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现代的针刺补泻

2012-01-19 09:08 楼主
[摘要]整理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对现代针刺补泻手法特点的论述,古代针刺手法补泻重点在于针下出现寒热的结果,现代针刺手法受到神经学说的影响以刺激量为要,以酸麻胀痛等的神经感应为标准。靳老认为古今手法是作用身体不同层次的反应,古代手法作用效应在脏腑深层,现代手法作用效应在经筋浅层,如二者互参可提高疗效,但要特别注意针刺补泻不等同于刺激量大小,还要与刺激时间、技巧等综合运用因素密切相关。古代补泻的真旨——针下寒热是人的整体性的综合反应,是针刺补泻的深层次,需要深入研究。
[主题词]针刺补泻;针刺疗法/方法;名医经验;针灸师

针刺治疗方法很多,尤以毫针补泻手法为要,在对国家名老中医、著名针灸学家、岭南针灸新学派“靳三针疗法”创始人靳瑞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研究过程中,将靳老现代针刺补泻手法特点的论述进行了归纳总结,兹表述如下。

1 现代手法

现代针刺手法是以神经的调节反射为基础,针刺治疗作用是神经调节为主的结果,而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活动过程,是和刺激强度、刺激时间以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现代针刺手法,以刺激强弱、留针时间长短去区别针刺的性质,而且必须以找到酸、麻、胀、痛等神经感应为标准。

1.1 抑制法
抑制法是适用于机能过度兴奋和功能亢进性的疾病和症状,例如疼痛、痉挛、抽搐、腹泻、高血压、发热、脉洪数等,其手法相当于重刺激手法,它是按神经生理特点而总结出来的一种刺激手法,但当我们使用了这一类的手法时,究竟是否就产生抑制作用呢?这方面还未得到充分的实验证明,不过从临床上可以观察到这种效果,因而凡是按照这一种方法进行的刺激统称之为抑制手法。操作方法是,进针后找到了适当的感觉,给予较强力的捣动,留针时间较长一些,20~30分钟,甚至1小时,在出针时轻轻出针,不再加以捣动。

1.2兴奋法
兴奋法是适用于一般机能衰弱和退行性疾病,例如麻木、瘫痪、自汗、体温低、昏迷、肢厥、便秘、脉弱等,其手法相当于轻刺激手法,它和抑制手法恰恰相反,是通过轻而短暂的刺激,激起了中枢的兴奋,从而加强中枢对机体调节效能的提高,而取得治疗效果的。由于临床上的确是通过使用这样的手法治疗后,对上述衰退性疾病取得了效果,因此,凡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刺激统称之为兴奋手法。操作方法是,进针后找到了适当感觉,给予较轻微的捻动,留针时间稍短些,一般留5~10分钟出针,出针时可以将针在刺激点上稍加捣动后拔出。

1.3轻、中、重手法
刺激量的大小主要包括:刺激强度、累积时间和频率速度等因素。通过提插强度、捻转角度的大小、留针时间的长短而区别刺激强弱的手法,还要根据病人体质、病情需要和针刺反应等而适当调节手法的轻重,即同一手法在不同的机体条件,就有不同反应的结果。
(1)轻刺激手法,又称弱刺激手法,进针后,轻轻提插捻转,找到酸、麻、胀、痛的感觉后,将针左右捻转提插,捻转以小于90°角为宜,提插幅度较小,以后每隔5分钟(或间隔一定时间)捻针提插1次,约捻3~4次,留针15~20分钟,出针时用拇指迅速压 在经穴上。本法适用于机能减弱和退行性疾病。
(2)重刺激手法,又称强刺激手法,进针后,轻轻提插捻转,找到酸、麻、胀、痛的感觉后,将针左右捻转提插,捻转角度较大,可以由180~360°角提插,幅度较大,以后每隔5分钟捻转、提插1次(或间隔一定时间),留针20~30分钟,出针不用手按针孔。本法适用于机能过度兴奋和亢进性疾病。
(3)中刺激手法,是介于重刺激和轻刺激手法之间,适用于病情的衰退和亢进都不明显、体质一般的患者。
靳老认为,针刺传统补泻手法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脏腑经络的虚实为对象,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补泻手法的反应标准是行补法后因气血的充盛而有针下热的反应,行泻法后,因邪气的减退而有针下寒的反应。这与现代手法的酸、麻、胀、痛等神经感应标准有所不同,是作用身体不同层次的方法。古代手法作用效应在脏腑深层,操作时间较长;现代手法作用效应在经筋浅层,操作时间较短。古今手法各有所长,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并存,根据具体情况,互参结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如靳三针之颞三针的针刺法即以古代徐疾方法及捻转方法中结合现代轻、中、重刺激组成,这样结合的结果,既可以提高针刺的疗效,又可使针刺操作更加实用和规范化。

2鉴古别今

古今手法虽然可以互参和结合,但靳老明确指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反对不分任何补泻形式而将“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的观点等量齐观。
《灵枢·九针十二原》最早提出了迎随之法:“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而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经后世逐渐发展,补法,是顺经脉取穴,进针时针尖随经脉循行方向斜刺;泻法则逆经取穴,进针时针尖迎经脉循行方向斜刺。该法本身是调节经气的方法,补泻在于针尖的方向,无所谓刺激轻重。其他如呼吸补泻、开阖补泻、疾徐补泻,皆是同一道理,至于“导气法”,其实质是“同精法”,补泻无形,专治乱气相逆之五乱症,也不宜分轻重,也分不出是补是泻。
刺激强度因素简单,补泻手法因素复杂。补泻目的在于调阴阳、通经脉,以调理阴阳平衡状态为要;强弱刺激则以兴奋和抑制为转归,层次完全不同。刺激强度只可以作为一个参数,放在补泻手法的全过程中去考察和应用。
针刺补泻手法和刺激强度应用,都必须以机体的反应性,包括得气感应和耐受程度为衡量标准,灵活运用。
针刺刺激量的处理,当机体处于不利的抑制状态时,给予一定兴奋作用的手法刺激;当机体处于不利的兴奋状态时,给予一定的抑制作用的手法刺激。补泻以机体虚实状况为依据,补泻是解决虚实两类不同性质病变的方法,对于一些虚实相兼的病症,应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或补阴泻阳,或补阳泻阴,不能一概分轻为补、重为泻。因此,靳老在临床上对于一些体质较虚、病情属实的患者,一般宁愿先补后泻,或再施针的方法,分步缓图,灵活处理。

3讨论

3.1针刺的刺激
补泻手法既然在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那么就有它一定的科学意义了。把针刺人人体的本质作为“刺激”来看,如果这个设想是对的话,进一步作如下理解。
(1)疾徐补泻:就是以进针的速度快和慢来控制刺激的强弱,在同等距离的深度,以一次迅速的手法刺入,其效应会比较强;反之,分3次缓慢的手法刺人,自然这个刺激较前者为弱。
(2)呼吸补泻:就是利用呼吸时胸腹起伏和针的接触撞击情况来控制刺激量大小,当吸气时,胸腹向上凸,这时如果入针的话,由于胸腹和针迎击,效应较强;反之,当呼气时,胸腹往下凹陷而进针,其刺激当然较迎击为弱。
(3)迎随补泻:也是以针刺和经脉接受情况以控制强弱的。在这里我们必先肯定经络的客观存在,经络具有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经脉是经气运行的道路。而经气的运行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所以我们施用逆经气方向并结合疾而徐之泻法迎夺其势,则刺激必然较顺经脉循行刺激为强。
(4)开阖补泻:以出针时不闭针孔,不再加以刺激为泻;反之,补法在出针时,在已经创伤的针孔上按压,而再加以刺激的作用。
(5)导气同精:乃以不过强、不过弱的手法而给予病者以适宜的刺激量,使产生良性刺激的作用,而使机体达到调整的目的。

3.2刺激一机体反应性的系统互动
针刺过程是针刺刺激一机体反应性之间的系统互动过程,也是医生通过针和患者机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在不同机体状态下的不同针刺手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指当机体处在发热、疼痛、痉挛、腹泻、高血压、脉洪数等机能亢进性的实证状态时,要用泻的手法去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机体是处于弛缓麻木、瘫痪、自汗、体温低、昏迷、肢厥、便秘、脉弱等机能衰退性的虚证状态时,要用补的刺激手法达到治疗目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或单用,或结合使用。
靳老强调针刺必须是通过候气来把握机体状态,以随时调整手法。既然补泻手法是属于刺激,而针灸又强调候气,是否不候气就不可能给机体以适宜刺激或良性刺激?关于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针灸可补正气、泻邪气,补泻的标准是若有所得和若有所失,那就可见针下的松活和紧疾,是气的表现。如针下气至感觉是紧疾的,通过我们用泻的手法调整后,机体恢复了正常,肌肉紧张度降低,自然就会出现比刚才松弛的若有所失的感觉了。如果用补的手法时身体因为正气虚而处在机体衰弱的状况下,此时肌肉是弛缓的,所以针下气至的感觉是轻缓柔和松弛的,当用补的手法调整后,肌肉恢复了应有的紧张度,所以就会出现比刚才紧张的若有所得的感觉了。
假如不细致地进行候气、辨气,那么病人机体状态便不能全面了解,施术后机体反应情况更无所掌握,应该给予补泻的刺激量则只凭主观臆测而失去了客观根据。因此每次进行补泻之前,都必须候得经气并辨明虚实然后刺之,这与我们临床中按脉以候五脏虚实的性质一样,其所差异者只是通过针下来体现,所以《内经》说:“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确实是值得临床注意的,否则随意给予补泻,是有违《内经》原旨的。

3.3《内经》补泻之义——针下寒热
针灸源远流长,师宗各异,更有古今中外不同。现代针刺补泻主要发展在神经刺激,尤其重视刺激量,始从日本八法等学说开始,以日本学者所倡导之酸麻感为得气,以痛感之散射为标准者(实质是刺激神经干)风行一时,而后诸多神经针灸学说众说纷纭,而这种标准在《内经》里没有直接记载。《灵枢·经筋》中的刺痹法说:“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达到感应以治疗痹痛,即说痹痛是由于风、寒、湿邪的侵袭后只散布结聚于人体表层四肢躯干的经筋或血络,治疗原则是以哪里痛就针哪里,手法标准是以产生知觉(酸、麻、痛如触电样等)为达到治疗尺度,甚或用温针方法去治疗。由此可见,酸痛麻感标准可以从《内经》治痹法里演化出来,因此其疗效很可能是通过经筋的作用完成的,因此它主要是针对四肢关节痹痛等病,对于内脏疾病虽然也起一些间接作用,但已逊于古典补泻手法。所以,同样以之治疗脏腑疾病,而不掌握针下寒热的补泻针法是不够全面的。
不论补泻手法或导气同精法都有一定反应标准的。例如:泻必下凉,补必下热,导气同精则不凉不热,所谓“移气于不足,精神乃复”,有使营卫流通正常之意。针下寒热感应,是人的整体性的综合反应,是把握针刺补泻的深层次。
时至今日,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今日针灸临床于古典补泻手法,尤其是《内经》手法的体会和应用,已渐渐式微,而针道精髓恰在精妙微细之间。对经典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古人在针刺感应和手法运用方面的体会确远超今人,今人则应尊重之,继承之,体验之,应用之,同时应用先进仪器之长研究之,则或能补之不足,甚而达到新的境界。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白糖茶 老茶馆 明矾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