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学中医路

2012-02-21 13:29 楼主
经方医学博客 我毕业于一所中医学校,在校学习期间,学了很多西医课本《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等,我当时把这些课本儿学的在班中算中上等。关于中医的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药药理学》、《方剂学》、《温病学》等等,当时每次听课,我都坐在第一排离老师最近的位置,特别是中基,我学的最好。但是,到临床上,中医一点儿都不会用,关键是自己都认为中药慢、麻烦。这样的观点来自己于学校的老师及自己身边的人。自己家人有个感冒、发烧的,也都是用西药,我把抗生素总结了一下,大概有十三大类,每一类有不同的抗菌普,抗病毒药比较少,药理作用也好记,所以我认为,西医讲的很明白,也很容易学。
后来有几件事儿,改变了我对中医的看法。一次感冒、咳嗽,我吃遍了所有常见的西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我比业后的一位老师(自学中医,但很低调,不轻易用),给我开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我就按他说做了,没想到,一副药下去,咳嗽减轻一大半,两副药下去,就完全好了。
一次公司开会,晚上吃饭时,我突然得了重感,脸红发烧,清鼻流的擦不及,同学说让我赶快吃“快克”、“白加黑”、“康泰克”等一类西药,我笑了笑,说:“你也是学中医的,自己有病都吃西药,你还算什么中医?你说的我一概不吃,我吃中药”。然后我就到药店选药,根据我当时的病情,选择了“三九感冒颗粒”,在药店我就借了一次性纸杯,打开药一次喝5包,店员不让我喝那么多,我没理她,咕咕咚咚一气喝完,然后迅速回去睡觉。第二天我起的早,叫我那同事起床,并让他看我的精神,他很惊讶地说“怎么这么精神,你的感冒全好了”!
还有一次,结婚前与老婆照婚纱照,跑到郊外摆造形,笑了一整天,把我累的回家倒床就睡,没想到半夜,肩膀疼痛难忍,任凭按摩也不能好。第二天,疼痛加重,没有办法,只得治疗。听说省中医院肾病科的一位大夫是名医祖传,我知道中医是整体观念,不像西医分样那样细,也就没顾那么多,直接去找了他。去之前,我把发病原因,病后表现等等情况,一一都写到了一张纸上,到那里后,老中医看了纸只摸了脉,也没问别的,就开起处方。处方最上面写“痹证”两字,然后就是药方,开了七副。没想到的是,喝完药30分钟,疼痛缓解,当天晚上一点儿不通,我美美的睡了一晚。就这样,肩膀疼痛的问题像丢了一般。
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之后,我对中医的看法大有改观,我不再认为中医就是慢郎中,这个时候,我又重新拾起我上学时的课本,又复习了多遍,自认为已经把课本弄的很不错了,平时身边有人身体不舒服,我就试着给开药,但是,没有效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地摊上买到一本线装书《医学传心录》,里面内容讲的浅显明白,遇到病我就按这本书所讲去抓药,没想到,依然没效果。这个时候,我只知道中医中药是个宝,治病没效果,不是中医、中药有问题,而是使用的人有问题,是我还没弄明白。怎么办呢?千方百计的找答案。
我在书店就看到了《天道。地道。人道》这本书,上面讲的是一些中医为什么有效的道理,其中就提到了《易经》与《内经》我就开始看这方面的书,买了张其成的《易与医》等其它关于易经的书,还有几个版本的《内经》,读了一段时间后,头脑是有些开阔,好像明白了一些,到临床上,依然不知道用什么药。有句话说“不懂五运六气,拣遍方书何济”,更基于对易经的理解,我开始关注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因此买了一些关于运气学说的书,发现这些书在运气推演上有矛盾之处,看了近两年,临床依然不知道如何处方。眼看着自己的父母一天天变老,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难免有些小病,如果我不能学到真正的中医,父母发生中风等疾病怎么办?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国学堂”节目,由梁冬主持,徐文兵作佳宾。他们的讲座,让我耳目一新。讲座中,徐老师提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说到了黄煌,我就开始找黄煌的书,找到的是他译的“皇汉医学丛书”,当时我买了本《伤寒论新解》,看了一段时间,没看懂。这其间,又听了郭生白的“说白伤寒论”,不知什么原因,只讲了三期都不讲了,但也就是这三期,让我认识到了大医是从伤寒论学起的道理,这就坚定了我学仲景书的信心。
从此之后,我接二连三的买了不少关于《伤寒论》的书,有“三部六病”系列,有“皇汉医学”系列,有郝万山的《伤寒论讲稿》、有《伤寒论六经求真》等等,古今中外皆有,书可谓多,可这些书也都各有各的毛病。比如郝万山的书,很方重要条文与方剂,都没讲的,讲的关键的时候,他往往省略。但这就是郝万山的书,让我知道了他的老师刘渡舟,同时也听到了“胡希恕”这个名字。
于是,我买了刘渡舟的《伤寒挈要》,这本书我看的是真用心,一本32开的书,不厚,边看边做笔记,还不断的在书的空白处写些东西,前后用了大概半年时间,依然不知所云。现在看来,我也真够笨的。
终于有一次,我看了《坛经》,恰好这个时候又遇到了《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之所以看中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有刘渡舟的评价“每次会诊,高手云集,惟先生能力排众议,处方用药简简单单,看似平常的几味药,却有出奇的疗效”。于是,我白天看书,不适合看书时就听录音讲座,为此我还专门花了198元卖了一副耳机。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树立了我的中医思想,这本书让我一次性的知道仲景在说什么。这本书,我前后花了两年时间来看,笔记做了不知道多少本。这个时候,我正好感冒,看看书上写的,“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桂枝汤主之”,以方施药,没想到真如书上所写,服药后微汗出而愈。这小小的桂枝汤,一副不到一块钱,竟有此种神奇效果,这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儿,自学中医的信心大增,对胡老的讲座也越发认同。
学完胡老的书,再回头看《伤寒论挈要》,突然间明白了,记得住了。原来刘渡舟真是高人唉!于是乎,两书互参,边总结边思考,我学到了更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有“南陈北刘”这个称呼,我就又买来了陈亦人的《伤寒论译释》,三书合参,收获就更大了。
到这个时候,凡遇到病,我皆自己处方,再也不相信医院,再也不相信药店的坐堂医生。自己身边的同事,自己的父母、妻子、女儿等有病,也都由我开方,他们病不多,也许是我太了解他们体质的缘故,但凡是我开的方,效果都不错,一副效是常有之事儿。关于中医,关于《伤寒论》的学习心得及我的一些医案,我在新浪开了个博客,名字叫“经方医学”,百度搜索“经方医学博客”就可以找到了,博客的关注率称不上高,但是有几位专业上很有修养的重要人物观注,这让我很欣慰,欢迎更多的朋友到我的博客坐客、指导。
话又说回来,中医学博大精神,我所读过的书,还有《黄元御药解》、《本经疏证》等等,我还远远未列完,这也只是《伤寒论》阶段,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更多的书要研究。仲景的《金匮要略》我才看了一遍,这远远不够,我打算以后还要读《温病学》,相关书籍已经买好,以后再增加也不会增加太多了。
等把这些都弄完后,我打算把《黄元御全书》、《医宗金鉴》、四大家全书,都研究一遍。
好了,我的学习路,大概就这些了,请高人指点、批示!继续看书去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2-21 13:56 2楼
《温病学》,最好不看!!!
2012-02-21 22:23 3楼
getrt 说:
《温病学》,最好不看!!!

为什么?
2012-02-22 09:37 4楼
学习经方理论,治病效力不一样。
2012-02-22 18:08 5楼
很好,咱们走的一条路。
2012-02-22 18:59 6楼
经方是基本功,是一定得学的,但同时,温病也是得学的,也是有用的,也需要学习
2012-02-29 11:27 7楼
黄元御的书只作了解即可,有点偏。你的学习基本上还是对路的。如需继续探讨可加我球球:1252593797心想事成,欢迎交流。
2013-03-15 15:10 8楼
不错!我也在补学几大经典。
2013-03-15 15:26 9楼
开阔眼界,谢谢啦。
2013-03-15 21:15 10楼
写的还不错。支持楼主!
2013-04-24 19:23 11楼
不知有谁能借我一本旧的(温病学)一看。
⬅ 致还关心我的网友,告诉你们我的动态。 老茶馆 版上各位有個問題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