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仲景关于“和”的医学观

2012-01-04 09:26 楼主
吴明富,蒋明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九龙区)
“和”是儒家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必然会影响到从事中医学活动的学者、医生,再由他们将之引入到对人体生命、疾病的认识中,形成中医学所独有的学术内涵。因此,研究中医学,有必要对中医学的这一独特内容进行研究。

“和”与医学最相关的涵义是指身体健康舒适,它所体现是《中庸》所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健康观。即强调适中、恰到好处,而不是气血阴阳各种生命物质的多多益善。“和”又有在复杂事物状态下,各事物和谐运作的意思,即《广雅》所谓“谐也”、《广韵》所谓“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即中医学表述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些中医学特有的健康观,带来了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相应特色的治疗观。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医学对于“和”学术思想的研究尚不深入。
本论文以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下简称《金匮》)为切入点,通过对张仲景“和”学术思想的总结与分析,研究其学术内涵,阐沭我们对这一学术内容的体会,探讨这一学术内容对当今中医学的意义。
1以“和”表示人体的健康状态张景仲以“安和”、“和”来表示人体的健康状态。如《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这里的“和”指的是人体的健康状态。这个的健康状态是充分体现着中医学的特色的。《伤寒论》131条的“和”亦指病愈,人体恢复健康。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在张仲景的观念中,这个特色是被很好地延续下来的。‘‘五脏元真通畅”,现在一般被理解为五脏元真之气充实,经络营卫运行通畅。因元真指元气与真气,五脏以藏为主,故元真之气一般只强调充实,张仲景在这里刻意强调元真之气也要保持“通畅”,体现了张仲景对人体保持健康状态需要满足双要素的学术思想:即阴精物质的充盈与功能运行的通畅二者不可或缺且保持有机协调状态的重要作用。
2以“不和”表示失常、疾病以“不和”、“未和”作“失常”、“疾病”的互辞。主要用以表述病机,偶亦用于表述症状。指病机如《伤寒论》54条“卫气不和”、29条“胃气不和”、157条“胃中不和”、152条“表解里未和”、93条“表和,,(‘里未和”;及《金匮‧湿病》防己黄耆汤方后之“胃中不和”。指症状如《伤寒论》252条的“睛不和”。
关于人体的功能失常与疾病,张仲景的表述方武有多种:从其严重程度降序排列大致有“家”,“病”、“不和”。
“家”一般用于病情深痼、病势严重的疾病状态。如“疮家”、“淋家”、“湿家”等。
“病”一般用于脉症典型,主症突出的病证。如“黄疸病”、“太阳病”等。
而“不和”一般用以表示或是病邪较为单一的病证,如《伤寒论》252条的大承气汤证、152条的十枣汤证;或是较为轻缓的病证,如《伤寒论》54条的桂枝汤证、29的调胃承气汤证等。
这种“不和”所指的大致范围与“和”在其它方面的含义内容保持了大体的一致性,体现出张仲景对人体和、失和、促和不同状态的认识已经达到一定的系统性。
3以“和”表示治疗疾病的方法张仲景以“和”表示治疗疾病的方法。这里的“和”作动词用。其和法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
病邪不甚、正虚不显时,以和法轻去病邪。如《伤寒论》387条的“桂枝汤小和之。”251条的“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208条的“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泄下”等。“小和之”、“微和之”的表达方武说明了这时祛邪药力和缓,适用于病邪不甚之时。
病邪不甚、正虚不显,但邪由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以和法一以祛除邪气,一以振奋脏腑功能,标本兼顾,且药性和缓。如《金匮‧痰饮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指痰饮病的治疗大法。饮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反之阳能运化,饮亦自除。“温药和之”,温,具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之意。和,指温之不可太过,应以调和为原则,实为治本之法。若痰饮既成,则当根据病情,先用攻下逐水等法施治。
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出现“和”字治法的方剂分析,其内涵与《方剂学》所规定的和法内涵不尽相同。《方剂学》的和法主要指“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它不同于汗吐下三法的专事攻邪,又不同于补法专事扶正”,说明《方剂学》的和法主要取了和字“和而不同”之意。而张仲景的和法除了《方剂学》的这个含义之外,尚包括了单纯的祛邪方法,但这时的祛邪不是峻烈猛剂,而是相对较为和缓,故张仲景的和法取了和字“和而不同”及“发而皆中节”、适中适宜两层含义。
《内经》:“和为圣度”,是治法的最高境界。张仲景所赋予和法的含义,更接近于《内经》所言和法的本来含义。
4以“和”表示鉴别诊断的着眼点用于鉴别表里寒热属性。如《金匮.湿病》:“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金匮.妇人杂病》的“热除脉迟,身凉和”表示身热已解,体温恢复正常等。
用于鉴别病情轻重程度。如《金匮,百合病》的“身形如和”指从形体上观察则一如常人,并没有显著的病态。
用于鉴别正气多少存亡。如《伤寒论》105条以“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鉴别阳气的多少存亡。再如《金匮.黄疸病》的“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表和是指无表证,作为疾病表里属性判断的着眼点。
5以“和”提示向愈判断的着眼点强调胃气和在疾病预后判断中的独特作用。如《伤寒论》71条的“令胃气和则愈”、230条的“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65条的“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病证不同,向愈判断的着眼点不尽相同。如表证以表和为向愈判断着眼点。《伤寒论》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
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等。里阳虚证则以是否畏寒为向愈判断着眼点。《金匮.中风病趴“病卒厥,若唇口青,身冷,
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血痹病以脉和为向愈判断着眼点。《金匮,血痹病》:“令脉和紧去则愈”等。

6以“自和”捉示人体所存在的自愈态力“自和”即指人体具有自行恢复“和”的状态(即恢复健康状态)的能力,这时可以期待不药自愈。即《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所述:“不须治,久则愈”。当然这不等于说所有的疾病,尤其是严重的疾病都鼓励“不须治,久则愈”,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这是一个严肃、严谨的话题。
张仲景所阐述的可以自和的判断方法如《伤寒论》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的“不须治,久则愈”等体现的都是张仲景的这种医学观。而正是由于对这一医学观认识的不足,学术界出现了对“自和”含义不按文字意思解释的遗憾。说明“和”的健康状态,包括了低水平层次的阴平阳秘。这种低水平的“阴平阳秘”位该在今日亚健康状态范畴。在这个亚健康范畴的“和”的状态中,机体具有自行获得恢复的能力,说明了中医学的阴平阳秘健康状态可以是一个动态的并且有一定自行修复能力的过程。这种认识对当今医学具有重大意义。这个意义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可以避免过度治疗的问题。可以避免本着治疗的初衷,却因为过度治疗,最终演变为致使疾病越加复杂深重的因素。其二,有望开辟一个崭新的医学领域。一直以来,医学界广泛存在着这样一种医疗观,即人体在疾病状态时,如同一个完全被动地等待医治的静态物体。这种观点已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质疑,日本即有学者称西医是“目中无人”式的医学。在这种观点下,医学的救助活动往往把患者视作一个医生治疗疾病的场所或载体,以疾病的病因、病理为特异性指向,单方向地纠治是其特点,而不去考虑这种外界的强势性的干预救治也是导致人体这个复杂巨系统失去平衡的因素,如药物的毒副作用、耐药现象、排异反应,外源性补充致内源性抑制等诸多问题。

瞄准机体获得“自和”状态的治疗目标,积极调动、激发机体的自和功能,让机体的自和功能也参与到治疗活动中来,是一种真正含义上的以人为本。它将使医学步入一个崭新的领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概述及治疗方法 老茶馆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