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茯苓甘草汤(第三十二方)

2011-12-09 16:46 楼主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茯苓甘草汤(第三十二方)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二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学到这个方子,遇到接连的“三陪任务”===陪会、陪客、陪酒,这是现今公务员的三部曲,实在是没有兴趣,无奈为了养家糊口。中间略有时间,实在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一是看来学习需要连续不断,这样才能找到一点感觉;二是就是这个方子本身,自己也是在是糊涂,一点头绪也没有。
一、关于73条的讨论
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这句话怎么看都别扭。
伤寒,一直以为就是麻黄汤的表现,即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主要特征无汗。而此条:伤寒,汗出而渴者
仔细一查,原文可没有这么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结合起来就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真的没有说,伤寒就必定没有汗。
如果依文解义,73条当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所以,不能把麻黄汤简单的理解为就是麻黄汤证。麻黄汤是对付无汗的伤寒。如果,伤寒,有汗,汗出,这个时候当然可能会脉浮,头项强痛,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这个时候有两种情况:一是渴者,主方当是五苓散;二是不渴者,主方当是茯苓甘草汤。
这样理解,反而豁然开朗。要不然,这条太突兀了.上来来一个,伤寒,接着说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没有这样看病的大夫。一看是伤寒,还出汗,一问口渴否?言渴,好了,开五苓散;言不渴,开茯苓甘草汤。所以这条的理解,应该是:脉浮,头项强痛,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汗出,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汤。
这可扯出一个大话题:汗出的伤寒。哈哈,这只是文字的推测,没有一个注家这样解释。不过感觉很多注家的解释,也很牵强,大多解释为,伤寒,发过汗了,又出现渴与不渴的症状。如果真的这样理解,那么一是伤寒发汗变证很多,怎么能一个渴字解得!!!再者说了,渴的,继续治疗,还有道理。不渴的,干嘛没事找事,接着吃茯苓甘草汤?
所以,也许我的理解或许接近了事实真相,也许还有一种解释,此处脱落诸多文字。要不然,这条无法解释。
二、关于356条的讨论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汤。
这一条现今医家解释大同小异。认为有水饮,所以把茯苓甘草汤作为治水剂。不过我观曹颖甫老先生的解释颇有新意,他认为,此条应该是桂枝甘草汤,而非茯苓甘草汤。
凡水气在膈上者。宜散之。此即金匮水在腰以上当发其汗之义也。厥阴证厥而心下降职。此时水在膈间。阻塞中脘。阳气不得外达四肢。水气在上焦者。不当参用下焦药。故太阳篇心下有水气已成留饮者。则为小青龙汤证。此即散之之义也。其有发汗过多。阳气上盛。吸水气上冲而心下悸者。则为桂枝甘草汤证。桂枝以助阳气。使之散入肌理而泄。甘草和中而健脾。能助桂枝外散之力。此即桂枝汤发肌理之汗用甘草之义也。又能止上凌之水气以定心悸。此即脉结代心动悸用灸甘草汤之义也。然则厥阴篇之厥而心下悸者。与太阳发汗过多水气凌心者。同为上焦之证。水在上焦。不当用利水之伏苓。然则恐其水渍入胃作利。而先治其水。亦汉用桂枝甘草汤。此云当服茯苓甘草汤。则传写之误也。师云却治其厥。不出方治。盖即白通四逆诸方可知。使学者于言外领取之。
曹颖甫老先生半路学医,精于临床,我暂且相信老人家的说法,待以后继续考证。也许只这样的,这条只给出了治则,没有出方子: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三、关于茯苓甘草汤的讨论
茯苓二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二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
既然356条,我赞成曹颖甫老先生的说法,暂且放在一边,只看73条。如果按照本人的理解: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1、渴者五苓散
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大概与,伤寒,汗出而渴者,原因差不多。伤寒,出了汗,应该能好,但是由于汗出不畅,病不解,而且渴,这个时候用五苓散。五苓散之渴与白虎剂之渴截然不同。五苓散之渴,是身体有水这一物质基础,只是身体无法吸收,所谓阳不化气,需要把水化为津液,并为身体所吸收==锄地松土、疏通管道。而白虎剂之渴,则是阳明里热,就像水壶里面没有水,没有了物质基础。
既然有伤寒的症状,想办法出汗是正治,现在是出汗的伤寒,虽然出汗了但是那些表证还在。说明人体的正气还足,肌表已开,只是汗出不畅,这个时候,想办法把人体本有之水气化,为人体所吸收则可,这个时候,五苓散的功效显现。
2、不渴者茯苓甘草汤
有伤寒症状,汗出,但不渴,茯苓甘草汤。这个时候用桂枝汤行不行呢?茯苓甘草汤可以看做是桂枝汤去芍药大枣加茯苓。所谓有伤寒症状,当是有体痛、呕逆,要不然就不需要治疗了。造成体痛的原因,主要是腠理间有水液。呕逆者,身体气机紊乱。这个时候需要一是排水出汗,二是调理气机。桂枝汤方底,去芍药,恐回力太强,影响出汗排水;去大枣,身体津液本自充沛,不需要。加茯苓,用其主胸胁逆气。此外,生姜、桂枝皆主咳逆上气。
也就是,治疗伤寒汗出者,主要方向不是补充津液,二是调理气机、助力排汗。
四、关于伤寒的联想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伤寒都是无汗,方剂就是麻黄汤。通过以上分析,难不成,还有汗出伤寒。如此,则太阳病可分为:中风、温病、伤寒(不汗出、汗出)。
汗出之伤寒有没有,不知道临床上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学中医,还是需要到临床上检验,否则就像我一样,坐在办公室,死扣文言文,只会以文害意。历史上,就有一些所谓大家,注解伤寒,影响之深远,至今尚在。好在我不是临床医生。
五、苓桂剂方名的思考
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3、茯苓四逆汤
4、茯苓甘草汤
(一)从方名想到的。四个方子均以茯苓开头,说明茯苓是主药。1和2均不烦啰嗦地列举诸药。3则略去人参,为什么不叫作茯苓人参四逆汤?4则完全可以叫做: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汤。借用东北人口头语:为什么尼!!!
(二)从组成想到的。看看1、2、4是多么的对称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汤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汤
前三味药,都是茯苓桂枝和甘草,只是最后一味有变化,而所治之证则大不相同。脐下悸,欲作奔豚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的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汤;伤寒,汗出不渴的茯苓桂枝甘草生姜汤(茯苓甘草汤)。
再一次说明,经方是精准用药,绝不堆砌。而非今之中医,美其名曰之随症加减。随症加减者,不知何证也!所谓心中茫然,下笔无方,乱枪打鸟,瞎猫欲碰死耗子者也!!!!!!!

所谓:
茯苓桂枝和甘草,欲作奔豚加大枣
起则头眩掺白术,汗出不渴用生姜
(声明:我是一个一天中医也没有学过的门外汉,最近利用业余时间,糊涂经方学感,一为加深记忆,二为归纳分类,三为同道指导。所以,这里面的观点基本大半是错误的,希望中医人士大加斧正,更希望不误导像我一样的爱好者!!!)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2-09 21:52 2楼
原来楼主也是政府中人……
按你这个功夫,如果再加点临证经验,不出几年就是经方的绝对老师了
2011-12-11 17:55 3楼
人参 说:
原来楼主也是政府中人……
按你这个功夫,如果再加点临证经验,不出几年就是经方的绝对老师了

嘿嘿!不好意思,有点不务正业!不过学点中医总比天天喝酒好。
我在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欢迎朋友们夏天来草原玩,我全程陪同。现在就不能来了,太冷!
至于成为经方医生,没想过。不过自己得病知道个大概,不至于被西医院和中医的庸医糊弄!
⬅ 一个有效的反应点 老茶馆 肝郁脾虚肾气虚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