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氏压痛点与中医穴位相关性的讨论

2011-12-06 09:06 楼主
作者:侯湘中国针灸 年12期 字数:2942 字体: 【大 中 小】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压痛点与中医穴位的相关性,进行中医穴位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点区局部玻璃酸酶注射法等。结果:按G氏压痛点的标准,躯体的压痛点增加为50余组,与中医穴位相对照,二者均有压痛的性质,有压诊放射痛的性质,有局部索状、蛄块状纤雏性硬韧变化等。结论:G氏压痛点和中医穴位均为身体病症的炎症性反应点,具有诊断和治疗的意义。相对健康者的这些部位多是肌腱筋膜附着在骨关节的部位,具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分布和对内外环境各因素敏锐的反应性。
[主题词]经络穴位诊断,穴位研究G氏压痛点

中医穴位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的途径,可以是直接的组织解剖学分析、生物理化实验,也可以通过观察对照,利用现代医学相关的研究内容,间接地进行考证。本文是在临床诊疗中,采用现代诊断和治疗方法及现代研究资料,对中医穴位做粗浅的基础及临床论证,供同道参考。

1目的与背景

中医经络、穴位系统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经络、穴位治疗历经数千年成功发展,今已享誉中外。同时,现代医学对躯体部位的压痛点也有许多观察和研究,特别是长于病理学方面的分析讨论。笔者主要从炎症性实质的角度出发,讨论中医穴位与西方医学对躯体压痛点的研究及其相关性,现简要分述于下。

1.1中医学认识
中国传统医学中论及在人体躯体各部分布有痛性腧穴,即中医穴位。针灸学认为,穴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疾病的治疗点。
(1)《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十二经脉记述的每一段皆为“以痛为腧”的重复,描述具有压痛性的腧穴即穴位。
(2)针刺感传的记载:古今有关针刺感传的记载颇多,常见酸麻胀痛、发凉发热的传导感觉。
(3)关于穴位区皮下组织硬度变化的叙述也很多,如:在患者一定的体表部位出现压痛或出现结节以及色泽变化,有的还可摸到圆形或条索状硬结。

1.2G氏压痛点的提出
1987年5月GoldenbergE~在JAMA上发表了《纤维肌痛综合征》一文,其中对“压痛点”及“纤维织炎结节”做了文献回顾和临床诊疗观察。G氏报道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或纤维织炎综合征的发病率和病状特征与本组观察甚相一致,特别是论及在特定解剖部位可查到压痛点,且具有诊断和治疗意义。
(1)G氏在文献回顾中,从1824年Balfour报告风湿病伴有压痛点,至近年Wolfe等制定压痛点标准,认为最重要的诊断标准是有一最低限度的压痛点数量。
(2)Valleix等指出按压压痛点时可引起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及自主神经症状,是第2个特点。
(3)1904年Stockman提出有压痛的结节的组织学改变为结缔组织呈斑片状炎性增生。同年,Gowers提出纤维织炎的名称。

2方法与结果

2.1方法
采用方法包括:定位压诊,B型超声波定位测定,治疗方法为玻璃酸酶压痛点一穴位区注射。
(1)定位压诊:以肩胛内角压痛点区为例,颈肩痛综合征等病人于患侧的颈肩区出现压痛,发生在肩外俞、肩中俞等肩颈穴位区,经观察以肩胛内角区定位压痛最明显,阳性率为100%。统计2 000例以上,压痛区定位50余组。
(2)B型超声波定位测定:B超肩胛内角区探测颈肩痛综合征患者及健康者各20例,该区皮下纤维质增生的厚度有明显差异。
(3)玻璃酸酶压痛点一穴位区注射方法:采用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生产注射用玻璃酸酶,每支1 500 IU,每次2~3支。以治疗血管性头痛为例,注射部位为肩胛内角区、第7颈椎棘突区(大椎)、头顶区(百会)等[6],统计400例基本治愈率为50%~75%。
在诊治纤维肌痛症、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咽喉炎、高血压病、雷诺氏病、哮喘病等病症中观察到,G氏压痛点的炎症实质与中医穴位的“以痛为腧”的炎性特征密切相关。

2.2结果
(1)诊断病症的意义与疾病的反应点的意义。G氏压痛点和中医穴位都是疾病过程中发生的。G氏报道中,包括了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肱骨内外上髁炎、雷诺氏病、干燥综合征等。这些压痛点或反应点是机体病症在体表的应激反应区,具有对内外刺激因子引发组织变异、产生炎性应答信号的意义。现代的报道还有:宣誓人认为颈枕肩背部的压痛点具有诊断颈椎综合征的意义。中医穴位与更多的躯体和内脏病症相关,而且,穴位、经络系统表达了不同组群的穴位与不同病症相关,这一特征正相当于现代研究的生物系统性特征。总之,压痛点和穴位点与疾病有相关关系,二者是一致的。
(2)压痛点与穴位的压痛性具有可变化的特点,这种变化的特点符合炎性特征。不同的病症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压痛性改变,同一种病症表现一组压痛区(而不是一个压痛点)。如:血管性头痛患者,在肩胛内角区、锁骨下缘区、枕骨后缘外侧区、头顶区等出现压痛变化;腰肌劳损则在腰椎棘突间、第3腰椎横突、髂嵴区、骶髂关节区等出现压痛变化。这些相关的压痛区位,包括病痛局部的,也包括远距离的区位。治愈后或发病前,这些区位便没有压痛感觉。病症的不同时期,压痛的特征也不相同,急性期时,相应区点压痛敏感而痛重,适度的按压后压痛减轻;而慢性期相应区位在开始压诊时,可能压痛不很明显,但继续压诊时会越来越痛,并且伴有条索状、结块状或弥漫性肿胀的变化。这种变化着的炎性压痛区,在儿童的咽炎期即开始出现,可以在他们的肩胛内角及锁骨下缘中段区查到松软的、肿胀的组织变化,孩子们会诉说有压痛。中年以上患者则是以组群的不同分布,出现各个部位的、硬韧度不一的压痛区,显示了压痛点或穴位区的动态性特征。压痛性或“以痛为腧”的表达都是这些点区的炎性特征,压痛性的可变化特点,同样表示其炎症变化性质,所以,G氏压痛点和中医穴位都是炎性的反应点。由于这些可能出现压痛的特定解剖部位会随病情变化,产生时隐时现的、或轻或重的、或伴有松软的或伴有硬韧的肿块区,或是弥漫的无凹性的慢性肿胀区,便使得检查医师在不同的病症、不同的病期、不同的部位不容易捕捉到相同的征象,因而易于忽略它们,怀疑它们,或否认它们。
(3)压痛点和穴位依傍骨关节而发生的特点。G氏报道7组压痛区,4组明确以骨为标志。宣誓人报道颈枕肩背部25组压痛点区,24组以骨为标志。本组50余组压痛点区位中,有5组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及腹壁各区,其他均在骨的角、边、面、不动关节区等。中医穴位的解剖学研究认为多数相当于骨的附近。1976年以来对压痛点区一穴位的分布进行探讨观察,首先以肩胛内角区为例,肩胛内角区是在颈肩区急性纤维织炎病人发现确定的,之后,血管性头痛、急慢性咽炎、颈肩综合征、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高血压病、哮喘病等均于该区可出现压痛,对照中医穴位,大体相当于肩外俞。但肩胛内角区范围,有数个穴位名称,是古时各医家不同的命名,如何取舍为宜呢?临床的万余人次诊治表明,肩胛骨的内上角区是最明显的压痛区,以骨关节的定位比较准确又精简。G氏的斜方肌中区可能也能用肩胛内角区标志。数年来,包括共事过的陆黎平等各位医师均在诊治中重复采用了这些骨关节区的压痛点,取得较高的诊断阳性率及治疗有效率。
(4)G氏、宣誓等及中医经典均报道了压痛点和中医穴位治疗疾病的意义。本组压痛点一穴位的组群治疗方案对纤维肌痛症、血管性头痛等疗效可靠,显著有效率和临床基本治愈率合计达65%~85%,远期效果良好。并观察到,采用循经取穴的原则有效率高,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之捷径,表达了穴位、经络的系统性特征。玻璃酸酶压痛点一穴位注射方法的良好效果,还表达了玻璃酸酶有解除压痛点一穴位区慢性纤维织炎性增生的病理变化的作用,进而减轻病痛。

3小结

早年西方医学家对躯体压痛点的观察并不鲜见。如鲍阿氏压痛点、小野氏压痛点对胃溃疡病的辅助诊断等。G氏报道是当代疾病谱变化后医学家们的视线投向慢性疼痛病.关注这些止痛药物难获良效的病症。诸多学者发现躯体部位的压痛点有一定的规律,而常规影像和化验查不到它们的阳性变化。
在临床诊疗中观察到,这些压痛点与中医穴位密切相关。G氏压痛点、宣誓人压痛点和中医穴位点都是疾病的反应点,有诊断病症的意义;它们均有炎症性特征,是无菌性炎症、纤维织性炎症,临床检查时压痛反应有可变化性;它们大多数在骨关节区出现,它们是局部性治疗方法(如针刺疗法、电磁疗法、药物外用法、温热疗法等)的优选部位。笔者初步认为中国古代医家通过发现和研究穴位与经络,对机体调节功能进行医理探讨以及医疗应用技术的发明和阐述与现代西方学者的观察治疗是殊途同归,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而中医穴位定论年代古老,其数量之丰富,涵盖躯体之广泛,运用组合之灵活多样,治病保健效果之良好,绵延历史之久远,特别是穴位、经络系统的整体性观念和明晰的系统性的论述,正是当今混沌生物学揭示的生物功能活动特征。就此而言,古老的经络穴位与现代的研究相提并论,不但毫无逊色,而且在世界医学各学派中,当为首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治疗脚癣偏方之苦参洗剂 老茶馆 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