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伤寒杂病论》中的针灸疗法

2012-01-04 09:52 楼主
刘智斌(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27卷第3期
摘要: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针灸疗法昨了较深入地探讨,认为狠仲景针灸疗法的学术思想和运用特点是:针、灸、药诸疗法并重;重治未病,防病御变;辨证论治,循经取穴;宜针宜灸,各展其长;针、灸、药并施以增强疗效;警示误用针灸可致变证。指出其所蕴含的针灸理法原则和实践经验,为后世针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针刺法;灸法
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宋代以后分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创辨证论治方法模式,开临床治疗学之先河,承前启后,为中医学的发展莫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中的治疗方法丰富多彩,若就其针法和灸法内容而言,涉及治则、预防、取穴方法、治疗、禁忌等诸多方面,计三十余条,对针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谨此探析如下。
1.针、灸、药诸疗法并重
张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继承前人的学术理论和医疗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提高,临床治病方法灵活多样,在使用药物为主的同时,亦注意采用针刺、灸法等治疗方法,以适应纷繁复杂的临床需要和增强疗效。如:“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1]第2条)妇人“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金匮•妇人杂病》第8条)这种针、灸、药诸疗法并重的治疗学思想贯穿于全书的预防、治疗等各个方面。
2.重治未病,防病御变
中医学历来重视对于疾病的预防,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之警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强调“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难经•七十七难》指出“见肝之病,则知肝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矣”。仲景发扬上述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且用于临床实践,如其在《金匮》首篇即言“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侮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以此说明经络脏腑的病邪传变规律,并揭示治未病的意义,告诫医者临证必须具有整体观念和战略眼光,做到未病前养生防病,已病后早治防传,控制疾病的发展蔓延。又如《伤寒论》[2]第8条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此言若太阳病持续数天不愈,邪气有向阳明传变的趋势,则可预防性的针刺阳明经穴位,使其经气畅利,抗邪之力增强,防止传经的发生。
3.辨证论治,循经取穴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仲景运用针灸疗法亦非常重视辨证,循经取穴是其最基本的选穴方法,即在辨清病在何经络脏腑与病变性质的基础上,选取该经脉上的穴位而治之。如《伤寒论》第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第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此两条前者为肝气犯脾(木乘土),肠者为肝气犯肺(木侮金),二者皆为肝气亢盛之证,病本在肝,故皆取肝经之募穴―期门,刺之以疏泄肝气。又如《金匮要略》第十九篇首条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臑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太阳经脉循行于身之后,下贯臑内,出外踝至小指外侧,若此经脉受伤,则可见足背强直,能前行而不能后退等症,故针刺臑部(如合阳、承山等穴)以疏通经气,舒缓筋脉。灸法如《伤寒论》第293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如可灸该经的太溪穴)。
4.宜针宜灸,各展其长
针刺、艾灸、药物治病各有特点,各有其所适宜的病证,仲景能据证灵活施用,以发挥各疗法之长。就针法、灸法的运用而言,仲景于三阳病(实证、热证为主)多用针刺,三阴病(虚证、寒证为主)多用灸法。如《伤寒论》第171条“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第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第8条指出太阳病不解,“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第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因血室隶属于肝脉,故刺期门以泻其实),灸法如第293条“少阴病……灸少阴七壮”;第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本证以少阴阳虚气陷为主,故用灸法以温其上,如灸百会穴,庶可阳升利止,以补汤药之不及);第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脉不还者死”。此为以艾灸之,温壮少阴或厥阴阳气。在针、药的选用方面,如《金匮》第六篇论血痹病轻证“宜针引阳气”,即用针刺法通阳行痹;而其重证则宗《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旨,治以黄耆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行痹。
5.针、灸、药并施以增强疗效
仲景将针刺、艾灸、药物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或单用,或合用(同时应用或先后应用),皆因证治需要而定。其目的在于使优势互补,增强疗效而促进病愈。如《伤寒论》第24条曰:“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此言太阳病感邪较重,先针刺风池、风府等穴位以疏通经脉,然后再服桂枝汤,针药并用,祛邪力量倍增则邪易解而病易愈。第231条云:“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本条名为“阳明中风”,实为三阳合病,此时解表攻里均非所宜,故先用针刺法泄邪热而宣通郁阳,疏利经脉,以图缓解病证,然后观其脉证,随证治之。如果针刺后原三阳合病减轻,则改用小柴胡汤。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此条乃少阴阳虚寒湿证,在内服附子汤温阳散寒,除湿止痛的同时,可兼用灸法以温壮元阳、消散阴寒。灸法与汤药并用以增强温阳散寒止痛之力。《金匮•奔豚气病》篇第3条曰:“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此因表证烧针过汗损伤心阳阴寒内盛,且兼外寒以针孔处侵人,闭郁阳气而成奔豚气病,治以桂枝加桂汤内服温经通阳,平冲降逆;外用艾柱灸所针之处的小红核以温经散寒。又如《金匮•疟病》首条云:“疟脉自弦,……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
6警示误用针灸可致变证
仲景论述误用针刺或灸法可致不同的变证之条文有十余条,在于告诫后学者运用针刺或灸法时一定要谨慎从事,正确把握。如《伤寒论》第16条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第221条云:“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馈馈,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本条指出不典型的阳明里热实证误用温针强发其汗,是以火疗热,则无异于抱薪救火,使心神受扰而见怵惕、烦躁不得眠等变证。第267条指出:“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第110~119条,论述了误用灸法、烧针、温针、熨法等六种火热疗法所致的伤阴、惊、狂、出血等变证。如第116条曰:“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此指阴虚火旺之证误灸伤阴助热而致的变证。第115条:“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第119条:“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金匮•痉湿暍病》篇亦指出寒湿在表证“慎不可与火攻之”,太阳中喝“加温针,则发热甚”。此外,仲景还将针、灸用于妊娠伤胎、急救。如《金匮•妇人妊娠病》第11条曰:“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阳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金匮•杂疗方第二十三》“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
6.结语
综上所述,张仲景有关针灸疗法的论述,既有较高的理法原则,又有具体的施治方法及其灵活运用;治疗范围涉及伤寒六经病证、内伤杂病,妇科病证以及急症救治等诸多方面。尽管其内容不是很多,但从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蕴含的针灸理法原则与实践经验,为后世针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仲景功不可没。张氏有关针灸的内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李培生.伤寒论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经前乳胀 老茶馆 浅谈如何用好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