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灸法概述

2011-12-06 09:05 楼主
作者:周珍花袁宜勤中国针灸 年1期
文章编号:0255-2930(2008)01-0065-03
中图分类号:R245.81文献标识码:A
[摘要]日本灸法源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其本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以透热灸为主的具有日本特色的灸疗方法。本文将主要介绍透热灸法以及日本各地民间的传统灸法,并初步比较了中、日两国灸法的异同。
[主题词]日本,灸法,综述,指导性

日本的灸法以是否留下瘢痕而分为有痕灸、无痕灸2大类,有痕灸包括透热灸、焦灼灸、化脓灸;无痕灸包括隔物灸、艾条灸、药物灸及其他灸法。隔物灸包括生姜灸、大蒜灸、韭灸、盐灸、调味酱灸、和纸灸、压灸、黄土灸、附子灸、枇杷叶灸、杏仁灸等;药物灸包括天灸、墨灸、红灸、漆灸、水灸、膏灸等;其他灸包括器械灸、知热灸、温筒灸、冷灸等。而日本临床上用的最多的是透热灸。

1 透热灸

1.1 艾的选择
透热灸是有痕灸,是将一定大小的艾炷置于皮肤上,以线香点火使其燃烧,通过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般来说,有痕灸选择夹杂物少、搓捻时不易松散而易制作成艾炷的上级艾绒,而无痕灸所用的艾绒含夹杂物相对较多。关于有痕灸用艾与无痕灸用艾的质量特征详见表。

1.2 透热灸的基本方法
(1)艾炷的制作方法
艾的搓、捻方法:①取适量的艾绒置于左手掌中。因为艾绒太多难以搓成形,且握在手里的时间一长会因手心出汗而带有湿气,不易燃烧,也容易变散,所以每次要尽量少拿。②右手除拇指以外的4个手指伸直、并拢,用其掌侧前后来回地搓揉左手掌中的艾绒,使之成细长的圆锥或圆柱形,③左手的拇、食指持圆锥或圆柱形的尖部,中指、无名指、小指轻轻地握住其他的艾绒使之不掉落。同时左手拇指、食指指腹侧面将艾绒捻成更细的圆锥形。捻艾绒的时候,注意不能用力太大,而且要尽量保持力度均匀。最后,拇指略用力将艾炷推到拇、食指间,以便于摘取。

艾炷的摘取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小心地摘取左手捻出的艾炷,再用指腹来回轻捻几下,调整艾炷的形状,若摘取的艾炷底部不规则而凹凸不平,则可放在左手拇指指甲上轻轻地弄平。如果是凹凸特别明显,或需要花较多时间整形但不一定能成形;或因底面不规则,艾炷放置于皮肤上不稳定而容易倒;或尖端不近似圆锥形而不易点火,且容易粘上线香的灰而把艾炷提起来。出现这些情况时应该扔掉,用新的艾绒重新再做。
艾炷的放置方法:右手拇、食指将整形好的艾炷,直接放到灸点上,同时略施压力,艾炷难以立于皮肤上时,用湿棉花略沾水涂于艾炷的底部;或者用右手小指在湿棉花上轻压一下再点到灸点上;或者用湿棉花直接点一下灸点处,然后再放上艾炷。
艾炷的大小:艾炷呈圆锥形,一般为米粒大或半米粒大,因施灸目的不同,也有线状、小豆大、大豆大的艾炷。米粒大:高约4~5mm,底部直径约2.5~3.0mm左右;半米粒大:高约2.8mm,底部直径约1.8mm左右;小豆大:高约7.0~8.0mm,底面直径约5.0~6.0mm左右;大豆大:高约10~12.0mm,底面直径约9.0~10.0mm左右;线状:棉线般大小、细长近圆柱形,高3~5mm,宽0.3~1mm左右。临床上常用米粒大或半米粒大艾炷,小儿或极敏感的人用线状灸。一般成人每穴每次施灸7~20壮,儿童施灸3~10壮。
(2)透热灸的步骤
①准备艾绒、线香、打火机、消毒棉花等物品,标记施灸点,点燃线香,将灸点环戴在左手拇指上,并消毒手指。灸点环形如戒指,上面有一小圆盘,可放置湿棉花。②制作艾炷并将其整形,放到灸点上。③用线香点火。④除灰:灸完1壮后,施泻法时除掉燃烧后的灰烬再灸下1壮;施补法时则将新的艾炷放在灰烬上继续施灸,灸完后再除去灰烬。⑤对施灸部位进行消毒。

1.3 灸的补泻
灸的补泻,与艾炷的硬度、高度、底宽、大小,放置方法,燃烧过程中是否吹其火,热感的不同,除灰的方法,施灸壮数等有关。具体见表2。

1.4 透热灸的临床应用
透热灸是日本针灸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灸法,适用于各科疾病,其临床作用大体如下:
(1)温经通络:适用于冷症、风寒湿痹、腹痛等;
(2)调节自律神经功能:治疗神经性胃溃疡、不安症、神经官能症等;
(3)调节内分泌平衡: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多汗或无汗症等;
(4)抗菌作用:治疗扁桃体炎、结核、痢疾等;
(5)抗过敏作用:适用于喘息、过敏性皮炎、鼻炎、迟缓性过敏等;
(6)预防保健作用:作为一种保健疗法在民间广泛流传应用。

2 有关日本的民间灸法的介绍

有关日本历史上各种传统灸法的研究与现代应用,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力求保留这些古代秘传灸法。下面列举部分传统灸法,仅作参考。
九耀灸:九耀灸的取穴方法是以第八、九胸椎棘突间为中心点,以棘突间距离为度,在其上下左右各取4点,再分别取4点连线的中点,共9处。这9处又分上下中3段,施灸时上段灸3壮,中段灸5壮,下段灸5壮,以此为基准,根据病情调整施灸壮数。
贺茂灸:其名字来源于地名,主要用来治疗小儿疳疾、百日咳等,另外也用于成人。特别是旧历八月一日午时,古代习俗称“八朔”,在其第2天施行贺茂灸的人非常多。贺茂灸以使用命门穴来驱虫为特征,以线状艾炷施灸,男孩灸左侧命门,女孩灸右侧命门,也有依年龄而两侧均施灸者。
藕灸:藕灸是以两侧膈俞穴为中心,在其上下左右8处灸点上放上切好的藕片施灸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喘息、特异性皮炎、脓肿、反复感冒症候群、花粉症、久咳等呼吸系统疾病。
四木灸:现在仍流传在东京的一种传统灸法,是化脓灸的一种,主要以臂脯穴的化脓灸为主,配合取环跳、膏盲、足三里、志室,或根据症状选择背部等腧穴来进行化脓灸的方法,虽然都称之为化脓灸,但以症状及部位不同而分强、中、弱3类。另外,脉律不齐的患者禁止施灸,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稳定后再施灸。
长门谷灸:长门谷灸是以大阪为中心的一种世代家传的灸法,到现在长门谷顺二氏已是第13代,其施灸方法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用竹筷夹起已经点燃了的艾炷施灸。先是左手持艾炷,右手用夹炭的筷子夹上准备好的炭从上端点燃艾炷,再以脱脂棉湿润艾炷的底部,然后再用竹筷将艾炷放置在体表施灸。
墨灸:是隔物灸的一种,是古代神户一带的传统灸法,即在厚约2~3mm、直径约2cm的柔软、似粘土的东西上放置艾炷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这种粘土是以木炭、大豆捣碎,加上盐、硼酸、水等调和在一起的,其粘度可以根据季节及使用时的温度不同来调整。但若水分太多则过于柔软、粘性太强,施灸时会留下不舒适的热痛感。
长野仁对名灸穴的形成历史进行了考察,将 其分为4期。(1)初期:镰仓初期一室町末期,此时最初是对中国的四花患门等穴的活用,但不久便有了自己独特的、针对传染病的灸穴登场,且其数量逐渐增加。(2)集成期:江户中期一末期,此时有关名灸穴的著作纷纷出现,如《阿是要穴》《秘传灸穴集》《灸焫盐土传》《名家灸选项》《困学奇俞》《灸穴秘蕴》《公益秘事大全》等。还有,後藤艮山提出了“五极灸”,香川修庵提出“徹腹穴”,(3)再考第l期:大正一昭和前期,小林北洲等将在全国各地探访的名灸穴公开出来。还有泽田健提出了许多新的名灸穴,被后人称为“泽田流特殊穴”,并将灸法灵活地用来治疗内、外、妇、儿科疾病及血证、热证等,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外,原志免太郎等开始对灸进行科学研究。(4)再考第2期:昭和中、后期,代田文誌将泽田健先生的灸法思想总结为《针灸真髓》,进一步发展了灸法。同时,与深谷伊三郎等人一起,致力于对名灸穴的再发掘和普及,构建了现在日本传统灸方的基础。

3 日本灸法与中国灸法的异同

日本灸法源于中国,遵循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腧穴理论等,在发展过程中结合日本本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以透热灸为主、具有日本地方特色的灸疗方法,因为中、日两国的历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不同,导致了现在日本灸法与中国灸法在某些方面不尽相同。
(1)中国灸法多用化脓灸、隔姜灸、艾条灸、温针灸等;日本灸法则多用直接灸,其中又以透热灸为主。
(2)中国灸法艾炷大,施灸壮数较少;日本灸法艾炷小,施灸壮数较多。
(3)中国灸法注意辨证取穴,强调四诊合参;日本灸法多是随症取穴,多用经验穴、阿是穴、奇穴,在诊断上重视腹诊。

4 结语

日本比较重视对针灸的基础研究,在灸的方面,有研究表明艾燃烧所释放的抗氧化物质能抑制机体过氧化物的生成。也有人认为艾燃烧后产生艾焦油有去除游离基的作用,灸刺激还引起过氧化脂质低下,其热刺激能诱导蛋白质及血小板活性因子的出现等。
目前国内,不管是临床还是科研,都有重“针”轻“灸”的倾向,有时虽然针灸并提,但实质上是只言“针”而全无“灸”的内容。当然这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具体到灸来说,临床上多用艾条灸、温针灸,对一些传统灸法很少了解,更不用说实际应用了。而事实上中国也有许多种类繁多的传统灸法,应当努力挖掘并保留这些正在或即将消失的传统灸法,让其在临床上发挥传统灸法原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经络穴位实用手册 老茶馆 治疗脚癣偏方之苦参洗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