中。”注:“膝,胫头也。膑,膝之骨端也。”按《说文》:“厀,颈头部也。”段注:“厀,俗作膝。” 再如《太素•阴阳》:“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注:“飧,水洗饭也。”又《太素•顺养》:“肠中寒则肠鸣飧泄。”注:“飧,音孙,谓食不消,下泄如水和饭也。”按《玉篇》:“飧,水和饭也。”

四、音义结合例
释音是训诂学内容之一,杨注有时在注明其音同时,再释其义。如《太素•调食》:“酸入胃,其气濇。”注:“濇,所敕反,不滑也。”按《说文》:“濇,不滑也。”(义界) 又如《太素•杂刺》:“疠风者,索散其肿上。”注:“索,苏作反,散也。”按《玉篇》:“索,散也。”(互训) 再如《太素•经脉根结》:“殰者,肉宛燋而弱。”注:“殰,音独,胎生内败曰殰。”按《说文》:“殰,胎败也。”(义界)。或先释义于前而注音于后,如《太素•知针石》:“黔首共饮食。”注:“黔,黑也,渠廉反。”按《广雅•释器》:“黔,黑也。”(互训) 又如《太素•五脏脉诊》:“滑甚为颓癃。”注:“癃,淋也,音癃。”(声训) 再如《太素•五邪刺》:“瘅热消灭,肿聚散亡。”注:“瘅,热病也,音丹。”(义界)

五、校注结合例
校勘亦是训诂学内容之一。该书有时校勘、注释结合,或以训明校,或以校明训,形成校中有注,注中有校。如《太素•五脏痿》:“肾热者,色黑而齿熇。”注:“熇当为槁,色黑而齿槁。”熇系讹字,本字当为槁,《素问》、《甲乙》均作槁,杨注已校正且训为“枯槁”之义。 又如《太素•人合》:“人有幕筋,地有聚邑。”注:“幕当为膜……膜筋,十二经筋及十二筋之外裹膜之分肉者,名筋膜也。” 再如《太素•五脏脉诊》:“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旬,按之而坚曰肾平。”注:“旬,平也。手下坚实而平,此为石脉之形,故曰平也。有本为‘揣揣果果’也。” 另如《太素•四时脉诊》:“黄帝问于岐伯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知,请问此六者,可得闻乎?”注:“六,谓六问。此中唯有五句,当是脱一问也。”肖延平注:“平按:《素问》‘请’上无‘知’字,‘六’作‘五’,据本篇下经文‘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也’应作‘六’,杨注云当是,脱一问于义正合。”

六、音校注结合例
段逸山等云:“杨上善在医经古注中,开创了训诂、释音、校勘相结合的注释体例。”(《医古文》五版高校教学参考丛书)如《太素•真邪补泻》:“其行于脉中,循循然輑。”注:“輑,牛忿反。輑,车前横木循车行也,邪循脉行曰輑。有本作‘轺”,非也。”按《说文》:“輑,轺车前横木也。” 又如《太素•经脉之一》:“三焦手少阳之脉……布膻中,散络心包,下鬲,徧属三焦。”注:“徧,甫见反,散布膻中也。有本‘布’作‘交’者,检非也。” 再如《太素•热病说》:“苛轸鼻,索皮于肺。”注:“苛,贺多反,鼻病。有本作‘荀’。”(此注义误,录之以说其体例)。
2009-12-27.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原创] 9. 《内经讲义》若干注释质疑. 老茶馆 [原创] 11. 《灵枢•小针解》正文训诂略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