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的分寸与温阳的火候

2011-11-24 09:25 楼主
有些杏林前辈,某一味药用得出神入化,即能渡人无数,如:张锡纯之擅用生石膏,张景岳之擅用熟地,郑钦安之擅用附子,乔玉川之擅用大黄等等。

药性天成,用之在人。用之得当,诸药皆能活命;用之不当,诸药皆能伤人。视附子、干姜如猛兽者必昧于识别阳证,畏石膏、熟地如砒石者,必昧于识别阴证。

滋阴或温阳的运用,首先取决于病机的需要,然后才是药性与剂量。

“有是证则用是药”是中医用药的定律与法则。阴虚者滋其阴,阳虚者温其阳,补不足而损有余,以平为期,各得其所。

滋阴或温阳都要有相应的“用药指征”!但是,很多人不是凭“证”用药,而是在凭推理用药。

比如出现凶杀案,发现某人有重大嫌疑,但要治其罪还必须有相应的证据,不能仅凭推理就下结论,否则,易出冤假错案。

从理论上说,阴虚者容易失眠,且实际生活中,失眠患者中也确实以阴虚类型的人数居多,但不能见了失眠证就滋阴之法,因为,失眠还有十多种证型。患者具体属于那种证型,要有一组症状作为判断的依据。

阳虚之轻症手足凉于腕踝,用巴戟天,补骨脂即可;阳虚之重症四肢冷过肘膝,用附子百克也无妨!当然,阳虚还有一系列症状:形寒肢冷,唇淡面白,饮食喜温,大便润溏,小便清长,嗜卧懒动,神疲乏力,舌淡脉弱等等。用温阳药时,虽不要求以上诸症齐备,但至少要有二三个症状显出蛛丝马迹作为用药指征。服药之后,症状不能减轻,十之八九,多因药不对证。

当然,即使应当滋阴或温阳,也是有阶段性的,要适可而止,不能一直用下去,但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

服滋阴药后,若:1、口渴咽干症状已消除,舌苔已生,不欲饮水,当停止滋阴。

2、食欲恢复正常之后,又开始减退,当停止滋阴。

3、大便由干燥转为湿润后,又变得稀溏而粘滞,当停止滋阴。

4、睡眠恢复之后,又变得嗜睡,身体重,腿无力,当停止滋阴。

服温阳药后,若:1、口渴咽干,欲饮冷水,且饮水量增多时,当停止温阳。

2、饭量增大,易肌饿,喜清稀饮食时,当停止温阳。

3、大便干燥难解,或唇干起皮时,当停止温阳。

4、精神亢奋,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潮热,怕热喜凉时,当停止温阳。

5、心烦易怒,口苦时,当停止温阳。

多年来,一直想将用药指征细化,以求做到方证相应,用药有凭有据(向“方证学”努力),但理论的完善必须建立在实践之上,经历的火候不到,强行为之,必欲速而不达。以上只是个人心得,尚待充实完善。”来源于中国中医药论坛”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营卫之说 老茶馆 “上工治未病”体现医学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