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椒苈黄丸

2012-01-30 08:25 楼主
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
【方歌】
己椒苈黄金匮方,肠间水气此方尝,
脾胃虚弱应慎用,攻逐水饮消腹胀。
【组成】防己椒目 葶苈子大黄各30g(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次1丸,食前温水送服,每日三次,酌情渐增)
【功用】攻逐水饮,行气消胀。
【主治】肠间水气证。肠鸣,腹胀满,口舌干燥,二便不利,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沉实微数。
【方解】水饮留于肠间,气机不利则肠鸣腹胀满,大便不利;气机阻滞,郁而化热则舌苔黄腻,脉微数;气不布津,津液不能上承则口舌干燥;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治宜通便泻热,行气利湿。
防己辛苦寒,利水消肿;椒目辛苦寒,行水消胀,二药相合,导水饮下行,从小便而出。葶苈子苦辛大寒,下气行水利尿,兼通大便;大黄寒降,荡涤肠胃积热,二药相合,逐水通下,使饮从魄门而去。诸药配伍,行气利水通便,使水饮从二便分消,则诸症皆除。
【临床应用】以腹胀肠鸣,口舌干燥,舌苔黄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1.内科: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加桑白皮、杏仁、鱼腥草、金银花。②胸腔积液:加全栝蒌、桑白皮、桔梗。③幽门梗阻:加旋覆花、代赭石、枳实、甘草。④肝硬化腹水:加桂枝、泽泻、茯苓、猪苓、白术。
2.儿科:喘息性支气管炎:热甚者加生石膏、鱼腥草;喘甚者加麻黄、苏子;咳剧者加杏仁、栝蒌仁。
【使用注意】对脾胃虚弱,水饮内停者,应慎用。不可久用,以免攻伐太过,损伤正气。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2-01 08:24 2楼
己椒苈黄丸
【出处】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组成】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用法】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功用】泻热逐水,通利二便。
【主治】病痰饮,水走肠间,腹满肠鸣,口舌干燥,小便不利,大便秘结,或见身体浮肿,脉弦滑而有力。
【方解】明•赵以德:肺与大肠合为表里。肺本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不输膀胱,仅从其合,积于肠间。水积则金气不宣,膹郁成热为腹满,津液遂不上行,以成口燥舌干。用防己、椒目、葶苈,皆能利水行积聚结气,而葶苈尤能利小肠。然肠胃受水谷之气,若邪实腹满者,非轻剂所能治,必加大黄以泻之(《金匮玉函经二注》)。明•徐彬:中脘以下曰腹,腹满自不得责上焦。口舌在上,上焦无病,何以干燥?则知腹满为大肠病,口舌干燥乃水气伤阴,大肠主津液,阴伤而津液不得上达,口舌乃干燥矣,故曰此肠间有水气。药用防己,不言木,汉防己也。肠间为下焦,下焦血主之,汉防己泻血中湿热,而利大肠之气。椒目椒之核也,椒性善下,而核尤能利水。葶苈泄气闭而逐水,大黄泄血闭而下热,故主之。若口中有津液,是大肠之阴不为饮伤,故阴津不亡,而胃家之津反为壅热所耗,故渴乃热在胃,为实邪,故加芒硝急下之以救胃耳。先服一小丸起,尤巧,所谓峻药缓用也(《金匮要略论注》)。清•程林:此水气在小肠也,防已、椒目导饮于前,清者得从小便而出;大黄、葶苈推饮于后,浊者得从大便而下也。此前后分消,则胀满减而水饮行,脾气转而津液生矣。若渴,则甚于口舌干燥,加芒硝佐诸药以下腹满,而救脾土(《金匮要略直解》)。
清•尤在泾:水既聚于下,则无复润于上,是以肠间有水气而口舌反干燥也。后虽有水饮之入,祗足以益下趋之势,口燥不除,而腹满益甚矣。防己疗水湿,利大小便;椒目治腹满,去十二种水气;葶苈、大黄泄以去其闭也。渴者,知胃热甚,故加芒硝。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也(《金匮要略心典》)。
清•吴谦等:心下有痰饮,喉间有漉漉声,肠间有水气,肠中有沥沥声者,用苓桂术甘汤,即温药和之之法也。若更腹满,则水结实矣;口干舌燥,则水不化矣。故以防己、椒目、葶苈、大黄前后分攻水结,水结开豁,则腹满可除;水化津生,则口燥可滋。小服而频,示缓治之意。稍增者,稍稍增服之。口中有津液渴者,乃饮渴也。加芒硝者,以峻药力耳(《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
【应用】例一 张文礼治急性肾炎、尿毒证案(选自《新中医》1985年第1期)李某某,女,25岁,农民,已婚。因浮肿、尿少,头痛头晕,呕恶,嗜睡五日,请余诊治。患者三周前感冒,发热恶寒,咽喉疼痛,三日后眼睑浮肿鲜泽,随之全身浮肿,按之如泥,腰痠困疼痛,胸闷腹胀,纳差,经中西药治疗罔效。现症:头痛头晕,低热,嗜睡,呕恶欲吐,纳呆腹胀,腰痠困,溲少色赤,每日尿量500~700毫升左右,大便三日未解,下肢高度浮肿,面色晦肿,舌质淡红胖、苔白黄腻,脉沉弦滑。查体温37.2℃,血压160/96毫米汞柱,尿常规:蛋白(+++),红细胞15~20,颗粒管型(++)。血液生化,尿素氮68毫克%,肌酐5.6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38.1容积%。西医诊断:急性肾炎、尿毒症。治疗经过:静滴葡萄糖、维生素、碳酸氢钠,肌注青、链霉素、速尿等,不效。请张老诊治,辨为水湿蕴久生毒,毒邪弥漫三焦,治当逐水通利。仍用西药支持治疗。中药处方:防己、葶苈子各12克 大黄(后下)15克 白茅根、车前子各30克 川椒目、生甘草各6克浓煎,分次频服。另加针刺人中、神门,醒神清脑;艾灸神阙、涌泉,温阳通便。二诊:服用上方三剂后,大便通畅,日2~3次,尿量增加,每日800~1000毫升左右,呕恶亦平,头痛眩晕始减,神志略清,稍能进饮食,身倦乏力,效不更方,续进三剂,水煎服,针灸同上去人中穴。三诊:大便日3~4次,呈稀软便,尿量增加,纳食稍增,头晕头痛悉除,神志清醒,浮肿始减,上方减大黄为9克,续进三剂。停用针灸。四诊:浮肿减退,纳食增加,腰痠疼痛均减,查血压120/80毫米汞柱,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偶见,颗粒管型(0~1),尿素氮降至20毫克%,肌酐1.7毫克%。改用下方:生黄芪30克 防已18克 云茯苓12克 泽泻、丹皮各9克 生地黄、白茅根各20克 杜仲15克 甘草6克十剂,水煎服。五诊:浮肿全消,腰痠困痛除,饮食、大便正常,仍感乏力,乃告愈出院。出院后仍用上方服用十五剂,复查血尿常规正常,随访二年健康,参加体力劳动。
例二 张文礼治肝硬化腹水、肝昏迷案(选自《新中医》1985年第1期)王某某,男,56岁,1981年5月3日入院。患者于三年前因患急性黄疸型肝炎,住某医院治疗半年,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中西医治疗,病终不愈,渐致腹胀痞满,两胁胀痛,下肢浮肿,住某医院,诊为肝硬化腹水。三月前上症加剧,面色晦黄,腹大如鼓,移动性浊音明显,气喘不能平卧,下肢凹陷性浮肿,阴囊肿大,厌食纳呆,三日未大便,尿少色赤,形体消瘦,神疲昏睡,夜晚躁扰,谵语。舌胖大有齿痕,脉沉弦滑。检查:胸背见蜘蛛痣,腹围98厘米。食道造影:食道静脉曲张。超声波诊断:肝肋下5厘米,脾肋下4厘米。肝功:麝浊28单位,黄疸指数12单位,转氨酶500单位。血液生化:尿素氮62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37容积%,白蛋白2.8%,球蛋白3.9%。西医诊断:肝硬化腹水、肝昏迷。治疗经过:西药静滴葡萄糖、谷氨酸钠、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未见好转,请张老诊治。诊为腹胀,辨为痰瘀水互结,邪毒蕴阻,急当通便泻浊,利尿解毒。处方:防已、葶苈子各12克 川椒目6克 大黄15克(后下) 芒硝10克(冲)三剂,水煎服。同时服用安宫牛黄丸,一日两丸。针灸人中、神门、涌泉。二诊:服用上方,喘息始减,大便日3~4次,呈软稀便。尿量增多,神情略振,续上方三剂,停用针灸。三诊:腹胀减轻,浮肿消退,胃纳略增,大便每日2~3次,上方减芒硝加丹参30克,生黄芪40克,莪术、三棱各12克,6剂。四诊:病情好转,再服用上方六剂。五诊:饮食增加,精神已振,大便每日1~2次,浮肿退净,腹围60厘米,改用下方:黄芪、茵陈各30克,防已15克,茯苓12克,葶苈子、大黄、莪术、三棱、炙甘草各9克,麦冬12克,丹参25克,服20剂后复查血常规正常,肝功:黄疸指数6单位,麝浊5单位,转氨酶70单位,尿素氮16毫克%。
例三 张文礼治心包炎、心包积液案(选自《新中医》1985年第1期)王某某,男,16岁。十天前,感受风温之邪,始发热恶风寒,汗出,周身不适,身倦乏力,纳呆,咳嗽胸闷,服用感冒药三天未见好转。近日来,胸闷胸痛,气短心悸,咳喘,大便二日未解,小便少而赤。心电图诊断:心包炎。而住院治疗,经用抗菌素治疗,未见好转。现症: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咳喘,腹胀满,有移动性浊音,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血沉60毫米/小时,超声波报告:心包积液。舌质红苔厚,脉弦滑。证属痰湿阻滞于内,胸阳不宣,治当豁痰通阳。用已椒苈黄汤和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防已、栝蒌、葶苈子各15克 川椒3克 厚朴、炙甘草、大黄各9克 薤白12克 大枣3枚引三剂,水煎服。二诊:胸闷胸痛减,气短心悸好转,腹满腹胀减轻,大便每日2~3次,尿量增多,舌脉同前。上方加减服12剂,诸症消失,复查血尿常规正常,血沉降至11毫米/小时,心电图、超声波未见异常。再用炙甘草汤和栝蒌薤白半夏汤调理,服20剂,乃告痊愈出院。
2012-03-05 17:51 3楼
咋复制学习这么难。
2012-06-14 16:13 4楼
学习了,谢谢,幽门梗阻不知用上效果如何?
⬅ 翟博 原发性肝癌的现代治疗及思考 老茶馆 王振义陈竺获癌症创新大奖 大幅提升患者生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