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文献研究的三个面向

2012-02-10 15:49 楼主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作者:徐建云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9)

【摘要】对目前中医文献研究的现状冷静分析后认为,中医文献研究要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必须面向中医临床诊疗的主战场,必须面向当代科研的最前沿,必须面向中医教育的大课堂。
【关键词】中医文献研究 三个面向 中医临床 当代科研 中医教育
中医文献研究,历来是中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方面。对于这一点,所有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们都是心知肚明的,可是要自觉地做个清醒的中医文献研究工作者,要清晰地明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认真努力而且无怨无悔地做好中医文献研究工作却不容易。目前,各大出版社竞相出版了不少中医典籍,许多中医文献研究人员都做点校、注释的整理研究工作,但是我们只要认真去翻阅一下,就会知道真正有新意、有见地的倒是罕见的,绝大多数是重复和雷同的。这已经是个严重的问题了。
我们现在怎样来做中医文献的研究工作?既不能象社会现实中那些为名利来做中医文献的研究工作,也不能仅仅从书本到书本,为研究而研究。笔者经过长期的认真思考,逐步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那就是中医文献研究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分述如次。
面向中医临床的主战场
中医文献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对于中医文献研究,首先要面向中医临床诊疗这个主战场,以充分发挥中医文献的真价值,即中医文献研究要紧密围绕怎样对于中医临床诊疗有帮助来进行,要真正把中医文献中所蕴涵的科学医学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技术、手段与经验明确、完整、准确表达出来,并且由中医临床医生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医临床诊疗中去。这就是说,一要发挥中医理论思想的启迪作用,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中医文献中对于临床有启发作用的重要理论观点、见解挖掘表达出来,以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显示理论的力量和魅力。二是把中医文献中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技术、手段、经验(包括具体的方药)直接运用到中医临床治疗中,以事实表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宝库的实用价值,中医的科学性就在于它的临床有效性。只要我们中医文献科研工作者在实践上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的中医文献研究面向临床的主战场的工作就做好了。
例如,遇到肝病患者,发现他们无论是黄疸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还是甲、乙、丙、丁型肝炎,甚至是肝腹水,都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反应:胃口很差,不思饮食,由此导致患者更加虚衰。假如这时临床医生还是按常规的治疗肝病的方法疏肝理气,柔肝保肝来治疗,临床疗效可想而知。但如文献研究者把《难经》、《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的思想见解告诉临床医生,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中医的整体观,懂得及时调整机体功能状态的重要性,懂得五脏之间的生克关联,他就会自觉地拓展思路,在治疗肝病的同时,采取健脾开胃的方法和方药,进行整体调整,从而由患者机体本身的抵抗力来对抗病毒,并进行机体功能的自我修复,这就是西医所强调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的作用。真正这样来发挥中医理论思想的作用,那么临床诊疗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良效。
又譬如在青蒿素的提取研究中,再次显示了中医文献研究的重要性。当临床上用西药奎宁治疗恶性疟疾产生抗药性,使用奎宁几乎失效时,临床医生把目光投向中医药,一个开发中医药直接服务于临床治疗的契机由此自然出现。中国中医研究院组成了以屠呦呦为首的科研小组,他们了解到传统中医药治疗疟疾的药物有常山、青蒿等,就把研究开发的目标锁定在青蒿上。当用高温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失败后,回头重温中医文献,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三中有这样的明确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2]原来葛洪是用清水浸泡的低温方法,再绞汁给患者饮用而获验。科研人员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于是采取低温提取的方法,成功地人工合成了抗疟新药——青蒿素。
还有在中医治疗骨伤方面,从晋代开始,就采用杉皮固定、竹片固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在于: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在强调固定受伤部位的同时,又非常重视肢体的功能恢复。固定是手段,功能恢复是目的。因此,这样的固定方法就蕴涵了中医的辩证思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这比西医的石膏固定法要科学,科学之处就在坚持固定受伤部位的原则下,加上适当的肢体活动,有利于受伤肢体的功能的恢复,也正因为如此,尚天裕为首的临床专家小组,从中医文献中汲取思想、方法,进一步改进提高,创造了小夹板治疗骨伤的方法。
当然,有的学者把青蒿素的发明、小夹板固定骨伤的方法,都说成是中西医结合的成果,退一步讲,就算这样,这又何尝不是中医的光荣?!中医有价值、有成就的地方,西医才愿意来结合啊。看到中医有研究开发的光明前景,又正说明有思想的西医所具有的战略眼光。这说明围绕临床诊疗的实际需要来进行中医文献研究是大有可为的,一条也是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的,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通往成功的大道,未来的实践还会证明这一点。因为,我们知道: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面向当代科研的最前沿
中医文献研究,要为当代科研提供思路、方法和素材。目前,用西方科研的方法,从传统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仍然是当代科研的最前沿。因此,中医文献研究要为当代科研服务,自觉自愿地为当代科研提供启迪的思路、科学的方法和有用的素材。
事实上,从传统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来人工合成新的药物,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譬如从黄连中提取合成了黄连素,从麻黄中提取合成了麻黄素,从当归中提取合成了当归素,从青蒿中提取合成了青蒿素,从人参中提取了人参皂甙,等等,说明中医药真是值得研究开发的伟大宝库。有人担心从中药里提取合成了西药,这是西化。笔者认为不要怕这样的所谓西化,关键是尽快及早地进行自主开发,有我们中国人自己来做这样的事情,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为人类的保健、康复事业服务,而不是任其躺在书库尘封、虫蛀,或者由外国科研人员捷足先登,这才是可悲、可叹的!
如在当今世界的某些地方,疟疾还在肆虐,这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作为中医文献科研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此作出应有的贡献。青蒿已经开发过了,可是,中药常山还有待开发。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明确记载:常山截疟。在1116年寇宗?的《本草衍义》中说“鸡骨常山,疗效最佳”,也就是讲细枝的黄常山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是最好的。既然如此,我们的中药科研人员为什么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科研工作,把常山再进行深层次的开发,说不定从中能提取合成另一个抗疟新药——常山素呢?
另外,当今研制开发以提高人体性功能为目标的药物非常热门,其实,中药里也有这方面的历史资料。早在汉代,淮南王刘安就指示手下的方士——八公来炼制性药了。所谓“淮南炼秋石,黄芽加玉阳”,黄芽就是硫磺,玉阳就是人的尿液。在宋代本草、医方著作《证类本草》、《苏沈良方》中都具体记载了关于秋石的炼制方法:阴炼法、阳炼法,炼出来的秋石有强肾健体,提高人体性机能的作用。《大自然探索》上曾载文,声言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用这两种古法来人工合成秋石。既然我们自己有办法,能够从人体尿液中提取甾体性激素,以提高人体的性功能,那又何必去仰仗“伟哥”呢?不需舍近求远,更无需浪费外汇,中国人自己的事自己办!
面向中医教育的大课堂
中医文献研究,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输送到中医教育中去。建国五十多年来,我们中医教育之所以有自己的系列教材,就得益于老一辈中医文献科研工作者,正是他们呕心沥血、勤勤恳恳,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撷精采华,通过自己的研究、理解,把中医的学术精华重新整合,开始编著中医教育的系列教材,这是一个创造。中医系列教材的产生,突破了传统中医以原著为教材的模式,开创了用现代语言解读中医典籍的新时代,对中医教育的全面展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这样的整合编著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要根据具体的中医教育的实践,来重新审视中医教育的系列教材,不断地总结教育经验,深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中医的教材怎样更贴近临床,更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更受学生欢迎。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医文献中的学术精华,及时补充、充实到中医教育的教材内容中去,而对那些与实际临床诊疗无关,甚至为中医临床实践证明是完全错误的或者无用的部分就必须予以调整。因此,中医文献研究面向中医教育,服务中医教育的任务也是非常繁重的。
同时,要从中医临床实践中汲取新经验,新内容。随着中医临床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有许多新鲜的技术、方法、手段和经验可以总结,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充实到中医教育的内容中去,也就是充实到教材中去,这样的中医教材才能常用常新,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才能切实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中医教育才能完全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为培养和造就中医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8.
2 葛 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7.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张山雷的中医文献整理研究贡献 老茶馆 《小品方》亡佚时间之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