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解惑论之关于传经实质与伤寒日数的问题

2011-11-29 09:26 楼主
传经问题,是伤寒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疑难问题。关于传经理论和运用,贯穿于六经病的始终。历代注家为此殚精竭虑,曲尽注释,并创造出诸如“循经传”、“越经传”、“首尾传”,“表里传”等名词概念,力求系统解释六经病的各种演变机理与形式,但这些传统的概念与观点,与原著及临床均难尽合,空玄抽象。于是先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辩驳,并提出了新的传经观。此后又撰写“论传经”的专文,进一步阐发这个问题。下面是先生的分析阐述:

外感病发生以后,总是每日每时在不断地变化,决不会老是停留在原始的症状上。这些变化的结果,除了自愈者外,其余的在《伤寒论》中,有的叫做“传”,有的叫做“转属”或“转入”。后世注家的所谓“传经”,就是以此为根据,又加以主观想象和神秘化而造出来的。

《伤寒论》中的“传”或“转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不是和后世的所谓“传经”那样神秘难测呢?现分析说明如下。

原来外感发病的初期,三阴三阳的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只是觉得“发热恶寒”或“无热恶寒”,并酸懒不适而已。这种现象,我们暂且称之为六经发病的前驱期。在前驱期中虽然还看不出将来要发展为那一经病,但是也可以作出一个大概的估计。这就是“病有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因为,如果恶寒的同时又发热的话,就说明患者阳气素盛,大概将来会定型于三阳。如果只恶寒而不发热,说明患者阳气素虚,将来必定型于三阴,至于什么时候定型,也就是三阴三阳前驱期的长短,也有其临床的大体经验。一般是太阳病可以没有前驱期,一得病当天就会“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顶多只是短暂的“或未发热”而已。而阳明病则是“始虽恶寒,二日自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虽现出阳明的特征,终于“三日阳明脉大”,成为典型的阳明病。至于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则多出现于第三日,这从“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反面证明:伤寒三日脉不小,就要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的少阳病。由此可见,三阳发病,由前驱期到各经具体症状的出现,大概是太阳病在第一日,阳明病在第二日,少阳病在第三日。然而临床常有不少发热恶寒的患者,未经治疗,也并不出现任任何三阳病的症状,竟会逐渐寒热消失而自然痊愈。因此论中又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又说:“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说明在这前驱期中,阴阴阳气血有可能重新得到调整,就不发展为三阳病;或者这根本不是什么病的前驱期,只不过是一种轻度的外感,所以发生于肤表,也消失于肤表,而不向前发展。

至于三阴病典型症状的出现,也有其临床的大体规律。三阴病的前驱期是无热恶寒,既然发不起热来,说明是阳虚体质,病情就会向里虚里寒的三阴方向发展。这就可能:“伤寒寒四五日,若转气下趋小腹者,此自欲利也”,这就是传入太阴。或者“至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如果六七日不解,出现手足厥,无论是寒厥或是热厥,则为病入厥阴。这样看来,三阴病典型症状的出现,其先后次序,大概是太阴病是四、五日,少阴病是五、六日,厥阴病是六、七日。但是无热恶寒的患者,是否都要出现三阴病,也不能肯定。因此论中又说:“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为三阴不受邪也。”可见三阴病也可能在前驱期中阳气恢复而停止发展。或者这也根本不是是什么病的前驱期,只不过是阳虚者的轻度外感罢了。 .

不管怎样,从以上可以看出,三阳病的出现,有一个发热恶寒的前驱期:三阴病的出现,也有一个无热恶寒的前驱期。由前驱期进入出现各经的症状期,就叫“传”。柯韵韵伯认为,“传”,就是《内经•水热穴论》“人伤于寒,传而为热”之“传”,就是变化了的意思。具体说来,就是由三阳病或三阴病共有的前驱期,变成可以明确划分为某一经经病的症状定型期,这就叫“传”。

还可以看出,前驱期的长短,三阴病和三阳病也各不相同。太阳病很少有前驱期,阳阳明病是二日以后,少阳病是三日以后,太阴病是四日以后,少阴病是五日以后,厥阴病病是六日以后。这就说明:病情越深重的,其前驱期越长,病情较轻浅的,其前驱期也较较短.后世注家,不把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阴看做是其前驱期的长短,却把一、二、三、四、……等理解为六经病互相传递的日期和和先后次序,认为伤寒第一日,应当发为太阳病,第二日太阳病应当传给阳明经,变成阳明病,第三日再由阳明病传给少阳经,变成少阳病,……以至最后变成厥阴病。为什么产生这样的错误呢?这是由于:一是把三阴三阳六经错误地认为是经络之经;二是把同一经病的前驱期和定型期,看成是两个病:三是错误地把“传”理解为这一经病传给另一经病,成了“传递”、“传授”之传.注家并引用(内经•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作为日传一经的论据。还认为,日传一经,依次相传,是伤寒的一般规律。但是临床并未见到日传一经这样的事实,于是又强为解释说:这是一般中之特殊,传经中之例外云云……。其实,《内经•热论》的几日某经受之,何尝是指这一经传给那一经,其实质精神,同样是指的由前驱期进入典型症状期。

《伤寒论》中的“传”,并不是说这一经病变成另一经病,已如上述。但是临床上由这一经病传递给另一经而变成另一经病的情况,确实是有的。譬如:“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等等都是。总之,或因误治,或是自然演变,由这一经病变成另一经病,是常有的。但是这不叫“传”,而叫“转属”或“转入”。“转属”和“传”不同,传之前的前驱期和传之后的典型症状期,其临床表现虽然不同,但前后仍是一个病。而“转属”就不同了,转属之前是一经病,转属之后又是另一经病。虽然在现代医学看来,这可能是一种病的不同阶段,而在《伤寒论》中,则由于属性和治则的显然不同,就要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而成为两种病了。

总而言之,(1)传,是同一经病的深化。转属,是病位和属性的变化。(2)不但每一经病的前驱期进入定型期的“传”,可有大概的日数作参考,就是定型后的“转属”,也可以根据日数划分阶段来观察。大体是以六日为一过程,也叫“经’。第二过程终了,叫作“经尽”,进入第二过程,叫作“再经”。第一过程,是不典型到典型,是疾病的进行期。第二过程是疾病的变化期。变化有两种可能:一是向好的方面变化,包括病情缓解或完全痊愈在内。论中说:“太阳病,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就是,如果患者是无热恶寒,四、五日未出现太阴病,五、六日又末出现自利而渴的少阴病,六、七日又不出现厥,那就是里阳恢复,就是论中所说的“发于阴者六日愈。”

另一方面是向坏的方向发展,包括转属阳明、转属少阳,也包括蓄水证,蓄血证、发黄证、结胸证等在内。这些变化,都是从受病之日起,邪正斗争,阴阳气血由渐变而突变的结果。

凡变证之由于自然演变而成的,大体都有日数可供参考。但如果是由于治疗或治疗不当而变的,其变化就受日数的限制,就象太阳病发汗而愈就不需要“七日以上”一样。但是误治以后的结果,除了关系到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以外,也取决于内在因素,而内在因素的形成,仍然与日数有关。譬如太阳病发汗因转属阳明,只有在胃肠道逐渐化热化燥的情况下才能促成。如果是初得病的一二日,内未化热化燥,即使过汗,也只会亡阳,不能转属阳明。又如论中的变证,有不少是由于“太阳病下之”所促成的。太阳病而竟误用下法,就提示可能是太阳病虽然未解,而阳明已在化热化燥了,这也必然与日数有关。正因如此,所以在什么情况下发汗会亡阳,什么情况下发汗会转属阳明,什么情况下下之会协热利,什么情况下下之会下利清谷,什么情况下下之会成结胸、作痞、致虚烦,除了汗下不如法之外,内因也要考虑在内,因此,日数的深浅,仍然有参考价值。

日数既然可以启示内在的变化情况,所以临床诊断、处方用药,日数也有参考价值,例如;“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为什么?“以二三日无里症,故微发汗也。”又如“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是因为二三日就悸而烦,只能是里虚,邪热入里之烦,不可能能样迅速。又如251条估计燥屎的形成,“二三日,烦躁心下硬”,只能是宿食。“至四五日”才少与小承气汤“令少安。”“至六日”才“与承气汤一升”等等,都说明日数的多少,在临床治疗时,也是不可忽视的参考资料之一。

旧注家的错误在哪里呢?错就错在脱离实践,凭空臆想,挖空心思,牵强附会。错就错在硬把这些变化称之为“传经”,而且还造出什么“循经传”、“越经传”、“首尾传”、“表里传”、“传足不传手”等等谬说,把一部极其朴素实用的《伤寒论》,涂上了一层层形而上学的色彩。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校订证治准绳-伤寒卷摘 老茶馆 蜂窝的作用。发个胡蜂窝给大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