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俞穴隔姜灸治疗喘证疗效观察

2011-11-17 11:35 楼主
喘证是以气息迫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出现在许多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呼吸迫促及呼吸困难。
笔者自1990年以来,在内科临床工作,在以上疾病诊治过程中,常遇见以“喘”为主症,虽经西医抗感染、吸氧、强心、平喘等治疗,气息迫促、呼吸困难亦迟迟不能缓解。又因患者大多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长期运用抗生素,而并发霉菌感染及其它并发症。近几年来,笔者参照自汉至清代历代医家灸治“肺痿”“肺胀”之法,选取肺俞穴隔姜灸进行辅佐治疗,并进行对照比较,统计学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在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以呼吸迫促为主的临床症状。本组共70例,均为住院病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3岁。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两组均以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等)静脉滴注,喘甚者加氨茶碱,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加用地塞米松,合并心衰者给予西地兰等对症处理。
2.1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两侧肺俞穴用生姜片反复搓擦数次,直至皮肤潮红,然后在肺俞穴上,放上一厚度约0.2 cm、直径1~2 cm的姜片,在姜片上放置艾绒,每次灸7壮,每天1次,直至肺部啰音全部消失,X线片提示炎症全部吸收。
2.2 对照组
用常规治疗,直至肺部啰音消失,X线片提示炎症全部吸收。

3 疗效观察

本组70例肺部啰音均全部消失,X线片提示炎症完全吸收,治疗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见表1。
表1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
分组例数平均病程(年)平均治愈时间(天)
治疗组4110.23.46
对照组298.55.01
其治疗时间长短经统计学处理(t=5.293,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4 典型病例

叶××,男,79岁,永春实验小学退休教师,1998年12月5日晚8时,以“反复咳嗽、咳痰20年,再次发作伴喘促5天”为主诉入院。2天前曾住某中医院治疗,给予静脉滴注“先锋霉素V、丁胺卡那霉素”等药,2天来咳嗽、喘促未见好转。今晚急转本院,门诊以“喘证”收入住院。刻诊:神疲、咳嗽、喘促、不得平卧、呼多吸少,动则喘甚,口唇紫绀、心悸、汗出、肢冷、舌红少苔、脉细数。PE:T 38.5 ℃、P 104次/分、R 25次/分、BP 75/40 mmHg,神清,口唇紫绀,咽红,双肺布满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三尖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吸气时增强。血常规:WBC 13.2×109/L、N 89.2%,L 10.0%。X线片:两肺透亮度增强,双肺散在斑片状阴影。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三级、肺部感染。处理给予吸氧、抗休克(多巴胺)、强心、抗菌、平喘等治疗,症状缓解,12月6日早查房时,仍感喘促不止、心悸,双肺布满干湿性啰音,双下肢稍肿。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双肺俞穴行隔姜灸,2小时后,患者诉胸闷、喘促、呼吸困难等症明显减轻,此后每天灸治1次,症状逐渐缓解,3天后,肺部体征消失,复查X线片示炎症基本吸收,精神转佳。

5 讨论

5.1 喘证是一常见症、疑难症,其基本原因在于人体肺、脾、肾等脏的功能失调。历代医家多从痰论治,李氏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痰瘀互结,单纯痰浊少见,多数兼有瘀血、痰阻气道、痰浊生瘀、瘀浊蕴痰;痰瘀互结、痰瘀互生、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反复发作。喘证临床上常形成本虚标实、寒热夹杂的多种病变。肺俞穴为肺气输注于背部的重要位置,在此行隔姜灸,可补肺壮皮毛,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5.2 大量研究表明,提高机体免疫力,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哮喘患者血清中IgA、IgG、IgM含量,改善肺功能。灸法具有(1)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2)对循环系统影响:能减轻血管周围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和消除炎症,故以本法治疗能够使肺部炎症较快吸收,使肺部的有效呼吸量明显增加,喘证得以解除。
5.3 现代医学证实,支配肺与支气管的交感神经是由脊髓胸1~6的灰质侧角,外侧交感核分出,随脊神经前根而出,在交感神经节内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取道肺丛,支配肺与支气管,从而解除支气管的痉挛,故治喘证取肺俞穴为要穴。有文献报道药膏贴敷肺俞、膏肓、定喘穴能有效提高体内干扰素水平,为临床选取肺俞穴灸治喘证提供了依据。肺俞穴隔姜灸,经神经调节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从而达到止喘的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傷寒論》灸法浅探 老茶馆 中药温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无菌性坏死有显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