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庄、高若讷当为一人

2012-01-07 09:33 楼主
摘要:《中医人物词典》、《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两部辞书均将“高文庄”、“高若讷”分列两条,认为其为二人。本文根据《宋史》“高若讷,字敏之,……谥文庄”的记载,并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确认高文庄,高若讷当为一人。此外,《中国历代医家传录》所载“高敏”,亦是指高若讷,“高敏”为“高敏之”之误。


考证

李经纬先生主编的《中医人物词典》载:“高文庄,宋医家。郓州(今山东东平)人。生活于十一世纪。精医术,尤擅治伤寒。受其影响,故当地多医,如董汲、刘寅等人,皆精于仲景方术,治病多验。”[1]又载:“高若讷(997~1055),宋医家。字敏之。并州榆次(今属山西)人,后迁卫州(今河南汲县)。进士及第,历官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观文殿学士兼乾(注:应为“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等。卒赠右仆射,谥文庄。因母病兼习医书,其学识虽国医皆钦服。尝考校张仲景《伤寒论》、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之讹谬并予刊行。自撰《素问误文阙义》一卷、《伤寒类要》(一作《伤寒类纂》)四卷,均佚。门人申受亦为当时名医。”[1]何时希先生所著《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亦将“高文庄”、“高若讷”分列两条。[2]显然两部辞书均认为高若讷、高文庄为二人。

考《宋史·卷二八八·列传第四七·高若讷》所载:“高若讷,字敏之,本并州榆次人,徙家卫州,进士及第,补彰德军节度推官,改秘书省著作佐郎,再迁太常博士、知商河县。……皇祐五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卒赠右仆射,谥文庄。”“若讷强学善记,自秦汉以来诸传记无不该通,尤喜申、韩、管子之书,颇明历学。因母病,遂兼通医书,虽国医皆屈伏,张仲景《伤寒论诀》、孙思邈《方书》及《外台秘要》久不传,悉考校讹谬行之,世始知有是书。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有集二十卷。”[3]《宋史·卷二0七·志第一六0·艺文六》载其著有《素问误文阙义》一卷,《伤寒类要》四卷。[3]高若讷去世后,谥为“文庄”,故世人尊称为“高文庄”,如宋·王洙《王氏谈录》:“高文庄,方药精通。聚奇药,价及巨万,雅尚之一也。”[4]宋·郭雍《伤寒补亡论》自序中言:“近世诸家伤寒书,如高文庄《伤寒类要》,未得本。”[5]观此可知,高若讷、高文庄为一人明矣。

两部辞书之所以将高文庄、高若讷判为二人,谅是由于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中之记载与《宋史》不同,其书卷上言:“士大夫于天下事,苟聪明自信,无不可为,惟医不可强。本朝公卿能医者,高文庄一人而已,尤长于伤寒。其所以得者,不可知矣。而孙兆、杜壬之徒,始闻其绪余,犹足名一世。文庄,郓州人。至今郓多医,尤工伤寒,皆本高氏。余崇宁、大观间在京师,见董汲、刘寅辈,皆精晓张仲景方术,试之数验,非江淮以来俗工可比也。”[4]细考之,叶氏所言高文庄,就是指高若讷。首先,公卿中能医而著名者,只能是高若讷。宋·赵希弁《读书后志》中称“本朝士人如高若讷、林亿、孙奇、庞安常,皆以善医名世,而沈存中尤善方书。”[2]其次,高若讷亦擅伤寒,并著有《伤寒类要》一书。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自序中言:“近世士人,如高若讷、林亿、孙奇、庞安常,皆惓惓于此,未必章句之徒不诮且骇也。”[5]第三,孙兆为高若讷之弟子。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第二》载:“仁宗皇帝初纳光献后,后有疾,国医不效。帝曰:‘后在家用何人医?’后曰:‘妾随叔父官河阳,有疾服孙用和药辄效。’寻召用和,服其药果验;自布衣除尚药奉御,用和自此进用。用和本卫人,以避事客河阳,善用张仲景法治伤寒,名闻天下。二子奇、兆皆登进士第,为朝官,亦善医。”[6]高若讷居卫州,“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而孙氏父子本卫人,善用张仲景法治伤寒,名闻天下。高若讷著有《素问误文阙义》、《伤寒类要》,校正张仲景《伤寒论诀》:而孙兆著有《素问注释考误》十二卷(见《明史·艺文志》)、《伤寒方》二卷(见《通志·艺文略》)、《伤寒脉诀》(见《伤寒类证活人书》张蒇序),其著述和研究方向与高氏颇为一致。由此不难看出其薪传有自,学术渊源与高若讷一脉相承,虽不能确认孙兆亲炙于高若讷,庶乎近之,最起码是高氏的私淑弟子吧!其肯定读过高氏的著作,采摭其说,受其影响,殆无疑义。所以叶氏所说的“孙兆闻高文庄之绪余,犹足名一世”,只能是指高若讷。

至于叶梦得言“文庄,郓州人,至今郓多医,尤工伤寒,皆本高氏”,极有可能是其笔误,根据传闻将“卫”误写作“郓”。另一方面高氏所居之地,记载不一。宋·罗从彦《豫章文集》中又说:“近世黎阳高若讷,号邃于医方,若讷既没,亦不得其传焉。”[2]黎阳即河南省浚县,宋时隶属卫州,而郓州属今山东省东平。卫州、郓州比邻而居,相隔未远,高氏又传伤寒学于郓州,两地开花,亦未可知。何况据《宋史》载高氏尝“知商河县”(今山东省德州东),遗风流韵所及,董汲、刘寅等,受其影响,自在其中。所以高文庄、高若讷当为一人。

另外,何时希《中国历代医家传录》又列“高敏”一条,[2]资料引自《龙川略志》。并在附录一“历代医家师承传受表”之表1004载:“高敏——徒徐遁”,[7]考宋·苏辙《龙川略志·卷二》中载:“有一举子徐遁者,石守道之婿也,少尝学医于卫州,闻高敏之遗说,疗病有精思。”[3]高若讷字敏之,则徐遁应为高若讷之徒。何时希先生显然将“高敏之”之“之”错误地理解为结构助词“的”了,故另立“高敏”为一医家,明显有误,亦当正之。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主编.中医人物词典[M].第1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25、527.

[2]何时希.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中)[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38~339、343、336.

[3]元·脱脱,等撰.刘浦江,等标点.宋史(简体字本)[M].第1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6907、6908、3376~3377.

[4]陶御风,朱邦贤,洪丕谟.历代笔记医事别录[M].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0、212.

[5]严世芸主编.中国医籍通考(第1卷)[M].第1版.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297、261、40、251、262.

[6]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83:15.

[7]何时希.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下)[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45.

[8]宋·苏辙.龙川略志·龙川别志[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82:7.(收稿日期∶2003-10-13)

大同市基建职工医院(山西,037006) 周益新 郭润利 大同康复医院(山西,037006) 张芙蓉 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哮喘缓解期运用中医扶正固本法的临床探索 老茶馆 教你预防前列腺充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