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理论现代医学揭秘:六经理论缺失一半

2012-01-21 20:00 楼主
六经理论现代医学揭秘:六经理论缺失一半(四)

1:从《阴阳离合》《热论》溯源《伤寒论》源头

如果大家对《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看地比较熟悉的话,大家就会有知道《热论》源于《阴阳离合》,《伤寒论》在大纲上取法两篇经论是一定的,但是其间的连接机制到底是什么?无存考证,药物方面根据《胎胪药录》而来,但是因为此书遗失,导致后来无法训诂考证,现在胡希恕又提出《汤液经方》认为是仲景治方的理论依据,现在我们暂且不去考虑这一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六经的理论机制。

分析《阴阳离合》篇经文之意,是先贤在五运六气学说基础上,确立六气模式与人体对应关系的一种坐标模式,这一模式是取法古传天文测绘的一种坐标模式,(五运测地,六气测天)。这一模式就是现在几何学中的立体直角坐标系模式,三阴三阳是是这一坐标系三轴六个方向的坐标轴名词定位,这一模型原型来源于古代天文历法观测台的模型(土圭),因为六气侯天,也就是气象学测绘,是一种圆周运动(视周期测绘模型),因此在三阴三阳的白天模式下,还要移动倒转坐标轴测绘黑夜中的天文刻度,大家可以看《阴阳离合》原文就知道(关于这方面的具体讲解,笔者将在中医训诂学中详细讲解)。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这段经文白天测绘太阳视周期的方法,是一人体站立面南背北建立的一种观测定位法,古人利用这种天文测绘法,假定人体是静态的模式来划分人体结构,寻找外部阴阳变化和人体变化的对应关系,与现代医学解剖学坐标定位近似。所不同的是现代医学解剖学坐标是一种静态模型,而中医解剖学坐标系是一种动态坐标系,相当于现代解析几何的移动坐标系方法。将坐标系旋转180度得出另一个坐标系,也就是下一段经文描述的意思: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如果大家对已先秦时期科学史了解比较多的话,就会知道这种坐标系是“宣夜派”历法家使用的一种天文测绘模式,自张衡“浑天派”历法之后就不用了,仲景做《伤寒论》一书时,这种天文测绘理论模式已经不用了,仲景可能只看懂了上一段经文的意思,结合《热论》写成了伤寒六经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只言足部六经,手部六经也就无法概述了,后世医家也不能将《阴阳离合》的后一段经文模式发挥出来,也就延续仲景一半的模式一直延续下来,直至现在也没有人去复原全貌,这是因为谁也不知道《热论》中的理论模式与人体对应关系是如何对应起来的。

(《阴阳离合》基本坐标复原图:李茂春学术网) (三阴三阳坐标第一模型复原图:李茂春学术网)

2:伤寒六经理论机制缺失一半

如果联系《阴阳离合论》《热论》《伤寒论》研究,就会发现仲景对于伤寒理论的论述原本就是缺少一半机制,《阴阳离合论》后段经文模式没有用到伤寒理论中大家可能还有所怀疑,但是在去研究《热论》后段经文就会完全确定仲景伤寒理论缺失一半机制研究,请看下面的《热论》经文:“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这段经文中的核心关键词是“两感”这个词是啥意思,自古以来的伤寒论家都在回避这个“两感”,因为一但展开这“两感”机制背后的研究,所有仲景伤寒理论体系就混乱了,所有过去的讲解都会自相矛盾,但大家又对这个名词所指含义搞不清,这一悬案在唐代还有人提出,但以后再也没有人来提及了,也不知是不理解还是故意回避,现在看多是故意回避,笔者带着这个问题问过很多的研究者,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懂,但又不能对外说自己不懂,因此总是回避这一问题,这种机制缺失一半的问题,中医界还要隐藏多长时间啊。大家就忍心将人体永远当成是一种象纸板一样的平面结构来研究吗?中医研究者应该抛弃虚荣心,面对真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正道。

(《阴阳离合》中的整体坐标复原图:李茂春学术网) (现代医学人体坐标图;李茂春学术网)

3:伤寒理论缺失一半机制如何弥补

对于仲景伤寒理论研究,大家知道以上的分析之后,可以搜集历史上所有传世的伤寒论著研究一遍,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伤寒理论缺失一半机制无法修复的核心问题就是后世医家不知道《内经》作者依靠何种机制研究得出的结论,单靠以经解经,以典解典方法是绝对不可能的,根本不知道“两感”所指何物,自古以来没有哪位医家敢于解读“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内经》注解也是直译,不做细化解释,伤寒理论发展到现在因为实在无法结合人体机制研究了,干脆用实证性的经验总结来解读,这就出现了症候群总结的伤寒理论出现,实际根本与原始伤寒理论根本不挂钩了,只是借用中医名词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流传几千年的中医伤寒六经理论如何发展,必须复原缺失的另一半机制,而想弥补缺失的另一半机制,必须研究《热论》中的六经症结论是依据何种原理机制而来的,搞清了前段机制也就知道后面的机制是如何了,这样就能恢复缺失的另一半,否则绝对不可能,这就是说要想真正理解中医伤寒六经理论必须从六经人体机制上搞明白,否则绝对不可能,既是流传的一半的伤寒理论也无法研究,只能走“以方套病”这条路,这条路只能用而不知,如果涉及理论研究永远无法自圆其说,最后只能进入逻辑诡辩的所谓哲学辩证的误区中去,硬性说理而缺少机制,实在没法了就移动到《易经》理论中去,用乾坤生六子这样的内容来附会,越高越远离《内经》原意,甚至胡乱臆造出很多奇怪的伤寒理论来,离《伤寒论》也越来越远,虽然还冠以伤寒六经的名词,其实早就与中医理论没有任何关系了,都是自己的臆造,或者说是胡编乱造。

因此,中医研究者要想搞清理解伤寒六经理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其一:回归《黄帝内经》理论体系,正确理解《阴阳离合论》和《热论》的全貌,从《内经》的理去研究《伤寒论》的法,然后去理解《伤寒论》的方药,绝对不能颠倒关系,摆脱解读伤寒理论的“经方症论”误区,更不能陷入经验总结的症候群总结的误区中去。

其二,仔细研究《阴阳离合》的另一原始机制,搞明白缺失一半机制如何与仲景另一半结合起来,把握其全貌,然后再去研究伤寒治方法则。否则,就会将人体观察当成是一种二维空间平面模式,没有将人体当成是三维立体模式来看,这是研究伤寒理论复原其原型的第一步,此步不走,后面的一切皆是妄谈。

其三:最为关键之处是如何搞清《热论》中仲景取法的经文背后的机制,搞不清这种机制,也就永远搞不清《内经》中的“一感”“两感”到底指的是啥内容,也就根本无法恢复其全貌,只好走套用古方,以图兴众的路子,混口饭吃而已,对于发展学科理论毫无帮助。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1-21 23:01 2楼
在内经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三阴三阳的,其理论也不止这两篇吧?你咋个只是围绕着“阴阳离合论”和“热论篇”说话呀?
2012-01-21 23:07 3楼
《素问。阴阳类论篇》中提到“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太阴为三阴,少阴为二阴,厥阴为一阴。”

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最贵,其下也。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雷公曰:受业未能明。
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
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知雌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软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生死之期,遂合岁首。
雷公曰:请问短期。黄帝不应。雷公复问。黄帝曰:在经论中。雷公曰:请闻短期。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徵,皆归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春三月之病,曰阳杀,阴阳皆绝,期在草干。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期在溓水。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2012-01-21 23:11 4楼
我好多年就知道这些事情了,自汉代开始人们对于《内经》已经糊涂了,不知其理论体系了,都是各自摘取一部分来研究,无法形成系统思考,我明年公布中医训诂学研究,研究好的就会明白这一点,我自我的博客上这样的争议已经过去了,现在刚来这个论坛,我现在写的博文是有顺序的,这是在写中医反思录,大家都会质疑我,第二部分是中医深思录,结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证明中医的正确性,这部分已经没有争论的了,春节后进入第三部分:中医溯源录,大家就会反思过来,原来自己学习执着的中医都是糊涂的,都是在曲解中医,三部曲走完,才能理解我二十年的研究思考。这个论坛中我已经看到有人开始接近核心了,现在我也不提谁,倒是就会知道。
2012-01-21 23:14 5楼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奉之。”“上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已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2012-01-21 23:14 6楼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奉之。”“上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已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奉之”
2012-01-21 23:16 7楼
李茂春 说:
我好多年就知道这些事情了,自汉代开始人们对于《内经》已经糊涂了,不知其理论体系了,都是各自摘取一部分

期待你的三部曲。
2012-01-21 23:16 8楼
王家祥 说:
《素问。阴阳类论篇》中提到“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少阳为一阳。太阴为三阴,少阴为二阴,厥阴为一阴。

请你点击同律度量衡这个关键词,理解其中的原理机制,你就会明白整部内经章节安排的顺序合理性,一点明白就会想一个公式一样,随便翻到哪一章,只看题目就明白其中的意思,就明白了整个中医的核心理论内涵,我现在是在逐步讲解,一下子说出来很多人都会晕了,产生自卑心理就会都起来骂街骂娘,由自卑长生变态。
2012-01-21 23:19 9楼
据我所知 在《内经》中,六经的排列次序有三,其所指均有不同。第一种是按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次序排列,这种方式是为了代表阴阳的消长变化。第二种是按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厥阴、太阳的次序排列,这是代表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第三种是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是用以阐述自然界和人体气化活动的规律。有此可见《伤寒论》中是运用了第三种排列方式,其目的就是用以阐明疾病传变的气化活动规律。

六经虽然排列有序,在《内经》中一再强调“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虽分而为六经,而其互有联系。故而临床病情复杂多变。在《素问》“阴阳别论篇”“经脉别论篇”“大奇论篇”“至教论篇”“阴阳类论篇”等多篇中均有对三阴三阳之独立为病、合病、并病有所描述。有此可见《伤寒论》与《内经》的渊源。
2012-01-21 23:21 10楼
人都死这样,自卑就不允许被人提意见,不允许别人质疑
中医学习研究我有这样的体会
两年学佛,佛在眼前,四年学佛山上,六年学佛佛在天上,八年学佛佛在天外,十年学佛不知佛在
任何学问都是如此,越是刚学的不会的,越觉得自己会了懂了,其实根本没有懂,
2012-01-21 23:23 11楼
自汉代之后,五运六气理论大家已经只是文字上解释,其原理已经不明白了,这是华夏文化与齐鲁文化转折过程导致的结果
⬅ 请问生姜止呕之功是吐后止呕还是直接止吐? 老茶馆 高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