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元真通畅”与自身调节和防病治病

2011-12-31 09:37 楼主
张仲景“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理论是集“预防”、“调治”于一身的重大理论思想。是对数千年来医学家临床实践经验的提炼,具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调理”和“无病养生”等重大意义。“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思想,即是建立在人体功能动态平衡调节模式之上,而这种调节又主要落实在五脏功能调节上。现代生理学家常用“恒定性”来描述身体内在环境维持在平静或“恒定”的状态。生物体外面的环境虽然不断的在改变,可是生物体内部的环境则经常维持某种限度的“恒定”,这种现象称为“恒态”或称“稳态”。人体这种“恒定状态” 或称“稳态”的维持,其充分与必要的条件就是“五脏元真通畅”。它所强调的是: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运行是建立在“通畅”基础之上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伤寒论》亦曰“阴阳自和,必自愈”。此二段经文强调着功能调节的目标是“和”、“平”,即恢复“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正常生理状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2-31 09:37 2楼
1.“五脏元真通畅”与自身调节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动态的相对平衡过程。人体的功能状态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反应的外在表现,充分体现了个体多样性和动态的特点。中医学从认识和掌握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规律入手,应用整体、系统的科学观念,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掌握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强调人与自然的适应状态,机体各器官、组织的相互协调,躯体与精神统一的整体观是其重要的思想内涵。由此,决定了其健康观与判断疾病的方法。中医学的医疗目的在于维持“五脏元真通畅”,保持人体平衡状态的生命活动。这种健康观不仅在于治病,同时也在于调节人体病态之外的非平衡状态。这种健康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近些年所提出的健康观念和标准非常接近,体现了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一般认为:中医学强调机体“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及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抗御外来损害因素致病的首要条件。然而没有进一步的追问,存在于体内的“正气”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毫无疑问,“虚”是不行的,因此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语,“正气虚”的表现就是“瘀滞”不流通,也就是张仲景所说的:“五脏元真”不畅。无论是疾病的预防,抑或疾病的治疗,中医学都非常重视对机体功能状态的整体调节,以纠正人体失衡的状态,实现所谓“阴平阳秘”、“五脏元真通畅”,而达到人即安和的治疗疾病目的。“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是张仲景医学理论的核心,对现代多因素疾病、疑难病的辨证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理论研究作为学术发展的切入点是一项关键性的理论研究工作,是实现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交融的重要关键。


在21世纪,分子生物学迅猛发展,并渗透到各个学科,对推动生命科学的深入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尤其在微观水平的基因调控与修饰,基因之间的相互联系上,更能反映生命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根据常见病与多发病等相关(易感)基因的多基因调控紊乱的研究显示,多种致病因素对生命机体能否发病及产生的症状与病理损害,常常受相关(易感)基因的影响而决定其转归,疾病发生过程是相关基因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多基因复杂性状和动态演变过程,突出了内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与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观有许多相似之处,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因此,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对中医病机理论的研究,可从机体状态表现,亦即证候与发病过程的基因型态变化规律、代谢谢及形态变化的关联特性入手,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从基因表达谱或表达产物的差异性比较分析,研究证候发生的基因表达、调控规律及相关的代谢谢与形态变化,探索证候综合反应的基因特性,基因表达调控的变化及其规律,探讨疾病证候、亚健康状态证候与正常生命活动状态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进而确切的掌握住中医“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理论的治病、防病、愈病机转。


中医理论的治疗思想是将疾病的病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将不同的环节作为整体的不同侧面,通过中药的有机配伍,实现对整体的综合调节。其显著特点为:中医药是多个有效组分的配伍在多个环节、多个靶部位的整合调节,其作用大多不是与靶点受体的直接作用,而是通过改变疾病状态下失调的机体内环境,调节或逆转病理过程。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也体现了激发机体自身内在调整的多环节作用机制。中医理论的整体调整作用不仅表现为影响疾病的病理过程,而且,大量的实例证实其对生命机体的体质也有良好改善的作用,如中医药在解决疾病易感性方面的显著优势与影响基因修饰、调控的作用可能有某种密切的关系。中医理论的整合调节作用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可能会对基因多态性发病产生有针对性的改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中医理论认识生命规律的理论与方法,有可能为解决以基因组学研究为代表的现代生命科学重大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学的思路。


当前,人类发病和危害极大的疾病谱群已由感染和营养失调等单因素性疾病,转向机体自身代谢谢和调控失常为主要谱群的多因素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类疾病往往难以寻找到导致疾病产生的直接因素,常常是多种因素互为因果,并导致机体多系统代谢谢与调控失常而发病。对此,以直接对抗或补充治疗的西方医学思想在解决这类疾病上,虽然可对某一病理环节发挥控制作用而改善相关症状,或通过多种药物针对多个环节“系统”治疗而使病情发展得到暂时的控制。但是,单靶点直接对抗治疗思想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各环节相互因果的病理过程,难以真正遏制病理过程的发展。而中医学多环节、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可为解决多因素疾病的治疗问题,提供促使“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方法和手段。
2011-12-31 09:37 3楼
2.“五脏元真通畅”与“防病治病”

中医防病治病的思想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显然是强调在人体未发病之前,就应采取积极且有效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现代疾病预防学明确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新概念。第一级预防称为未病先防,是在发病前期,及时消除或阻断致病因素的作用和累积影响,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第二级预防称为既病防变,则是在发病期,及早、有效地进行治疗,减轻疾病的危害,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级预防称为愈后防复,是在发病后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暂缓或避免疾病的恶化、致残或死亡,使机体逐步恢复健康。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这既是对《内经》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后世医家防病、治病的很好启迪。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又赋予它新的内容,使治未病思想更具科学性及实用价值。《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篇》中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观点,接着又先后提出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以及“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等论述。说明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能否预防疾病发生的关键就是:“五脏元真是否通畅”。更可贵的是,张仲景还进一步提出了病邪“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的有病早治的思想。并具体提出了一系列“五脏元真通畅” 的防治措施:“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还告诫“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他还注意到四时节令和气候应相适应,节令先至、不至、太过或不及,都会使人的机体不通畅而导致发病,因此必须注意调摄以防病。
⬅ 中医绝技之亲历-------------转贴 老茶馆 《周易》对六经辨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