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八味丸

2011-11-24 23:07 楼主
名称: 加减八味丸别名:加减八味丸
组成: 熟地5两,附子3两(炮),肉桂3两(去皮),萸肉3两,泽泻1两半,当归3两,吴茱1两半(醋泡,炒),阳起石3两(煅),干姜1两半(炒)。
出处: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主治: 阴内冰冷。不孕,脉细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川椒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各家论述: 熟地补先天之血,附子补真阳之火,萸肉涩精秘气,肉桂暖血温经,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脉,泽泻泻浊阴以清子宫,吴茱温肝逐冷,干姜暖胃祛寒,阳起石以壮阳暖子脏也。白蜜丸之,椒汤下之,使火壮阳回则寒冷消散而子宫温暖,何有阴冷之疴,以致不孕之愆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1-24 23:08 2楼
名称: 加减八味丸别名:加减八味丸
组成: 干熟地黄(焙,锉)2两,真山药(锉细,微炒)1两,山茱萸(去核取肉,焙干)1两,肉桂(削去粗皮,锉,不见火)1两(别研,取半两净末,和入众药,余粗滓仍勿用),泽泻(水洗,锉作块,无灰酒湿,瓦器盛盖,甑上蒸5次,锉,焙)8钱,牡丹皮(去心枝杖,锉,炒)8钱,白茯苓(去黑皮,锉,焙)8钱,北真五味子(拣去枝杖,慢火炒至透,不得伤火)1两半(别研罗,和入众药。最要真者)。
出处: 《集验背疽方》。 功效:补肾水,降心火,止燥渴。增益气血,生长肌肉,强健精神。免生痈疽。久服必肥健而多子;晚年服此,不生痈疽诸毒,不患消渴。
主治: 肾水不足,心火上炎,津液亏损,心烦燥渴,易生痈疽,寝汗发热,形体消瘦,口舌生疮,牙龈溃烂,咽喉作痛,或肾消小便频数,或肾虚火不归元,烘热咳嗽。痈疽之后,转作渴疾,或未发疽人,先有渴症者。小儿禀赋肾阴不足,或吐泻久病,津液亏损,或口舌生疮,两足发热,或痰气上涌,或手足厥冷。肾虚津乏,心烦燥渴。肾消,小便频数,白浊,阴痿弱,饮食不多,肌肤渐渐如削,或腿肿脚先瘦小。或先患痈疽而才觉作渴,或有痈疽而无渴。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无灰酒或盐汤任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论述: 内真北五味子,最为得力,此一味独能生肾水、平补、降心火,大有功效。
2011-11-24 23:08 3楼
名称: 加减八味丸别名:加减八味丸
组成: 熟地8两,枣皮4两,淮山药4两,茯苓3两(或不用),附子4两,肉桂3两,补骨脂(盐炒)3两,杜仲(盐炒)3两,莲芯3两(少则用莲须),牡蛎(煅,醋淬,如是者3次。净粉)3两,巴戟(去心,酒浸)4两,金樱子(去刺,半生者佳)3两。
出处: 《会约》卷十一。
主治: 命门火衰,肾无关键,其淋如膏,不痛不涩,日夜频流,却不自知,两尺脉虚而涩。
用法用量: 口服。
制备方法: 炼蜜为丸。
加减: 或加菟丝子(酒蒸)4两。
2011-11-24 23:08 4楼
名称: 加减八味丸别名:加减八味丸
组成: 茯苓4两,山药4两,山萸3两,丹皮3两,泽泻3两,五味3两,麦冬3两,肉桂6钱,熟地8两。
出处: 《仙拈集》卷四。
主治: 痈疽已溃未溃,口干作渴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夏枯草汤 老茶馆 秘传加减八味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