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妙案赏析

2010-02-20 15:48 12楼
汪机

嗯,《针灸问对》的作者,反对复杂的手法,不过很有道理,大道至简,得内难真髓

汪机,字省之,号石山,明时(约生于公元1463一1539年)祁门朴墅(今安徽祁门)人。其父汪谓是当地名医,他随父行医几十年,成为当代名医,推祟朱丹溪学说。著有《石山医案》、《医学原理》、《读素问钞》、《脉抉刊误》、《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针灸问对》、《运气易览》等书。

(一)一人发背己四五日,疮头虽小,根畔颇大。隔蒜灸三十余壮.其根内消,惟疮头作脓而愈。

(二)一人咽喉肿秘,牙关紧急,针不能入。先刺少商二穴出黑血,出口即开;更针患处,饮清咽利膈散――剂而愈。
清咽利膈散:银花、防风、荆芥、薄荷、桔梗、黄芩、黄连、栀子连翘、玄参、大黄、朴硝、牛蒡、甘草。
2010-02-20 15:49 13楼
薛己

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时(约生于公元1486一1558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世医出身,父系薛铠是当时名医,任职太医院。他承续父业,闻名于时,先后任御医及太医院使,通内外妇儿各科,尤精于疡科。著有《内科摘要》、《女科提要》、《保婴撮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病疡机要》、《正体类要》、《口齿类要》、《外科心法》等书,均被收入《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中。 薛氏在《外科发挥》、《外科抠要》、《外科心法》、《病疡机要》中裁有针灸疗法。其实他仅是在外科中使用针灸,而且悉按汪机的方法。从实质上来说,他并无新的发展,不过他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在认识的深度上胜过汪机,因此他是一位明代外科针灸临床实践家。

(一)一妇人腿痈,久而不愈,疮口紫陷,脓水清稀,余以为虚。彼不信,乃服攻里之剂,虚证蜂起。复求治,今灸以附子饼,服十全大补汤,百余帖而愈。凡疮脓清及不敛者,或陷下,皆气血虚极也,最宜大补,否则成败证。若更患他处,尤难治愈。

按:此阳虚臀痈,故局部用隔附子饼灸法。

(二)一妇人久郁,右乳内结三核,年余不消,朝寒暮热,饮食不甘,此乳岩也。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稿之症,宜补气血,解郁结药治之。遂以益气养荣汤百余剂,血气渐复;更以木香饼灸之,喜共谨疾,年余而消。

按:此乳岩气郁,故局部用隔木香饼灸法。

(三)句容曹水部文兆.年愈四十,髀患毒已半月,余头甚多,状如粟许,内痈如刺,饮食不思,怯甚脉歇,至此元气虚,疽蓄于内也。非灸不可,遂灸二十余壮,以六君子汤加藿香当归数剂,疮势渐起,内痛顿去,胃脉渐至.但疮色尚紫,瘀肉不溃,此阳气尚虚也。燃桑柴灸之,以补接阳气,解散其毒,仍与前药加参、芪、归、桂,色赤稠脓,瘀肉渐腐,取去,两月余而愈。

按:桑木属八木之一,前人曾禁忌以灸火用,但薛氏用此局部灸治疗疮疡阳虚者,效果甚好。

(四)张锦衣,年愈四十,患发背,心脉洪数。势危剧。经云:心脉洪数,乃心火炽甚,诸痛疮疡,皆属于火。心主血,心气滞则血不行,故主痈也。骑竹马穴,是心脉所由之地,急火之以泻心火,隔蒜灸以拔其毒,再以托里消毒教,果愈。

按:此发背,心脉拱数,于骑竹马穴隔蒜灸,拔引心经郁毒。
2010-02-20 15:50 14楼
杨继洲

不用说了,《针灸大成》的作者 搞针灸的人不会连他老人家都不知道?算了, 还是说一下吧

杨继洲,名济时,明时(约生于公元l522―1620年)三衢卫(今浙江衢县)人。出身于世医之家,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他曾任太医院医官40余年。他博采众书,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基础上,结合个人临证经验,在赵文炳和靳贤的帮助下。编成《针灸大成》10卷。

(一)己卯岁.至建宁,腾柯山母,患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作虚冷治之。予诊其脉沉滑,此痰在经络也。予针肺俞、曲池、三里穴,是日觉身轻手举,寒亦不畏,棉袄不复着矣。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至今康健,诸疾不发。若作虚寒,愈补而疾愈结,可不慎与。

(二)壬申夏,户部尚书王疏翁,患痰火炽盛,手臂难伸,予见形体强壮,多是湿痰流注经络之中,针肩箅,疏通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之湿痰,复灸肺俞穴,以理其本,则痰气可清,而手臂能举矣。至吏部尚书,形体益壮。

按:两个病例都是手臂难伸,但病机不同。前案脉沉滑、恶寒体倦,是痰在经络的表寒里实之证。背恶寒为外邪侵入,因肺主表,故针肺俞以散外邪,针曲池助肺气舒散,针足三里健脾化痰平气。后案是湿痰流于经络,湿为阴邪,故灸肺俞温肺理本,针肩箅以疏通经络之湿痰。

(三)戊辰岁,吏部观政李具麓公,胃旁一痞块如复杯,形体赢瘦,药勿愈。予视之曰,既有形于内,岂药力所能除,必针灸可消,详取块中,用以盘针之法,更灸食仓(中脘旁开一寸半)、中脘穴而愈。

(四)己卯岁,道经临潼关,会旧知宋宪付公……昨年长子得一痞疾,近因下第抑郁,疾转加增,诸药不效,如之奈何,予答曰,即刻可愈……予即针章门等穴,饮食渐进,形体清爽,而腹块即消矣。

按:两案都是痞疾。前案患者年老体弱,杨氏除直接针入痞块以消散外,随即灸食仓、中脘以温通培补胃气。后案因郁闷不舒、肝气郁结所致,又值青壮年岁,形证俱实,杨氏针章门等穴疏肝理气即愈。

(五)戊辰岁,户部王缙庵公乃弟,患心痫,疾数载矣,徐堂翁召予视之,须行八法开合方可,公如其言。而刺照海、列缺,灸心俞等穴,其针待气至,乃行生成之数而愈。凡治此症,须分五痫。

(六)丁丑夏,锦衣张少泉公夫人,患痫疾二十余载,曾经医数十,俱未验,来告余,诊其脉,知病入经络,故手足牵引,眼目黑瞀,入心则搐叫,须依理取穴,方保得痊……取鸠尾、中脘,快其脾胃,取肩箅、曲池等穴,理其经络,疏其痰气,使气血流通,而痫自定矣。次日即平安,然后以法制化痰健脾之药,每日与服。

按:两案都是痈证。前案为心痫,因急性发作性疾患则采用灵龟八法,取照海、列缺;又因属心痫,故再灸心俞等治本。后案痫证病久,痰气不但在脾胃,而且已犯四肢经络,故取鸠尾镇静安神、中脘健脾化痰,又取肩箅、曲弛疏通经络痰气。

(七)辛酉,夏中贵患瘫痪,不能动履,有医何鹤松久治未愈。召予,视曰:此疾一针可愈。鹤松惭去。予遂针环跳穴,果即能履。夏厚赠,予受之,逾数载又瘫矣,复来召予,因侍禁廷,不暇即往,遂受鹤反间以致忿。视昔之刺鹊于伏道者,为何如?乙亥岁,通州李户候夫人患怪病,予用孙真人治邪十三针之法,问病者是何邪为害?对曰:乃某日至某处,鸡精为之害也。令其速去,病者对曰:吾疾愈矣。怪邪已去,言语 复正。精神复归,以见十三针之有验也。戊辰岁,户部王缙庵公乃弟患心痫疾数载矣。徐堂翁召予视之,须行八法流注方可,公如其言,而刺照海,列缺,灸心俞等穴,其针待气至,乃行生成数而愈。
2010-02-20 15:51 15楼
李文宪

(一)肿满水肿;舱家夏五泊在洋关之例,初患四肢重倦,不嗜饮食,因家贫如洗,不理,后腹大如牛,呼吸频促,不得已谓治于余,乃灸中脘、水分,放水沟血,并泻三阴交,历治数次,乃愈。

按:腹胀肢肿.为脾虚湿盛之候,取中院温运脾胃,水分分利水湿,泻水沟、三阴交以祛风胜湿。

(二)呕吐秽:余昔日在香港时,友人杨达功者,素患吐痰之症,但痰甚稀,每食生凉之物更甚。余灸脾俞,补隐白,连医三次,病告消失。

按:吐痰而稀,为脾阳不足之证.取脾俞温补脾阳,补隐白补益脾气。
2010-02-20 15:51 16楼
瘦燕前辈

(一)反胃:陈某,男,68岁。胃脘疼痛,纳谷不香,呕吐泛酸,得食即痛,痛甚呕吐。经中西医治疗,疗效不显,呕吐加剧,精神虚惫,遂于一九七七年二月送中心医院采取支持疗法。治疗七日,全身情况好转,出院回家休养,2个月后能上班工作,二十天后旧病复发,神乏怯冷,呕吐更剧,不能进食。迭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患者丧失信心,嘱家属准备后事。是日中午,余趋前会诊。脾肾阳虚,命门火衰,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拟温补脾肾,施灸之。处方:中魁、三里,均灸。每穴十一壮米粒灸,二穴轮灸。经灸治后呕吐即止。次口复灸足三里。脘腹温暖舒服,能吃稀粥,脘痛顿减。后以中药调治,食欲渐增,十余日能起床行走,一个月后恢复工作。

按:本病反胃日久,以致脾肾阳虚,非灸法不能急挽其危。取经外其穴中魁,在手中指背面中节骨尖上,是治疗噎膈及反胃的经验穴。

(二)瘿气:胡某,女,23岁。患甲状腺肿大已七八年,曾经治2个月未效。后来经常吃含碘的海带、紫菜等副食品,效果亦不显著。颈项漫肿,心情容易激动,烦躁不宁,皮肤灼热,多汗,胃纳亢进,易感疲劳,胸部不舒,呼吸急促,时有心悸,脉细弦,苔薄滑。证系肝失疏泄,气血郁滞,痰气相结,经络阻塞,搏于颈下,治拟疏通经气。处方:昆仑(捻转泻法)、人迎(点刺)。第一次针刺时,即感颈项轻松,次日漫肿稍迟。经二次再针昆仑,手法同前。翌日颈项已基本正常,虽工作紧张,亦不感觉劳累。

按:瘿气为痰气相结而成,使用远道泻昆仑,局部点刺人迎,意在疏通经气,气血运行通畅,则痰气俱化。
2010-02-20 15:52 17楼
杨永璇

(一)脊髓灰质炎后退症(《针灸治验录》)
任某,男,2岁。突然发热,旋即两下肢麻痹无力,难于坐立,更不能行走,胸肋间微有隆起。长夏湿热之候,阳明络脉空虚,为邪所乘,久延有督脉不司约束,沉疴痿之虑。发病才3周,急宜措治,先从通阴摄阳。处方;环跳、风市、阳陵、阴陵、足三里、光明、解溪、行间,均双侧,半刺,泻法,用开阖补泻法,不留针。上方每间隔1天针治1次,连续5次。针后已能独坐,且能扶椅而立,自移足部,前治甚合机宜,再予前法。每间隔1天针1次,连续4次。已能独自行走十余步,希妥为调摄,原方佐调益气之法,上方加气冲,气冲补法,足三里改补法。上方每间隔l天针治1次,续治5次,患者已告恢复正常。

按:杨氏根据《素问》“治痿独取阳明”的记载,选取手阳明和足阳明腧穴为主,配合其他各经随症选穴为辅。采用半刺法,徐进浅内而疾发针,无伤其肉。曾治疗412例,总有效率89.3%


(二)夜尿
樊某,男,15岁。自幼即患夜尿,每晚尿床,卧寐梦扰不安,日间尿少,夜则尿多,每至尿出,乃致惊醒。苔薄,脉细滑。稚子质薄,先天秉赋不足,心肾亏,膀胱气化失职。治当益肾调气固脬。处方:百会、合谷(以上泻法),三阴交、关元(以上补法),用捻转补泻法,每间隔1天针1次。针刺一次后,两夜未见遗尿,夜寐且安。苔薄,脉细滑。水火既济,三焦气化司职有常。脬气得固,此为佳兆。前方既合,毋庸更张,守法再进。共计5次,疗效巩固。初病孩晚餐无论吃饭进粥,每晚必尿床,治后虽夜进汤水,亦不遗尿。

按:杨氏治本病以关元、气海、三阴交、合谷为主穴。关元、气海,可温阳制水、扶正培元,三阴交可扶脾实土制水,合谷调肺气。关元用烧山火手法,使针感直达阴部,三阴交针感须至膝关节以上,合谷采取双手运针泻法。
2010-02-20 15:53 18楼
承淡安



湿脚气:湿脚气刺三里,三阴交,阳辅 令食米糠,无不愈者,余婿梅焕慈患湿脚气,已肿之双膝,因不信针灸,前往西医,打针吃药,经治月余,毫无寸效,不得已来针,为针上穴,服糠粉,半月痊愈。

伏饮:先父梦琴公治徐家园徐茂生腰背痛,为针水沟,后溪、肾俞、环跳、委中等,愈针愈痛,乃诊其脉曰:“得之矣!,此饮邪伏于太阳俞穴之间也。”乃针至阳、脾俞、命门、肾俞、关元,一针而减,再针而愈。

颓疝:淡安治望亭徐阿生之戚,阴囊肿大而痛,不可按,寒热,脉弦。为针曲泉、中封、大敦三穴,即刻痛止,竖日肿消而愈。

冲疝:无畅望亭尚家桥俞长志,年五十。患少腹痛。自觉有气攻少腹,惨痛欲死,冷汗淋漓,六日未食,奄然待毙。延余诊治,曰:“此冲疝也。”在脐上用三角灸法。及灸关元与太冲,其痛立止,处金铃子散方,以善后。

气厥:淡安在望亭,治一开茶店张某之妻,因与人口角,受对方侮骂,忿或未泄,气机痰结,猝然色变脉伏,不语,气上冲逆,喘息不已,延予往针,为刺膻中、中脘、气海,三针而气平语出

五淋:淡安治锡城许康君劳淋证,小腹胀满,小溲混浊淋漓而热,困难奇痛,经两年余未蹉,西医饮为剖剧,畏危险而未敢充。适余甫迁锡城,来针,为针阴陵、涌泉却肾中之热,,针合谷、尺泽以开肺气,针膀胱俞、中极以鼓下元气化,针后约三小时,小溲通畅而愈,快甚!后以要事行急路四十里,病复发,仍针前穴,再补肾俞而愈。
⬅ 单方穿山甲新用 扁桃体炎屡见奇功 老茶馆 大家看看马悦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