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保健禁用穴位

2010-02-19 23:45 楼主
根据历史医学针灸部分的记载,到清朝《针灸逢源》一书止。共有47穴禁灸。它们是:1,哑门、2,风府、3,天柱、4,承光、5,临泣、6,头维、7,丝竹空、8,攒竹、9,睛明、10,素髎、11,禾髎、12,迎香、13,颧髎、14,下关、15,人迎、16,天牖、17,天府、18,周荣、19,渊液、20,乳中、21,鸠尾、22,腹哀、23,肩贞、24,阳池、25, 中冲、26,少商、27,鱼际、28,经渠、29,地五会、30,阳关、31,脊中、32,隐白、33,漏谷、34,阴陵泉、35,条口、36,犊鼻、37,阴市、38,伏兔、39,髀关、40,申脉、41,委中、42,殷门、43,承扶、44,白环俞、45,心俞。46,脑户,47,耳门。

这些穴位都是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的医学经验所得。我们在施行各种灸法的时候,都必须认真审查是否会误选了这些穴位。当然,如果你确诊准确,不选择其中的穴位不足以扭转病程,而你又有把握掌握施灸的力度的话,我倒是赞成一用。毕竟现代的科学已经比古代的精确得多。我们不该厚今薄古,也不该厚古薄今。我们应该博古厚今才对。

资料记载:[单纯禁灸类;古代医籍所载的单纯禁灸穴共45穴(另有乳中穴和脑户为针灸皆禁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为该穴区的深部有重要的脏器,灸后可能出现意外。如风府、哑门穴深部为延髓和脊髓;人迎、委中等深部有重要血管;天府、周荣、渊液、鸠尾、腹哀等深部有重要的内脏。由于古代以直接灸为主,虽然不如针刺可直接损及脏器,但也可能出现意外。当然,对此类穴位是否属于禁忌古人记载也不尽相同,如风府穴,《针灸甲乙经》称:“禁不可灸,灸之令人瘖”。但《千金要方》以灸该穴治马痫等病,李东垣亦灸此穴治项疽。一类为面部的穴位,如;丝竹空、攒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颧髎、下关等,如上所说,古代以产生瘢痕的直接灸作为灸疗的主要方式,面部肌肤娇嫩易受损伤,同时因为易产生瘢痕而影响美容,可能是禁灸的主要原因;第三类穴位位于手或足的掌侧,如中冲、少商、隐白,这类穴位的禁灸,可能与施灸时较疼痛,易造成损伤,以及容易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等有关,如少商、隐白三穴均可使怀孕妇女腹部松弛,胎动活跃。值得一提的是,这类穴位的禁灸记载古籍中并不一致,如少商穴,始见于《外台秘要》,在《针灸甲乙经》中则载为可“灸一壮”。其它的一些穴位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随着灸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艾条灸的普遍使用,可以较好的控制受热的面积和温度,以及瘢痕灸使用的日益局限和方法的改进,灸疗所造成的损伤基本上都可避免,已经不存在绝对的禁灸之穴,相对禁灸的除面部及某些部位禁忌直接灸外,对一般灸法也已无意义。][以上节选自《针灸大成》]

我认为:就现代掌灸而言,这些禁忌仍然是极其重要的参考资料。毕竟这些穴位的深处有着生命的关键。慎重,就是对生命负责。虽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是,如果你不是对针灸有高深造指的专业人士,千万不要冒险一试。特别是像“哑门“这样的重要穴位。

诚然。掌灸剂的成分和浓度是固定标准的。但是,它的渗透深度却是在施行者的掌握之中。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都会对渗透深度形成影响。要取得预想的疗效,我们要运用好剂量和时间。要避免意外,也要掌握好剂量和时间。这里确实真的需要运用之妙了。

一般来说,皮下穴掌灸时不必过多使用掌灸剂,肌肉较厚的地方可以增加一定比例的掌灸剂。神经敏感的地方一般应该控制剂量到有了感应既止的程度。小深度,点到既止,多次浅化使用。接近孔窍特别是口,眼,鼻的边缘狭窄位置应尽量不用掌灸。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2-24 20:29 2楼
感谢,差点误事了
⬅ 民俗专家解释正月初五为何叫“破五” 老茶馆 针灸治病的三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