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管仲论》

2012-02-15 08:45 楼主
来源:互联网

《古文观止》里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管仲论》,作者是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读这篇文章,颇给人以启示。管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中国历史上另一个著名人物诸葛亮未出山时就以管仲自比。诸葛亮自视甚高,像他这样的人尚且以管仲自比,可见管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管仲因鲍叔牙的推荐而得到齐桓公的重用,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管仲对齐国的治理也确实是卓有成效的。苏洵在《管仲论》中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戎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公正地说,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五霸的第一个霸主,管仲居功甚伟。管仲死后,齐国有三个奸臣竖刁、易牙、开方受到重用。在这三个人中,竖刁自己把自己阉割了,到后宫去侍奉齐桓公;易牙在齐桓公想吃人肉时把自己的儿子烹制成菜肴供齐桓公享用;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但他放弃可能继承的诸侯之位,远离自己的父母跑到齐国来辅佐齐桓公。这三个家伙都有常人做不到的惊人之举,齐桓公被他们的这些行为所感动,所以很信任他们。但管仲看透了这三个人的本质,认为这三个人都是包藏祸心的坏人。管仲病重时,齐桓公去看望他,自然问起他死后谁可以代替他为相。管仲没有推荐出一个适当的人选,除指出鲍叔牙、宾胥、宁戚、隰朋等人的优缺点外,没有举荐出一个可以代替他的人。但他看到了易牙、竖刁、开方不是好东西,理由是他们三个人做的事情不近人情,而一个人做出不近人情的事情必然是别有居心。你想,开方本来可以继承卫国国君之位,却跑去辅佐齐桓公,他想得到的一定比当卫国国君还要多;人都爱惜自己的身体,竖刁却把自己阉割了去服侍齐桓公,这种人能爱惜别人吗?能没有更大的企图吗?人都爱护自己的儿子,可易牙却把自己的儿子杀了给齐桓公吃,那么,他还有谁不能吃呢?苏洵在另一篇文章《辨奸论》中说“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可算作对不近人情者的诛心之论。因此,管仲建议齐桓公一定要疏远这三个人。管仲死后,齐桓公拜隰朋为相。但隰朋在位仅一个月就死了。桓公又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坚持要驱逐易牙、竖刁、开方三人。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把这三个人驱逐了。但齐桓公被这三个人伺候久了,离开这三个人便茶饭不进,坐卧不宁,于是就又把这三个人召了回来。鲍叔牙是一个疾恶如仇的人,见齐桓公又重用这三个人,居然忧愤而死。再过一年,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开方乘机作乱,他们假传圣旨,不许桓公的儿子和大臣们去见桓公,并把桓公关在一间小屋子里,还用砖把门封死。桓公在屋子里无吃无喝,又没人照顾。一个宫女从一个小洞钻进去,桓公从宫女口中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真是痛悔莫及。后来,桓公死在这密封的屋子里十几天都无人知晓,直到尸体上生的蛆爬出屋外,人们才知道他已经死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就这样凄凉地死去了。齐桓公有五个儿子。权力的诱惑终于战胜了骨肉亲情,齐桓公死后,这五个儿子都想当国君,于是停尸不顾,束甲相向。齐桓公本来立了姜昭为太子,但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个家伙居然假传圣旨,硬是立姜无诡为国君。其他公子当然不服,从此,齐国陷入混乱状态,再也没有恢复霸主的地位。看来,齐国的衰落源于齐桓公的昏庸和易牙、竖刁、开方的奸恶。然而,苏洵不这么认为。他一反历史成见,认为齐国的衰落始于管仲。为什么呢?他的理由有三:一、管仲过高估价了齐桓公。他以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齐桓公一定会听从他的话,把那三个人赶走或杀掉。然而,他错了。他实际上并不了解齐桓公。苏洵说:“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在齐桓公眼里,这三个人是天下难得的宝贝,是万万不能赶走的。二、就算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把这三个人赶走,也不能使齐国长治久安。为什么呢?因为天下像这三个人那样的还有的是,去掉了这三个人,还会有和这三个人一样甚至更坏的人贴上来。你管仲马上要死了,能把天下这样的人全去掉吗?所以管仲没有抓住根本。用苏洵的话说:“仲可谓不知本者矣。”三、管仲没有推荐一个贤者自代,也就是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苏洵认为:“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这就是说,齐国并不怕有那三个家伙,而是怕没有管仲。如果有管仲,那三个家伙不过是三个普通人而已,没什么可怕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管仲应当“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有了管仲这样的贤者,小人自然上不来,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总结苏洵的观点,国家安危的关键在于有贤者掌权。有了贤者掌权,小人想危害国家也做不到;如果掌权的不是贤者,则难免小人日进,君子日退,最终不可收拾。管仲只知压制和斥退小人,而不知培养和选择贤者接班,是舍本逐末。所以,齐国是坏在管仲的手上了。苏洵的观点有些偏颇,因为掌权的毕竟是齐桓公而不是管仲。苏洵责备管仲而不责备齐桓公,还是“臣罪当诛,吾皇圣明”的奴才思想在作怪。但也不无道理,那就是选择一个好的领导比斥退几个小人更重要。选择一个好的领导就可以压制住所有的小人,而斥退几个小人不过是斥退几个小人而已。有一首写花影的唐诗说“层层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才被太阳收拾去,又被明月送上来。”这里说的花影系指奸佞小人,这种人是永远清除不干净的。那么,怎么选贤人呢?苏洵主张当权的人如管仲者应当发现、培养并推荐。但这还是人治社会的特征,这种方法当然是有缺陷的,因为个人的判断即使是出以公心也可能有偏差。而且,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权者以自己过去的经验鉴别人才,有可能与现实需要不符。法制社会应当有更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但无论如何,苏洵认为选出好的领导人比驱除几个小人重要,这个观点还是正确的。“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这里说的花影系指奸佞小人,这种人是永远清除不干净的。那么,怎么选贤人呢?苏洵主张当权的人如管仲者应当发现、培养并推荐。但这还是人治社会的特征,这种方法当然是有缺陷的,因为个人的判断即使是出以公心也可能有偏差。而且,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权者以自己过去的经验鉴别人才,有可能与现实需要不符。法制社会应当有更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但无论如何,苏洵认为选出好的领导人比驱除几个小人重要,这个观点还是正确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2-15 12:10 2楼
谢谢分享!~学习一下!~
⬅ 聪明人是怎么死的 老茶馆 《梓人传》的用人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