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腰脐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综述

2010-01-13 20:42 楼主
“通腰脐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综述

汪少甫
摘 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一旦发病则出现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下腰部肌肉痉挛,腰部生理曲度异常,腰部活动受限,在受压的神经分布区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正如《素问·刺腰痛篇》云:“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扑,得之举重伤腰”又曰:“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急。”

引起这种症候群的原因为1、督脉受损经络阻滞不能。2、腰椎自身解剖因素有弱点。3、受寒湿所侵。4、脾胃不健化源不足。肝肾亏损筋骨失养,导致腰椎退变。正如内经、《本神》云:“脾虚则四肢不用”,及《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故治疗该病必须从健脾胃入手,补肝肾为先,通督脉为要,内外兼治,标本兼顾。其中通督之法除用药物之外,还必须以推拿及点穴手法相结合,方能达到快速治愈之目的。




“通腰脐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综述

“通腰脐疗法”来自清代陈士铎之,《腰通门》一文,文中轻腰汤、续腰汤皆以利腰脐之气为先而后疗疾患。如续腰汤之方解为:“大熟地原能接骨,不止补肾之功,白术善通腰脐之气,气通则接续更易……。”本法附合内经本意,内经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陈士铎曰:“肾气有可通之路,侧仰俯之间,无非至适也。”又曰:“利腰脐而痛自止,妙法也。”

通过临床观察,此方法不仅仅是药物可通脐,还可用手法及点穴法来通脐。

一、药物配伍手法组:本组30例,以CT及B超为诊断依据,加上临床有体征一直腿抬高试验、加强度验阳性。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皆有X平片作参考,以观椎体退变、侧移、生理弧度等情况。
1、治疗方法及标准与结果:先以坐姿式旋腰加指推定点复位,结合具体情况配合使用三版一按及背法。复位标准以阳性体征消失为度。

2、药物以“复腰汤”为主,本方以续腰汤加味而成,组方为:“熟地30克、白术15克、丹参15克、制乳没各8克、川芎8克、延胡索10克、徐长卿18克、狗脊10克、川牛膝10克、山甲8克、川续断15克、白芍20克、甘草6克。其随症加减为:有明显瘀肿加当归、王灵脂、生地易熟地;兼热痹加三妙散;兼寒痹加制川草乌、威灵仙、秦艽;湿盛加防已、米仁、茯苓;久痛加肉桂;寒甚加附子;肝肾不足加杜仲、桑寄生、山芋肉;偏阳虚加右归饮;偏阴虚加左归饮;下肢麻木加黄芪、乌蛇、鸡血屯;有骨质增生加威灵仙、川芎、鹿衔草、透骨草、白芥子。

3、服药的同时外贴伤膏并硬卧练功,七天为一疗程。

4、结果:27例一个疗程恢复,1例:因未卧休而未愈,1例73岁老弱而不授受手法故未愈,1例中央型大块突出还须继续治疗。

二、点穴配合伍药物组病例:

例1、患者施××,女,68岁,X片示腰椎肥大,腰4~5椎间隙消失,生理弧度消失,右下肢瘫痪状,10天未进食,形体瘦弱。治疗:先点按脐右肓俞及水分、阴交穴各三分钟,后点按腰阳关及双委中穴三分钟,反复两次后检查,下肢功能完全恢复,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皆阴性,当即可下地步行,然后加贴伤膏及复腰汤加减内服七天,并加卧养,复诊检查完全恢复。

例2、朱××,男,51岁,B超检腰4~5椎间盘突出0.8~0.6cm,已作壹月之牵引无效,检:双下肢直腿抬高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并有麻木感,治疗:先点按双侧肓俞及阴交、水分穴三分钟,后点按腰阳关及委中穴,术毕当即性体征消失,疼痛消失。加服复腰汤加味7贴,外贴伤膏并卧养7天。复诊告愈。

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不外乎经络阻滞、椎间盘自身退变,寒湿所侵、脾失健运化源不足导致肝肾亏虚,筋骨失养等,在内因变化的基础上加上外力不当而致病。故其药物治疗和点穴治疗,总的治则不外乎疏通经络、消炎利水、健脾胃、益肝肾,使化源充足气血调和肝肾得养,则筋骨坚强,经络通畅,以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

1、药物通脐分析:方中熟地补肾接续,白术通腰脐之气,使气通则接续更易。所谓气者,是指肾气、脾胃之气及经气。因白术健脾利水,既防熟地之腻,又能健脾利水消肿,因脾失健运,化源不足,失以濡养,使肾中精气不足,造成筋骨营养不良,逐渐发生骨痿,肾气虚则五脏俱衰,势必影响气血生化,影响椎间盘的修复,造成腰椎自身退变。正所谓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养骨,肝肾得养则筋骨坚强。朱丹溪云:“腰者,肾之外候……盖诸经皆属于肾而络于腰脊,肾气虚,凡冲寒……种种腰疼,叠见而层出矣。”

故陈士铎曰:“利腰脐而痛自止,妙法也。”

2、经络通脐分析:所谓经气指经络之气。凡督脉受损,则经络之气不通,不通则痛。《素问·骨空论》曰:“任脉循脊谓之督脉,自少腹直上谓之任脉,亦谓之督脉。由此而言之则是以背腹分阴阳而言任督,若三脉者,则各虽异而体则一耳,故曰任脉冲脉督脉,一夜三岐也。”督脉和任脉相通,似阴阳相接。因冲脉贯穿全身,与足阳明胃经行于“气冲”,又于足少阴经相并行,和“胃”“肾”相结合,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原气之根,是原气生发部位”,故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之说,所以点按冲、任脐部穴位可使阴阳经气相通,从而使脾胃健、肾气充,使致气血旺盛。骨空论还说:“督脉为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也。”用任脉之穴而治督脉之病,可见三脉同一体。督即冲任之纲领,故通腰脐之药可为治督脉所用,相继说明了点按脐部冲任脉穴位,亦可治以通督。

同时,配合使用膀胱经之委中穴以助经气可加速阳性体征的恢复,因内经云:“足太阳膀胱之脉所过,挟脊抵腰中,故为病项如拨,挟脊痛,腰似折,脾不可以曲,是经气虚则邪客之,痛病生矣。”再则借助脐部带脉对诸经经气之约束,亦有助下肢痿软、瘫痪的恢复。

3、以上点穴通脐与药物通脐互补性很强。尤其对年老体弱更有效。但有不足之处,请同道一起研究,加以发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医疗纠纷的防范 老茶馆 李振江主任谈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