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名医验案精选----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

2011-11-16 22:45 楼主
一、咽痛

张璐医案:徐君育,素禀阴虚多火,且有脾约便血证。十月间患冬温发热,咽痛。里医用麻仁、杏仁、半夏、枳橘之属,遂喘逆倚息不得卧,声飒如哑,头面赤热,手足逆冷,右手寸关虚大微数。此热伤手太阴气分也,与萎蕤甘草芍药不应。为制猪肤汤一瓯,令隔汤顿热,不时挑服,三日声清,终剂而痛如失。

按语:素禀阴虚多火,患冬温发热咽痛,前医又用苦温燥烈之品而抱薪救火,殊伤肺娇阴分,门户失濡,而致声哑不出。此非猪肤汤滋润之不能应也,果“终剂而痛如失。


二、贫血

郭泗训医案:邓某某,女,1976年6月门诊。三年前开始,头晕乏力,全身有紫点和紫斑,鼻子经常出血,有时一次出200毫升左右,月经量多,持续时间长达lO余天。近一年来病情加重。既往无其他病史及服有关药物史。曾住院二次,经骨髓穿刺,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输血和激素治疗,病情稳定而出院,出院后又反复发作。现眩晕,乏力,呼吸困难,不能行动,特来我院治疗。检查:贫血貌,心尖区可闻及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脾在左乳中线肋下3厘米,全身有弥散性瘀点和瘀斑,以下肢为重。血色素5·5克'红细胞270万,白细胞2900;血小板2·4万。服猪皮胶3个疗程,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面色红润,全身瘀斑全部?肖退,仍有少量瘀点,心尖区闻及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脾在肋下2厘米。血色素11克,红细胞4 2 0万,白细胞4000;血小板5.1万。

按语:用猪肤汤治疗再障,报道不多,录此案以供同道参考并,研究之。

----------

三、脘腹痛(十二指肠溃疡)

赵亚东医案:王某,男,25岁,1956年1O月4日入院。经常空腹时或晚间上腹部疼痛,饭后感到舒适。经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曾住某医院,采用西皮氏疗法并配合食饵疗法、奴佛卡因内服等,治疗70余天,仅上腹部疼痛及吐酸、吐饭减轻而出院。出院3个月,因胃痛、吐酸、吐饭逐渐加重而再次入院。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右上腹部有较明显的压痛,肝脾未扪及,……钡餐检查:仍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采用甘草汤1 80毫升,饭前空腹时服,每日3次,并用2%奴佛卡因20毫升,每日3次内服。治疗40天后,钡餐复查,溃疡愈合,于11月24日出院。

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急者缓之。”脘腹痛急,以甘草缓之,是对经旨的很好发挥。

四、毒蕈中毒

潘文昭医案:苏某某,男,42岁。于1972年4月2‘日晚9时左右,炒食在山上采得的野蕈约250克。5小时后出现腹痛,恶心头晕,出冷汗,全身无力,呕吐,于发病后2小时就诊。取甘草1500克,浓煎。第一次服药后约1O分钟呕吐一次;30分钟后服第2次药,2小时后腹痛、恶心逐渐减轻,再服第2煎药液100毫升,2小时后腹痛、恶心消失,但仍感全身乏力,头晕,4小时后腹泻一次,为黄褐色烂便;再服余下的药液100毫升。6小时后诸症逐渐消失而痊愈。治疗过程中未用其他疗法。

按语:《本经》谓甘草“解毒”,《名医别录》谓甘草“解百药毒”。于此案足见甘草解毒作用.洵非妄谈。

五、喉癣

马铭鞠医案:倪仲昭,患喉癣,邑中治喉者偏矣。喉渐渐腐去,饮食用面粉之烂者,必仰口而咽,泣数行下。马日:此非风火毒也,若少年曾患微霉疮乎?日:未也。父母曾患霉疮乎?日然。愈三年而得我。马以为,此必误服升药之故。倘不以治结毒之法治之,必死。以甘桔汤为君,少入山豆根、龙胆草、射干,每剂用土茯苓半斤浓煎,送下牛黄二分,半月而痊。

按语:毒热内结,肺窍不利,气道不宣,而病喉癣。故用桔梗汤清热解毒,宣肺豁痰,利咽止痛。加豆根、射干、胆草、土茯苓等以增解毒利咽之功。


----------


六、咽痛声哑(咽喉溃疡)

赵成爱医案:雷某,男,7O岁。患者十余天来,无诱因的发热恶寒,咽部疼痛。曾在门诊给予庆大霉素、红霉素、六神丸等药物,因疗效不佳收住我院内科治疗。局部检查,见咽部红赤疼痛,有散在小溃疡十余处,且有脓性分泌物,语音嘶哑。实验实检查:白细胞14000/立方米,中性5 8%,淋巴42%。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咽部溃疡。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用青霉素320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内静滴治疗9天无效后改用氨苄青霉素每日6克静滴,同时口服地塞米松,每日2.25毫克。

用药一周,咽部仍呈红赤,溃疡扩大弥漫延伸至上腭部,疼痛加重,声哑难出,患者心情极度紧张,乃求中医诊治。此属痰火郁结咽喉,法当清热涤痰,敛疮消肿,方用苦酒汤。处方、制作及服法:半夏15克,米醋60毫升,加水200毫升,煎15~20分钟,去渣,待凉后加两枚蛋清拌匀,徐徐含咽,每日1服。治疗两日诸症大减,前后共服8剂,溃疡消失,诸症消除而痊愈。

按语:本方用于痰浊挟阴火之咽痛证有一定疗效,临床不妨一试。


----------

七、音哑--半夏散及汤

刘渡舟医案:丁某某,女,36岁。患音哑、咽喉肿痛半年多。伴咽喉痞闷,大便偏干,小便自调。舌苔薄白润滑,脉浮。证属寒遏阳郁,经脉不利。治当散寒开结。半夏15克,桂枝12克,炙甘草6克。服药6剂后,咽喉肿痛及痞闷明显减轻,已能发出声音但不清晰。上方加竹茹6克,又服6剂后,音哑已除,说话声音如常人。

按语:半夏汤治疗寒性的咽痛及音哑有一定疗效。据刘老经验,本方与麻黄汤或桂枝汤合用,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咽喉疼痛有良效。

八、咽痛--半夏散及汤

游建熙医案:郑某某,女。身体素弱,有痰嗽宿疾。娶媳期届,心力俱劳,引起恶寒,发热,头痛等症,咽喉疼痛尤剧,卧床不起,吞咽困难,脉象两寸浮缓,咽部颜色不变。诊断:三阴中少阴主枢,少阴之经循于咽喉,枢机失常,邪气怫逆不能外达而发生咽痛。治以<伤寒论》半夏汤原方。义取桂枝以解肌,甘草以清火,半夏以散结降逆,表里兼治方法。嘱徐徐咽下。服2剂,寒热、痰嗽、咽痛等顿消。继以扶正而愈。
按语:宿疾之痰,阻塞少阴经络,又加外感,寒闭咽喉,而致咽痛。故以半夏汤散寒化痰,解毒散结而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四逆散 老茶馆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乌梅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