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饮运化与痰饮生成

2010-02-26 21:45 楼主
曲丽芳

几乎所有论及痰饮形成及相关病证的中医书籍都把痰饮看作是水液或津液运化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如六版《中医基础理论》:“水湿痰饮同源而异流,分之为四,合则为一,他们都是人体的津液在输布和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于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五版《中医诊断学》:“痰和饮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谢障碍而表现的病证”。五版《中医内科学》:“湿、痰、饮为一源三歧,三者均为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不论从传统的痰饮概念来考查,还是从现代的痰饮概念来理解,上述诸说只言及痰饮形成或痰饮产生途径的一半。严格地讲,痰饮应是“饮、食”运化、气化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饮”生痰与“食”生痰在运化部位、相关脏腑、痰浊停聚部位、所致病证及其对生命活动的影响都明显不同,《素问•经脉别论》对此有非常明确的论述。本文就此作以下讨论。

一、食生痰的产生途径、相关脏腑及致病特点

《素问•经脉别论》篇先谓:“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这段论述非常精辟地阐明了“食”的运化、气化代谢谢途径,相关脏腑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指明了“食”生痰的产生途径、相关脏腑及所生之痰的停聚部位和病变部位。因该条代谢谢途径可“以决死生”,故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

食气泛指一切所食之物,入胃后经脾胃的腐熟运化,所化精微一方面“散于肝,淫于筋,”一方面“归于心,淫于脉。”由此可知,“食”之精微是在“肝、筋、心、脉、血”中运行代谢谢的,但这必须以脾气健运,“食”归于正化为前提。若脾不健运,“食”不归正化,不化精微反变痰浊,痰浊则同样可循该条代谢谢途径为患,这就意味着“食”如之物所化之痰浊可聚于肝——脂肪肝,滞于筋——痛风,归于心——冠心病,淫于脉——动脉粥样硬化,运于血——高脂血证。这与现代医学的脂肪代谢谢途径及心血管病变的发病途径非常类似,可见两千多年前古代先贤已对脂肪代谢谢途径及所致病证有了相当深刻准确的认识。

脾主运化水谷(即饮食),是饮食代谢谢的起点。饮食能否正常运化,除了与所食、所饮之物的量和质密切相关外,还与脾气是否健运,是否能将所摄入的饮食全部转化为精微密切相关。由此可以推论,在“食”生痰的代谢谢途径中,脾同样为生痰之源,但贮痰之器则可是肝、心、血、脉、筋,即“脾为生痰之源,肝为贮痰之器,心为贮痰之器,脉为贮痰之器,血为贮痰之器,筋为贮痰之器”。

二、饮生痰的产生途径、相关脏腑及致病特点

《素问•经脉别论》又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医关于人体水液、津液(饮)运化、气化的途径及相关脏腑。它既指明了“饮”生痰的产生途径,也指明了水饮、痰饮的停聚部位、病变特点及相关脏腑。众所周知,水液在人体内的正常运化、气化代谢谢途径由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气化水湿三者共同完成。水饮在体内的运化、气化是在三焦水道内进行的。若水饮运化、气化失常,或津液不归正化,变生湿、水、饮、痰四邪,即可循该条代谢谢途径为患,为病主要有五类:

1湿病 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湿或滞肌腠,或聚关节,导致湿病或痹证。
2水病 气不行水,水不化气,水或停蓄局部,或泛溢周身,致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病。
3饮病 “气行则津化,气滞则津停”,饮溢肌表或停滞胸膈,导致溢饮、支饮、悬饮等病。
4痰饮咳喘病 “脾不运湿,肺不布津”,痰湿聚肺,病以咳、喘、哮为主。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实际上主要是指该条“饮”生痰的病理途径,
5痰病 “气滞津停,饮凝为痰”,津液不归正化,变生痰饮,随气上下,无处不到,致病多样,广泛复杂,如痰核、瘰疠、瘿瘤等,“怪病从痰治”即言此。
严格地讲,五版、六版中基、中诊教材及中医内科所论之痰饮应当归属于此类由“饮”代谢谢异常所化生的湿、水、饮、痰范畴。《金匮•痰饮咳嗽病》篇所论痰饮以“饮”生痰为主,其中侠义痰饮包括了部分“食”生痰的病理在内。“食”运化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与“饮”运化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虽均名为痰饮,但两者在运化途径,相关脏腑,致病特点,病变部位,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也决定了两类病症在预防、治疗用药方面也有所不同。

现将《素问•经脉别论》篇所论“食、饮”生痰及致病差异比较如下:

饮生痰与食生痰相关脏腑及病证比较

饮生痰 食生痰
痰饮来源 “饮”运化、气化失常“食”运化、气化失常
所生病邪 湿、水、饮、痰诸邪 痰、饮、脂、膏、瘀血诸邪
运化途径 三焦水道系统 心肝血脉系统
相关组织 肺、脾、肾、脾、肝、心、肾
三焦、膀胱 筋、脉、血
所致病证湿病、饮病、水病 脂肪肝、冠心病
痰病(痰核、瘰疠、瘿瘤等) 动脉粥样硬化、
痰饮咳喘病等 痛风、高脂血证等
治疗方法除湿化饮,利水化痰 化痰降脂,活血化瘀
相关影响合于四时五脏阴阳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
揆度以为常 以决死生。

后世医家对饮与食分别生痰也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痰候》:“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此痰壅在血,当与今之“高脂血证”相类。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 “谷入而胃不能散其精,则化而为痰。水入而脾不能输其气,则凝而为饮。其平素饮食所化之精津,凝结而不布,则为痰饮。”显然尤氏认为痰源于谷不化精,饮源于水不输布,痰和饮分别是水谷运化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

中医痰饮的概念非常广泛,除了广义狭义、有形无形之分外,现代中医临床已将痰饮的概念扩大至高脂血证,肥胖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等脂肪代谢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方面除强调化痰外,更重视活血化瘀。现有的痰饮概念及病机认识显然无法满足临床要求。而《素问•经脉别论》篇中关于“食”生痰的运化途径,不仅为其病因病机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2-27 10:26 2楼
脾胃为生痰之源
2010-03-04 21:21 3楼
谈的很细致,学习了。
⬅ 运用经方的思路与方法 老茶馆 一学即会的中草药辨认方法与自救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