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论灸疗

2011-12-08 08:17 楼主
一)许叔微,宋代,今江苏仪征人,著有《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等书。

许氏师法仲景,故灸法用于阴证为其主要学术思想。强调“阴毒”、“阳微”、“阴证”最宜用灸的论点,而成为我国针灸史上温补派的先驱。

1.阴证用灸:《本事方?阴毒沉困论》指出:“阴毒证,则药饵难为功矣。但于脐中灼艾,如半枣大,三百壮以来,以手足和暖为效”。此证类似现代医学中的中毒性休克,故急宜回阳固脱。这里不仅说明该危重证非艾灸不能治疗,而且表明用艾灸还可以预测转归。

2.灸补肾阳:许氏认为只要是肾阳不足证,均可用灸。《本事方》云:“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谓之肾厥。”此证再用玉真丸的同时,还要灸关元百壮,以加强温补肾阳的作用。令记载他本人患肾虚腰痛的治验即是证明:“戊戌年八月,淮南大雨,城下浸灌者连月,予忽脏腑不调,腹中如水吼数日,调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折,虽颊面亦相妨。服遍药不效,如是凡三月。予后思之,此必水气阴盛,肾精赶此而得,乃灸肾俞三七壮,服此药差。”

3.中风宜灸:灸中风口眼歪斜的家藏方:“于耳垂下麦粒大灸三壮,左引右灸,右引左灸。”


二) 窦材,南宋真鼎(今河北省正定县)人,著有《扁鹊心书》,主要介绍灸法。

1. 温补脾肾,艾灼第一。

窦氏论述了用灸养阳的方法。提出“人以脾为母,以肾为根”;“脾为五脏之母,肾为一身之根”;“脾肾为人一身之根蒂”。因而特别注重温补脾肾之阳。窦氏强调治病以“灼艾第一”。他说:“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窦氏认为“非寻常药饵所能救,”需用灸法取效。对于“肺伤寒”,也“非药可疗”,宜用灸法。窦氏重灸,从理论到实践,从预防保健到临床治疗,都反映了“灼艾第一”的思想。

2. 用穴量少,施灸壮多

如“一老人,腰腿痛,不能行步令灸关元三百壮,更服金液丹,强健如前。”“一人患肺伤寒,头痛、发热、恶寒,咳嗽,肢节疼,脉沉紧,服华盖散、黄芪建中汤略解,至五日,昏睡谵语,四肢微厥,乃肾气虚也,灸关元百壮,服姜附汤使汗出,愈。”他认为:“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凡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补接真气,即此法也,若去风邪四肢小疾,不过三五七壮而已。”为减少多壮灸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窦氏创立了一种灸前麻醉法,即口服“睡圣散”,使人昏睡,然后施灸,可无痛苦,这是灸法应用麻醉的最早记载。

3.病宜早灸,灸可防病

认为治阴毒灸“迟则气脱,虽灸亦无益矣;”气脱须早治,迟则元气亦脱,灸亦无益矣;”虚劳须早灸,迟则无益“。书中提到一伤寒用灸过迟终致脏气败绝而死亡。“一人患伤寒至六日,脉弦紧身发黄自汗亦太阴证也,点命关穴,病人不肯灸,伤寒惟太阴少阴二症死人至速,若不早灸,虽服药无效,不信,至九日泻血而死”。

窦氏于书中提出,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可防病摄生,并根据年龄的不同,提出了用灸的间隔时间及施灸壮数:“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三)庄绰,南宋清源(今山西省)人,著《灸膏肓俞穴》、《脉法要略》、《本草节要》等,其中《灸膏肓俞穴法》位著名的灸痨专著。

灸膏肓俞治例:

1.绍兴已未岁,余守武昌时,总领邵户部玉云;少时病瘵得泉州僧为灸膏肓,令伏于栲栳上,僧以指节极力按寻其穴,令病者觉中指麻乃是穴。若指不麻,或虽麻而非中指者,皆非也。已而求得之,遂一灸而愈。

2.叶余庆,平江人。自云:尝病瘵疾,其居对桥,而形不能度。有僧为之灸膏肓穴,得百壮。后二日,即能行数里,登降皆不倦,自是康强。


四)

王执中,南宋东嘉(今浙江省瑞安县)人,著有《针灸资生经》、《读书后志》、《既效方》。

王氏通过亲身体会或其家族治验,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于民间各种灸法只要试之有效兼收并采,既发挥了前贤奥旨,有丰富了灸疗。如:“舍弟少戏举重,得偏坠之疾,有道人为当关元两旁相去各三寸青脉上灸七壮,即愈。王彦之患小肠气,亦如此灸之愈。”他提出:“须按其穴酸疼处灸之,方效,”这是因为按其穴酸疼,既是受病处“。


五)闻人耆年,南宋针灸家,今浙江嘉兴西南人,著《备急灸法》,该书序言中写道:“施之无疑,用之有效,返死回生,妙夺造化”;“凡仓卒救人者,惟灼艾为第一”。


六)罗天益,仅河北省保定市人,元代医学家,为东垣弟子,著有《卫生 保健》一书。

罗氏师承东垣,认为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衰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故十分重视脾胃气。在治疗时除运用补中益气升阳等方药外,常施灸法,辅助药物之不及,这是对东垣学说的一种发展。《卫生保健》指出:灸气海以生发元气、滋荣百脉;灸胃募中脘以助胃气,引清气上行;灸胃之合穴足三里亦助胃气,又引气下行。三穴配伍,共奏温养脾胃,强壮补虚,升提中气,调和阴阳之功,是统治脾胃气虚的良方。如:“胃中有热治验”记载:健康道按察副使奥屯周卿子,年二十有三,至元戊寅三月间,并发热,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卧盗汗,大便溏多,肠鸣,不思饮食,舌不知味,懒言语,时来时去,约半载余,请予治之。经灸中脘、气海、足三里,佐以甘温之品而收效。

罗氏非常注重用灸法防治中风诸疾,主张治疗中风必须用灸疗,如出现中风先兆亦主张用灸疗,并提出了灸疗处方。


七)危亦林,元代江西南风人,著《世医得效方》,其中载录了大量灸疗处方,现选录余下:

1.短气不语,灸大椎。

2.乏气灸第五椎下。

3.病寒冷脱肛出,灸脐中。

4.痔疮以艾柱灸其上三五壮。


八)吴亦鼎,清代,今安徽人。著有《神灸经纶》是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灸疗著作。《神灸经纶》指出通过施灸达到温暖经络,宣通气血,是逆者的顺,滞者得行,消阴翳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九)明代杨继洲著有《针灸大成》一书,认为灸法的作用是散郁。

1.论灸法之理:《针灸大成》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陷下则灸之。阴阳皆虚,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

2.论点穴与体位:灸疗效果的好坏,和取穴的准确与否关系很大,因此,必须取准穴位。还必须嘱咐病人 可移动体位。“凡灸法,坐点穴,则坐灸;卧点穴,则卧灸;立点穴,则立灸。”

3.论施灸先后:关于施灸顺序,主张先上后下、先阳后阴、先少后多。

4.论灸后调养:强调施灸后需注意安静调养,吃清淡食物。


十)宋代著名医学家陈自明,今江西抚顺人,著《外科精要》一书。现将该书关于灸疗的论述摘录如下:

1.疗发背痈疽灸法用药第一。“一儒者患背疽,肿痛甚,此热毒蕴结而炽盛。用隔蒜灸而痛止。

2.痈疽灸法论第三。“痈则皮薄肿高,疽则皮厚肿坚,初发并宜灼艾。”


十一)王焘,唐代医学家,山西省郿县人。著有《外台秘要》,该书中反复强调灸法的重要性,治疗时“不录针经,唯取灸法。”《千金方》中提出:“至于火艾,特有奇能,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学者凡将欲疗病,必须灸前诸穴,莫问风与不风,皆先灸之,此治一法,医之大术,宜深体之”。


十二)孙思邈,隋唐时代今陕西耀县人。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等,大量填补了唐朝以前灸疗理论的空白,对发展灸疗作出了重要贡献。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是孙氏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说:“上工医未病之病”,“神工则深究萌芽”。第一个提出用灸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凡入吴蜀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疟、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后世“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脍炙人口的保健灸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如小儿脐风预防灸法,书中指出:“和洛关中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又灸颊车以防噤”。

孙氏不仅对寒证应用灸法,对于热证也不一概避灸法,再其著作中可看到很多热证用灸的处方,说明对灸法用于热证有其独到见解,主要使用于以下几种热证:

1、痈疽施灸:《千金翼方?卷二十八》云:“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

2、脏腑实热施灸:《千金方?卷十四》:“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

3、狂证施灸:《千金翼方?卷二十七》云:“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者,灸间使,难左女右,随年壮”。

4、虚内热施灸:《千金方?卷二十一》云:“消渴,口干不可忍着,灸小肠俞百壮”。

5、湿热证施灸:《千金方》云:“治黄疸,巨阙灸七壮”。

孙思邈于《千金方》中充实了《肘后方》隔物灸,如治疗发背的隔豆豉饼灸、治痈疽的隔附片灸。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医不玄 老茶馆 简单有效的医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