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脉新解

2011-12-29 20:12 楼主
河南省直三院中医科郑州 450006 罗化云

脉诊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侦察步骤和内容。诊脉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脉诊,自从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问世以来,该书被奉为脉学圣典,一直沿用至今。但按照现代解剖学理论来讲,传统的诊脉法有一定的误差,主要表现在关于寸脉的诊断方面。

一、传统脉学理论概要

经过历史的演变,诊脉方法从遍诊法发展到诊脉独取寸口,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断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前)为寸,关后(肘侧)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3部,共为6脉。寸口脉诊病原理,1、寸口脉为脉之大会可候全身。2、寸口脉气明显,脉象具有代表性。3、可反映宗气的盛衰,与宗气一致。4、部位固定浅表,方便易行。

诊脉指法:医者在诊脉时应当选择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目,手指指端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脉者略呈45度角,利于拇指指目紧触脉搏.指目即指头和指腹交界棱起之处,与指甲二角连线之间的部位,形如人目,,是手指触觉比较敏锐的部位,而且推移灵活,便于寻找指感最清晰的部位,并可根据需要适当调节指力。如脉象细小时,手指着力点可偏重于指目前端;脉象粗大时,着力点偏重于指目后端。诊脉时三指平按或垂直下指,都是不合适的。布指: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桡侧)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肘侧)定尺。切脉时,布指疏密要得当,要与患者手臂长短和医生的手指粗细相适应。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多用"一指定关法",不必分寸关尺。运指法:1、举法:即浮取;2、按法:即沉取;3、寻法:即中取;4、总按:即三部九候,左右对比法;5、单诊:即用一个手指诊断一部脉象的方法,调节指力,把握脉象。正常脉象: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当于72-80次/分钟(成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脉位变异: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还有出现于腕侧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异的脉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于病脉。

二、现代解剖学相关理论

解剖学描述:桡动脉,自肱动脉发出,与桡骨平行下降,在前臂上部被肱桡肌掩盖,在前臂下部行于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为临床最常见的摸脉点。桡动脉在桡腕关节处绕桡骨茎突至手背,再经第一掌骨间隙入手掌深面,末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成掌深弓。桡动脉在行程中除分支营养前臂桡侧肌肉、桡骨外,还发出以下主要分支:1,掌浅支,在桡腕关节处发出,穿鱼际肌或沿其表面至手掌,与尺动脉终支吻合成掌浅弓。2,拇主要动脉,在第一掌骨间隙内由桡动脉发出,立即再分为3个分支,营养拇指两侧和食指桡侧。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1、桡动脉绕桡骨茎突至手背,不在寸脉部位通过;2、在寸脉部位的肌肤表面触摸到的是掌浅支动脉,而不是桡动脉。

三、现代脉诊实践

根据临床观察所见:绝大多数的脉象,关尺脉强,寸脉部位无脉,这和桡动脉的解剖学走向有密切关系。因为桡动脉在行至关脉部位(即桡骨茎突)时分出两支,一支开始斜向尺侧和屈腕肌腱方向延伸,在手舟骨部位最为明显,而另一分支则斜向拇指背侧延伸,这样一来,寸脉部位就形成了一片没有动脉穿过的三角地带,所以,在传统寸脉部位一般是摸不到脉搏的,也就没有寸脉可言。

那么怎样才能摸到寸脉呢?那就是把食指指目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在腕部桡侧屈腕肌腱与腕横纹交叉点,可摸到寸脉,实际上这时的寸脉不在桡动脉上,而是在桡动脉的分支-掌浅支动脉上。寸脉为掌浅支动脉,关、尺脉则为桡动脉。由于关部脉下面是桡骨茎突,脉搏震荡有力,所以关脉搏动最有力。尺脉位于桡动脉的上游,血管压力最大,所以尺脉也比较有力。由于寸脉是由桡动脉的细小分支-掌浅支动脉的一部分,这里血流量明显减小,血压明显降低,所以,寸脉搏动力量最弱。寸、关、尺的脉力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寸、尺、关。这与传统切脉理论有很大差异,我的这些认识主要是根据解剖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结果而得来的。

根据临床观察,右侧的寸脉搏动比左侧的寸脉搏动有力,可能与右手活动多有关。凡是寸脉搏动有力者,大多数病例患有高血压、眩晕症,尤其是在老年人更明显。其脉搏特点是:1、大部分患者的传统寸脉部位脉搏摸不到;2、大部分患者右侧寸脉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3、寸脉脉搏越是表浅有力者,越容易发生眩晕,血压异常。

脉学的现代研究,有用超生研究的,有用动感仪描记的,但与临床实际都有很大差异,不能满意解释临床现象,所以都不了了之。

真正意义上的脉诊,寸关尺三部脉都能够切在桡动脉上的要数藏医学诊脉法,它更为科学合理。传统中医脉诊的结果是:寸脉在掌浅支动脉上,关尺脉在桡动脉上,而不是一贯认为的寸关尺三部脉都在桡动脉上。

四、传统寸口脉理论与现代解剖学理论的碰撞

1、传统脉学理论认为寸口脉在桡动脉上,而按照现代解剖学理论,寸口脉的寸脉在桡动脉的分支—掌浅支上;2、传统脉学理论认为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齐,先用中指定关,但按照现代解剖学理论,中指定关以后,食指摸不到寸脉,因为桡动脉在桡腕关节处向深层潜入,而桡动脉的分支掌浅支则向桡侧屈腕肌键延伸,寸脉部位形成了无动脉穿行区;3、传统脉学理论要求诊脉时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齐,中指定关,但根据现代解剖学理论,要想摸到寸脉,就必须把食指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可以触及脉动,而这个脉动是掌浅支动脉,并不是桡动脉。

五、寸口脉理论的新认识

传统寸口脉诊法有很多优点,但根据现代解剖学理论来讲,它也有不足,也需要得到补充和修正。中指定关,三指落定后,再将食指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即可准确的切到寸关尺三部脉。因为桡动脉在桡骨茎突处分支,桡动脉穿桡腕关节向掌心深部延伸,它的分支掌浅支动脉则斜向腕部尺掌侧皮下延伸,位置表浅,易于触及。然而,藏医学中的切脉方法值得借鉴。藏医学认为:寸脉位于腕部横纹向心1寸处,即桡骨茎突起的内侧,分为寸、甘、怡三部。中医叫寸关尺,藏医叫寸甘饴。即中医学的关脉部位为藏医学的寸脉,尺脉部位为藏医学的甘脉部位,紧邻甘脉的向心处为怡脉,这三部脉都定位于桡动脉上,便于实施切诊。

六:结论

传统中医学有关寸口脉的理论具有卓越的指导性,一直沿用至今。而现代脉学研究新理论,一直未能满意诠释脉学的真谛。根据现代解剖学理论比照,传统脉学理论也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明显的是寸脉的定位问题和相应的三指诊脉,中指定关的指法问题。而寸脉的准确位置应该在传统寸脉部位再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位置,以利于触摸到寸脉的搏动。传统的三指对齐的指法也应改为食指向尺侧前移0.5厘米左右处定位,以利于触摸到寸脉的搏动。建议采用藏医学中的寸口脉诊脉部位,更为合理实用。

参考文献:
1、中医诊断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主编朱文峰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正常人体解剖学,主编严振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2003年5月第1版
3、人体解剖学第三版刘方主编,人卫版 1993年7月。
4、藏医养生琼娜.诺布旺典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第一版. 寸脉位于腕部横纹向心1寸处,即桡骨茎突起的内侧,分为寸、甘、怡三部。
5、人体解剖学 科学出版社 224页图好 顾晓松主编 2004年8月第一版
6、系统解剖学 刘执玉著 科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一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4-28 21:13 2楼
就我个人而言,说的太对了,这篇文章最起码解决了我的两个疑问,
1.寸关尺的定位,我因为在寸部摸不到脉,为这个问题查了不少资料,在猫扑社区碰到了一篇文章,是主张采取腕侧缘高骨定关的方法,我很认同,我还转载了这篇文章。今天楼主发表的也印证了这个看法。但我不认为,古人不知道这一点,因为在难经中有过论述,三难中说“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我也正是因为难经的论述才对桡骨茎突的寸关尺划分法起疑的。
1.中医脉象素有“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的说法,而我在实践中却发现不是如此,就我了解到的所有健康人的脉象,不分男女,一律右脉比左脉略大。我也在想是否是人体右半边多运动的原因。可惜我还没有遇到健康的左撇子,看看是否左撇子的左脉会比右脉略大一点。如果谁有这方面的经验也请分享一下。
2012-04-28 23:06 3楼
了不得,中医见到一位真正研究中医脉振理论的人,惊喜,兴奋!!

+
2012-05-02 20:58 4楼
错误!
桡动脉在活体中不是潜伏不动,而是可伸缩的。
当人感冒、或情绪激昂时,桡动脉向远端前伸,其与掌动脉弓(掌浅支)分叉处会延伸至“寸部”,被人摸到,谓之“脉浮”。当人寒冷、或情绪低沉时,桡动脉搏整体后缩,其与掌浅的分叉处也后缩至“关部”。此时寸部摸不到,谓之“脉沉”。
当人死后,桡动脉显然不会前伸,所以解剖尸体时呈后缩状态,但切不可以为活体的桡动脉也是始终后缩的!
物理学前沿有个“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说的是“利用现有的科学方法,我们无法同时知道物质粒子的动量和位置。”这个原理似乎也能用在桡动脉搏的解剖争议上:我们或者只能解剖死者的桡动脉分叉位置,或者只能隔着皮肤摸到它的伸缩变化……
但死态和活态的不同,是必须加以区别的,否则就会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错误。
2012-05-03 04:26 5楼
左手寸心脏不好,右手一般摸不到太好的脉,但看肺好不好,摸右关就行。几年前刚学摸脉,早上摸了个右寸芤脉,我顺嘴说出了你上焦少点什么,那人说食道癌切除。

左侧寸出现问题是单一虚损,如果整体出问题,一定是有窦性心律,传导阻滞,严重有心内淤血,容易猝死。我摸过好几个了。可惜他们都不听。我说你快中风了。老太太还聊的很开心跟另一个类中风的老太太呵呵。


希望大家去多摸吧,中指定关,我还摸过再手背上有脉的,很有趣,对了前几天摸个右手血管以前被铡刀扎折的,摸不到,勉强摸到左手心脏不好。这时候需要更完整的诊断。比如,眼诊,手纹诊断,舌诊等等。
2012-05-03 08:09 6楼
vanlixin 说:
左手寸心脏不好,右手一般摸不到太好的脉,但看肺好不好,摸右关就行。几年前刚学摸脉,早上摸了个右寸芤脉

实践出真知
2012-05-03 19:49 7楼
寸口脉为什么可以诊察疾病?其原理是什么?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目前中医诊脉是独取寸口脉诊法。
寸口,中医又称脉口、气口,其部位相当于现代解剖学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

独取寸口脉,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为什么叫寸口,又有脉口、气口之不同名称呢?
王叔和《脉经•卷第一•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说道:“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
而《素问•五藏别论》王冰次注所云:“气口,则寸口也,亦谓脉口。以寸口可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可以切脉之动静,故云脉口;皆同取于手鱼际之后同身寸之一寸,是则寸口也。”
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十一》亦注云:“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经脉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其实则一耳。”

寸口脉为什么可以诊察全身疾病呢?
《内经》里有较多的论述,到《难经》则有进一步的发挥。如《素问•五藏别论》云:“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经脉别论》云:“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及《难经•一难》说道:“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等论述。

由上可见,寸口脉既是动脉(动脉即脉动,与现代解剖学动脉之义不甚相同),也是经脉。但也有学者不同意此说,而认为“脉是脉,经是经”,脉是血管,经不是血管;动脉不等于经脉。

脉是血管,是气血运行的通路,是血液聚集之处,《内经》及前人早有明示。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篇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营气与血液同行于脉管中,如《素问•痹论》云:“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腑也。”、《灵枢•邪客》篇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脉管可以反映气血的盛衰,如《灵枢•逆顺》篇云:“脉之盛衰者,可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元•滑寿《诊家枢要•脉象大旨》云:“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治。”明•李月池《四言举要》云:“脉乃血脉,气血之先。”
脉也是经脉,《内经》早已明确指出。如《灵枢•逆顺肥瘦》篇云:“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脉乃经脉也,起于手太阴肺之经脉。

寸口脉乃手太阴肺经之脉循行所过之处,《灵枢•卫气》篇云:“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为十二经脉之首。其循环次序是,经脉起于手太阴,大肠胃脾少阴心,再加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循。

为什么手太阴肺之经脉为十二经脉之首,这是因为“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灵枢•经脉》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篇)、“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灵枢•营气》篇),水谷入胃,化生精微,上注于肺之经脉,变为营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中焦……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灵枢•营卫生会》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邪客》篇)、“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腑也。”(《素问•痹论》),而《灵枢•玉版》篇云:“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遂也。经遂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胃乃水谷气血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出于中焦,由胃上注于太阴而后行于十二经脉之中,内贯五脏六腑,即五脏六腑大络中之气血出于中焦胃(脾),即如《灵枢•营卫生会》所云:“中焦……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故独得行于经遂。”即营血行于脉中,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的,故十二经脉以肺经为首。

寸口脉为什么可以诊察全身疾病呢?其机理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从寸口与胃气的关系来看,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而手太阴起于中焦。所以《素问•五藏别论》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依靠脾胃输送水谷精微来供养的,胃气的强弱对脏腑精气之盛衰有直接的影响,胃气在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所谓“有胃则生,无胃则死”。而寸口与胃气关系密切,胃气盛衰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到寸口脉上来。因此,一般切脉诊病时,把测定脉中有无“胃气”当作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二是寸口为手太阴肺的动脉。《素问•经脉别论》指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难经•一难》则更具体的指出:“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流注之始,且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可见手太阴肺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全身气血有密切关系。而寸口部位刚好是肺经的经穴“经渠”和输穴“太渊”,“太渊”又为脉之会,为气血流注最为显现的浅表部位。因此,全身气血的盛衰及运行状况都可以反映到寸口脉上来。

综上所述,寸口脉与肺、胃有直接关系,且通过肺、胃又与五脏六腑、经脉气血乃至周身上下有密切关系,因此,临床上切按寸口脉可以测知人体脏腑组织的活动状况及其病理变化,判断其病变情况,预测其预后转归,是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高校教参程士德主编第2版《内经》)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脉诊•第一节脉诊概述》说道:“寸口脉诊病的原理:
《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难经•一难》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以上说明独取寸口的道理;
寸口脉为‘脉之大会’。寸口脉属于太阴肺经之脉,气血循行流注起始于手太阴肺经,营卫气血遍布周身,循行五十度又终止于肺经,复会于寸口,为十二经脉的终始。脉气流注肺而总会聚于寸口,故全身各脏腑生理功能的盛衰,营卫气血的盈亏,均可从寸口部的脉象上反映出来。
寸口部脉气最明显。寸口部是手太阴肺经‘经穴’(经渠)和‘输穴’(太渊)的所在处,为手太阴肺经经气流注和经气渐旺,以至达到最旺盛的特殊反应点,故前人有‘脉会太渊’之说,其脉象变化最有代表性。
可反映宗气的盛衰。肺脾同属太阴经,脉气流通,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而中焦为脾胃所居之处,脾将通过胃所受纳腐熟的食物之精微上输于肺,‘肺朝百脉’而将营气与呼吸之气布散至全身,脉气变化见于寸口,故寸口脉动与宗气一致。
④寸口处为桡动脉,该动脉所在桡骨茎突处,其行径较为固定,解剖位置亦较表浅,毗邻组织比较分明,方便易行,便于诊察,脉搏强弱易于分辨,同时诊寸口脉沿用已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说寸口脉为诊脉的理想部位。”

虽然如上所说,但诊脉毕竟是四诊之一,在临症时,历代著名医家都非常强调四诊合参,决不能以脉诊替代四诊。实际上脉诊是中医诊病的一种技巧而已,如《难经•第六十一难》说道:“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何腑也。”李时珍《濒湖脉学•自序》云:“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耳。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等等。
2012-05-05 08:18 8楼
独取寸口,公认的是从《难经》开始,也就是《难经·一难》,这之前中医诊病用的是遍诊法。

这里有个问题,独取寸口,能完全代替遍诊法吗?

再向前追问,脉诊的意义是什么?
2012-05-05 08:32 9楼
《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十二条经脉都有动脉,中医诊查这些动脉搏动,运行情况的目的是什么?不过就是想了解人体各部位气血运行通滞、供给的强弱,脉管里流动的是血,血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各种因素影响,如果血流发生变化,气的运行也必然出现问题,总之就是要体察人体气血的现状。独取寸口的目的也是一样。
2012-05-05 09:38 10楼
脉诊独取寸口的缘由,是如陆渊雷所说:“寸口较人迎趺阳,尤为便利合用而已,并无他种深妙理由。”因为桡动脉在寸口部位浅显,且微循环丰富,又有明显的桡骨骨骼标志,既方便取脉定位,又易于识别脉象。对脉诊“独取寸口”,廖平则认为的:“内经针法,于足厥阴肝经云:男子取五里,女子取足太冲,考男女穴法皆同,无别取之必要,经之所以男女异穴而取者,以期门穴必卧而取之,其穴又近毛际,故避而取于足之大趾,久之,妇女足趾也不可取,俗医乃沿古经异穴之法,取之于手,形之便利,又推于男子,至喉颈之人迎亦缩于两寸,人迎虽不如太冲、期门之窒碍,以手扪妇女喉颈,亦属不便,数十百年,天下便之,而后难经盛行,故欲行古法,必须女医。”《脉学辑要》中指出:“脉法缩三部于两寸,与女子缠足也有很大的关系,读小学载一旗妇,不肯让医持手诊脉,宁病而死。”由此可见,脉诊最终独取寸口,还同中国传统道德观有密切的关系。按照中国传统道德观,男女授受不亲。诊手腕寸口动脉尚如此为难,那么,要医者照《内经》中所说的那样切摸足背、触循脖颈,遍诊周身,行三部九候之法,就更加不可能了。所以,“独取寸口”虽“便利合用”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2012-05-06 17:09 11楼
桡动脉绕桡骨茎突至手背,不在寸脉部位通过

桡动脉是绕桡骨茎突远端到手背的,怎么会摸不到寸脉?
⬅ 三七真的能养身吗?我表示怀疑 老茶馆 感冒后引起的腰痛、心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