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花药用价值探索

2011-11-30 08:56 楼主
[导语]中国十大名花包括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山茶花、荷花、桂花、水仙花、兰花。中国十大名花是美丽和幸福的象征,它们姹紫嫣红,芬芳飘溢,不但令人赏心悦目,而且每种花都有它的药用价值,给人类送来吉祥和健康。
花卉药用的功效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疏风散热,清头目疾:凡头目为风邪所客,流涕、鼻塞、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等,均可选用花类药物,如菊花、梅花等。化痰止咳,清呼吸道疾:咳、痰、喘为主要的呼吸道疾病。常用的花药有杜鹃花等。活血化痰,治心血管病:菊花、等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凉血解毒,治皮肤杂症:花类药物在皮肤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如菊花等。引血止滞,理妇科疾:花类药在行血、止滞、引产等方面,均有调理作用,其中月季花等对于淤血之闭经、痛经、崩漏有良好的效果。

1、冠军是“花中之魁”——梅花

1.1、形态特征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梅花为我国独具特色的花卉,其树苍劲挺拔,生机盎然。其花傲霜斗雪,盛开怒放。古人将其称为“正月花之盟主”,称梅、松、竹为“岁寒三友”,又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言其有不畏寒雪的高贵品质。梅花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树皮浅灰色或淡绿色,多分枝,单叶互生,花单生或两朵簇生,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通常先花后叶。

1.2、药用价值

性微酸无毒。有开胃,生津、止渴、解暑、涤烦、安神解郁、化痰之功。治暑热、痢疾、痰热壅滞、结核、解先天胎毒。

在花期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晒干或烘干,入药以白梅花为主,又称“绿萼梅”,其根、叶、枝、未成熟果实也可入药。白梅花性味酸涩、平,具舒肝除烦、和胃化痰之效。治疗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淋巴结核等症。乌梅有清凉解毒、生津止渴、敛肺涩肠之功效,可治疗肺虚久渴、胆道蛔虫、月经过多等症。现代研究证明,乌梅对各种病菌有抑制作用,水煎剂能抑制蛔虫的活动,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过敏作用。

1.3、参考便方

1、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婴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6克,睡前蜜汤调下。2、治牙关紧闭:以乌梅肉檫之。3、治足生鸡眼;乌梅肉捣烂外敷,用胶布固定,每天更换一次。4、治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痛、腰痛、坐骨神经痛:青梅酒酌量饮之并搽患部。5、治小便尿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下。6、治泄痢口渴:乌梅煎汤,日饮代茶。7、治赤痢腹痛:乌梅2~3克,黄连5~10克,水煎服。8、治胸闷胀痛、胃痛、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绿萼梅花2~9克,水煎服。

2、亚军是“花中之王”——牡丹

2.1、形态特征

别名:木芍药、花王、洛阳花、富贵花。牡丹为我国特产之花卉,素有“国色天香”的美称。牡丹花瓣分单瓣、复重瓣、千层瓣三大类;其色根据深浅分黑、白、红、黄、粉、蓝、紫、绿八大色,目前已达300余种。

牡丹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根茎肥厚,枝短而粗壮,叶互生,花单生于枝端。

2.2、药用花卉

性辛寒无毒。有凉血、安五脏、通血脉、排脓、止痛之功。治寒热、中风、衄血、吐血、头痛、急性荀麻疹、痈疮癞疾等。

花期采收花,阴干或烘干用,入药主要用根皮,为“丹皮”。牡丹花性味苦淡、平,有调经活血之功效,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行经腹痛。药用最多的为丹皮,有清热解毒、凉血降压、和血消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吐血、痛经、闭经、急性阑尾炎、高血压、疖痈肿、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2.3、参考便方

1、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牡丹花2~6克,水煎服。2、治金疮内漏,血不出:牡丹皮为末,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也。3、治下部生疮,已决洞者:牡丹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4、治急性荨麻疹:丹皮、赤勺、连翘、地肤子各9克,蝉衣4.5克,浮萍草3克,水煎服。

2.4、禁忌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3、季军是“花中隐士”——菊花

3.1、形态特征

别名:鞠、寿客、傅延年、节花、更生、金蕊、黄花、女花、帝女花、九花等。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菊的头状花序。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色柔毛或绒毛。单叶互生。菊花的花(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外由绿色苞片构成花苞。

3.2、药用价值

性苦平无毒。有散风、养目、去翳醒酒、补肝气、安肠胃、利血脉之功。治风热头痛、胸中烦热。久服轻身、延年。

药用菊花以四大名菊(滁菊、贡菊、毫菊、杭菊)质量最优。花期9月~11月,于花盛期采收,加工法各不相同,白菊阴干,滁菊硫磺熏后晒干,贡菊烘干,杭菊蒸后晒干,其嫩茎、叶亦入药。菊花性味甘苦、凉,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肿毒等症。现代研究证明,野菊花是中草药中的“广谱抗生素”,对多数皮肤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流感病毒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野菊花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病。

3.3、参考便方

1.预防流感:黄菊花60克,地丁草60克,水煎服,连服数日。2.治麦粒肿:白菊花9克水煎。头煎内服,2煎洗眼,1日2次。3.治急、慢性中耳炎:鲜菊花叶,捣烂取汁,加冰片(研细)少许,调匀滴入耳内;或用杭菊花30克,菊花地丁15克,水煎服。

4、第四名是“花中君子”——兰花

4.1、形态特征

别名:山兰、幽兰、芝兰。兰花,朴实无华,叶色常青,清香浓郁,沁人心脾。兰花为兰科多年生草本单子叶植物,茎极短或变态为假鳞茎,叶革质,带状,总状花序,花大而美丽,有香气,花两侧对称,形成唇瓣,蒴果三角形,种子极小。

4.2、药用价值

性平无毒味辛。有生血、营养、调气、养阴、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化痰之功。治肺结核咯血、消痈肿,调经,治妇女白带。久服益气、轻身。解牛马中毒。
兰花可食用或药用,但因兰花较少,比较名贵,一般很少食用,多取枯萎后的落花泡茶或药用。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素心建兰花除宿气,解郁。蜜渍青兰花点茶饮,调和气血,宽中醒酒。黄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色墨者名墨兰,治青盲最效。”现代中医认为,建兰花及叶有清热、凉血、理气、利湿之功效,可治肺结核、肺痈、咯血、久咳等病症。兰根有顺气、和血、利湿、}肖肿等功效,可治咳嗽吐血、肠风下血、白带过多、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的病症。

4.3、参考便方

1、治神经衰弱,阴虚:春兰或建兰15~20克,水煎服或开水冲泡代茶饮。花可用10~20朵。2、治妇女白带:惠兰10~20克,水煎服。3、治肺结核咳血:兰草根30克,捣烂取汁,调冰糖炖服。4、治久咳:建兰花15~20朵,加蜂蜜适量,水炖服。5、乌发;常用兰花浸油梳头,可使头发乌黑发亮。6、治血尿或小便涩痛:建兰根45克,葱白3~5个,水煎加白糖服。7、治跌打损伤、痈肿:建兰根捣烂,外敷。

5、第五名是“花中皇后”——月季

5.1、形态特征

别名:斗雪红、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花、瘦客、胜春、胜花、胜红月季以其奇容异色、花期特长而名列群花之冠,全世界栽培月季品种达20000余种,我国也有500多种。
月季为蔷薇科常绿直立灌木,枝圆柱形,单数羽状复叶互生,花通常数朵簇生,果实卵形或陀螺形。花期5月~9月。。

5.2、药用价值

性甘温无毒。有活血、消肿、调经、清热解毒之功。治疔肿、瘰疠、妇女月经不调

月季于花期采摘未开放之花,晾干或烘干备用,其根、叶亦入药。月季花性味甘、温,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药效。《现代实用中药》认为:“月季花治月经不调、月经期拘挛性腹疼。外用捣烂敷肿毒,能消肿止痛。”月季花含有芳香挥发油,成分与玫瑰油相似。根与叶有相同的功效,捣烂外用,可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痛疖疔毒。

5.3、参考便方

1、用月季花3g一6g,与冰糖适量水煎服,主治肺虚、衰嗽、咯血.2、月季枉干品3g研末,酒送服,主治筋骨疼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3、月季花30g,红酒适量炖服.主治产后阳挺4、月季花头6g,沉香15g,炒芜花9g共捣碎.放人大鲫鱼腹中,缝合鱼腹.用酒、水各200ml炖熟后食用.主治颈淋巴结核;5、鲜月季花适量,捣烂敷于患处,也可加白矾少许共捣敷浩疮痈肿毒。

6、第六名是“花中西施”——杜鹃

6.1、形态特征

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山鹃。杜鹃花为我国三大自然花卉(报春花、龙胆花)之首,于春末夏初杜鹃鸟呜叫时开花。杜鹃为杜鹃花科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分枝细而多,叶卵状椭圆形,花2朵~6朵簇生枝端,蒴果卵圆形,花期4月。

6.2、药用价值

性甘温,味酸。有调经、止血、驱风湿之功。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鼻衄。

杜鹃花于花盛开之时采摘,阴干或鲜用,以红、紫、白花入药最佳,其根、茎亦入药。杜鹃花性味酸甘、温,有和血调经、祛风、除湿之功效。治疗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红、紫花有化痰止咳作用,白花有散瘀止带作用。

6.3、参考便方

1、治慢性支气管炎:紫花杜鹃的花或叶60克,白酒500毫升,浸7日。每服10~15毫升。日服2~3次。2、治肠炎、痢疾:满山红根10克,水煎服。3、治跌打疼痛:映山红子研末1.5克,用酒吞服。4、治白带:杜鹃花(用白花)1.5克,和猪蹄适量同煮,喝汤吃肉。5、治鼻流血:映山红花(鲜花)15~30克,水煎服。6、治疔疮肿毒:新鲜杜鹃的枝头和嫩叶适量,捣烂如泥,敷于患处。7、治眼外伤红肿:杜鹃花嫩叶捣烂,加入乳,外敷。8、治外伤出血:杜鹃花鲜叶捣烂,外敷伤口。9、治对口疮:杜鹃鲜叶和侧柏叶等量捣烂,调鸡蛋清或蜜,敷患处。10、治荨麻疹:杜鹃鲜叶煎汤洗浴。

7、第七名是“花中珍品”——山茶花

7.1、形态特征

别名:山茶、茶花、曼陀罗树、晚山茶、耐冬、檀、洋茶、菇春、山椿。山茶花为素享盛名的观赏花木,春末夏初开花,花期数周,经久不凋,花冠硕大,色彩艳丽。山茶为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全株光滑无毛;单叶互生,革质,单花生于叶腋或顶生,红色,花大,蒴果球形,花期4月~5月。

7.2、药用价值

性凉、甘寒、微辛。有凉血、治血轻泻之功。治便血、吐血、衄血、火灼伤。

山茶花春分至谷雨花含苞待放时采收,晒干或烘干,果实也可入药。山茶花性味甘苦、平、凉,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清热、养心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吐血、咯血、鼻血、创伤出血、血痢、血崩、肠风下血、痔疮出血、血淋、跌打损伤、烫伤等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山茶花可抑制移植性组织肿瘤的生长。

7.3、参考便方

1、用大红宝珠山茶花.阴干为来.加白糖拌匀饭锅上燕服用三、口次.主治痢疾下血。2、用宝珠山荣研来冲服,主治痔疮出血用宝珠山茶焙研为末,用麻油调敷患处,主治乳头开裂.坠痛异常4用山茶花6g-gg,焙干研粉(越细越好)麻油调敷患处,主治烧烫伤5i用山荼花、炒山栀、侧柏叶、生地各6g~9g.水煎服.主治衄血.肠风下血。

8、第八名是“水中芙蓉”——荷花

8.1、形态特征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芙蓉、水芙、水旦、水芙蓉、泽芝、玉环、草芙蓉、六月春、中国莲等。盛夏时分,荷花亭亭玉立,风韵别致,清香宜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古时还将农历6月24日定为“荷花生日”。根状茎肥厚横走,节部缢缩,节间膨大,中空而有多条纵行的管,叶片圆盾形,高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花大单一,顶生,粉红色或白色,芳香。果期花托逐渐增大,内呈海绵状,俗称“莲蓬”;坚果椭圆形或卵形。花期7月~8月,果期9月~10月。

8.2、药用价值

性寒、苦甘温无毒。有清热、凉血、散瘀、镇心、益气驻颜之功。治胃出血。

在花期采收含苞待放的大花蕾或开放的花,阴干用;其根茎(藕节)、叶、叶蒂、花梗、花托(莲房)、雄蕊(莲须)、种子等也可入药。莲花性味苦甘、温,有活血止血、祛湿除风、清热解毒之功效。可治疗跌打损伤、吐血、天泡湿疮等症。

8.3、参考便方

1、治高血压、心悸、失眠:莲子心1.5克,开水冲泡代茶。2、治滑精梦遗:荷叶30克,研细末,每服2克,日服两次,以糯米汤送服。3、治孕妇腰疼,习惯性流产:莲子5~15克,与糯米煮粥食。常服效果更好。4、治牙痛:干荷叶15克,水煎服,或干荷叶研末每服6克。5、治小儿中暑:鲜荷叶或荷花适量,水煎服。7、治胃溃疡:干荷叶,烘焙存性研细末,每服1克,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8.4、禁忌

荷叶、莲须等忌铁器。

9、第九名是“秋风送爽”——桂花

9.1、形态特征

别名:木犀、岩佳、金粟。桂花为“八月花之盟主”。金秋时节,桂花盛开,芳香馥郁,繁花似锦,惹人喜爱。桂花为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白色,叶对生,革质;花簇生开于叶腋,白色或黄色,芳香;核果椭圆形。花期9月~10月。

9.2、药用价值

性辛温无毒。有生津、壁臭、化痰、美颜、散瘀之功。治风火牙痛、口臭

在花期采收花朵,阴干密贮。其根或根皮、果实也可入药。桂花性味辛、温,无毒。有化痰、散瘀、健脾、利肾舒筋活络等功效,可治咳嗽、吐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和菌痢等症。

9.3、参考便方

1、治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桂花4克,水煎服或浸酒、泡茶饮。2、治虚寒胃痛:挂花子5克,水煎服。3、治风湿筋骨痛、腰痛:挂花根10~15克(鲜品30~50克)水煎服。4、治牙痛:取挂花根皮贴牙龈痛处。5、治口臭:挂花或挂花子泡茶常饮。6、治胃寒疼痛、嗳气饱闷:挂花子3克淹末,玫瑰花0.5克,开水冲泡,日三次温服。7、治风湿筋骨痛:挂花枝、叶,煎浓汁温罨患处,每日数次。

10、第十名是“凌波仙子”——水仙

10.1、形态特征

别名:天葱、雅蒜、雪中花、姚女花、女史花、俪兰、配玄、水鲜。水仙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卵圆形,叶基生,伞形花序,平伸而下倾,花被高脚碟状,下部成管状,白色,芳香,蒴果胞背开裂。

10.2、药用价值

性寒,味苦辛。有清热、散结、消肿、去风气、泽肌肤、润毛发之功。治疔肿。

在花期采收,烘干备用,其鳞茎亦入药。水仙花性味微苦,微寒,有小毒,具有祛风除热、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宫颈炎、月经不调等疾病。因水仙花有小毒,内服一般限量2g~4go原产于我国浙江、福建等地,为冬季室内的观赏植物。

10.3、参考便方

1、祛风、泽肌肤,润毛发,治五心烦热,嘈杂不宁:水仙花子同荷叶、芍药为末服。2、治痈肿疮毒、虫咬:水仙花鳞茎捣敷或捣汁外涂。3、治腮腺炎:水仙花鳞茎捣烂敷患处。

10.4、禁忌

水仙花鳞茎有毒,不宜内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旋风式败毒:给痤疮除根 老茶馆 一个橘子五味药 治疗癌症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