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有病之穴---精髓

2012-01-16 20:01 楼主
前人只说某穴主某病,而不说某穴有某病。其实,针灸的奥妙之处,就在于后者。为什么临床上根据针灸有关文献或教科书去取用穴位,有时却未必能收到应用的疗效,说句实在话,这就是穴中无病。所以临床选穴,必须在有关的经脉循行部位找到有病之穴,其效方能捷如桴鼓。因为它体现了某一组织或器宫于发生病变时,必然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有关循行部位的特定俞穴上来。海特氏过敏带和我国现在日益增多的医学诊断方而的经络压诊点,都与此类似或具有同理。二十年代山西王可贤氏对穴中有病说过一段话,已先得我心。他说:“古人以穴治病,吾今以穴寻病。有病可用针,无病即已矣,何碌碌为无益之事也。”

至于古人有“气至病所”之说,这对客观掌握针治疗效,确是一大要诀。有病之穴,给予针治,得气快,其针感多能迅速传至病变部位;或者下针瞬息间,症状即见缓解。否则,若穴中无病,纵使局部得气,也难至病所,更谈不上坐收预期疗效。现举一例以说明之。对上述问题,虽不足以概其全貌,亦可见一斑。

患者方某、女,21岁,呃逆频作已二月。病起于脑部被击伤,伴有头昏、胸闷、腹胀、纳呆、夜难入睡。当时住院,西医诊断为癔病性呢逆,经中、西医、针灸等治疗以及采用语言暗示或威慑,均未见效,始来就诊。审证求因,为肝郁难舒,瘀邪阻膈,以致胃气不得下行。乃以穴寻病,取足阳明和背部俞穴探查,发现膈俞和足三里,触指即唷唷呼痛,尤其对膈俞稍为着力按压则叫嚷闪避而呃逆随之缓解。遂取此二穴用针,患者之呃逆不仅一次痊愈,而且伴随的诸证,也迎刃而解,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从上述病例还说明了一个问题,临证寻找藏病之穴,要做到有的放矢,这必须首先分析病机,作出正确的诊断,然后按其有关经脉体表循行的部位,阳陷阴脉,顺次点压,则垂手可得。可以说:以此察病,病无遁情;以此治病,病可速愈。针家不可不知。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1-16 20:33 2楼
学习了!顶上去!…………
2012-01-16 21:02 3楼
您说的太好了,过去我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在我开始审证求因了!
2012-01-16 23:09 4楼
非常赞同。我一直是根据探穴了解病因,然后决定施治方法。所以几乎没有疗效不满意的。
2012-01-17 16:37 5楼
说的太好了,学习了。
2012-01-17 17:19 6楼
前段时间听徐文兵的广播节目也有讲到这些。他是通过练气功的方法找病气聚集的穴位
2012-01-19 13:25 7楼
高树中老师的一针疗法中谨遵灵枢中揣穴法,按之症状缓解者针刺必收奇效但前提是审证求因要准确
2012-01-20 12:53 8楼
这就是“针灸”“推拿”。两者配合在一起效果肯定好了。推拿可以了解病人的经络,肌肉的堵塞与劳损。
2012-01-21 03:02 9楼
月光普照; 说: 月光普照 发表于 2012-1-20 12:53 这就是“针灸”“推拿”。两者配合在一起效果肯定好了。推拿可以了解病人的经络,肌肉的堵塞与劳损。

凡经穴治病,可针者针之,可灸者灸之,针灸惧不宜者,按而摩之,是为经穴三用
2012-11-20 21:43 10楼
临证寻找藏病之穴,要做到有的放矢.
要做到有的放矢,这必须首先分析病机,作出正确的诊断,然后按其有关经脉体表循行的部位,阳陷阴脉,顺次点压,则垂手可得。可以说:以此察病,病无遁情;以此治病,病可速愈。针家不可不知。
非常赞同临证寻找藏病之穴,要做到有的放矢.谢谢!
2012-11-24 23:42 11楼
知者信其左,不知者信其右。
⬅ 佳木斯市中医院托管市红十字医院获实效 老茶馆 胸膜炎4个处方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