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岫错解《灵素》三焦论(试揭三焦之谜)

2012-03-02 09:26 楼主
余云岫错解《灵素》三焦论
1:让人彻底质疑的中医三焦论
中医学关于三焦的理论自古争议不断,因为中医古代解剖学不发达,一直不能解决这一难题,到了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进入,中医这一千年玄而未决的难题成为质疑中医,反对中医的人抓住这一点,使中医界沿口无言,纷纷回避,但这是回避不了的,如此重要的中医概念竟然如此模糊不清,中医理论能否站得住脚,能不引起中医界的反思吗?恰恰相反,现在中医界竟然用全身无处不三焦来议论这一难题,能不引起质疑和反对吗?请看一个世纪前的余先生的质疑评论
“三焦这个东西,名字就奇怪。《灵素》中又没有明白的解释,所以《难经》 认为有名无形。东垣把它分为手三焦、足三焦。徐遁陈无择认为有脂膜象手掌那 么大,正与膀胱相对。这些都不符合内经的意思。只有虞天民认为它有脂膜,在腔子里,就包罗在五脏六府之外。张景岳认为体腔周围,上下全体,象大囊的, 就是三焦,因为它贮存藏府,所以也叫府。综和这两种说法,三焦这个东西,是把胸腔腹腔一起说的,也就是胸膜腹膜。胸膜、腹膜,装着什么呢?疏泄什么了? 就把它定为府。还说:“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灵枢》本输篇)试问出的什么水?出自那里?也太荒唐了。”
通过分析余先生的这段文字,可以总结一下质疑中医三焦的要点:
其一:三焦存在不存在
《难经》提出三焦无形论,这是最让人质疑的,三焦与心包相表里,心包既然是有形的,为何三焦是无形的,有形与无形如何表里?这是显然说不过去的事,余先生质疑质问直接对准了仅次于《内经》的一部重要经典,面对先生的这一质疑提问,所有中医界莫口难辨,直到现在也无法回答,于是又开始胡乱猜测,竟然有人提出全身无处不三焦的观点,要是余先生还健在,就会更坚定取消中医的决心,中医界这种胡乱猜测,胡思乱想,无理无据的奇谈怪论能不让人质疑,能不让人不反对吗?这是医学,人命关天的一门学问,能够这样胡思乱想吗?
其二:手足三焦论能成立吗?
以经络而言,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经相表里,既然三焦无形,如何一气而两经?经络联通脏腑,难道练到无形上吗?显然是逻辑上的错误,这样的解释不但脏腑表里关系无法说通,而且经络学说也不能成立,如何解释?直到今天中医界也不能说明,采取回避策略,难道这一问题能够回避吗?
其三:三焦脂膜说正确吗?
“徐遁陈无择认为有脂膜象手掌那 么大,正与膀胱相对”不知二位中医大家解剖看到的脂膜到底是什么?我想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这一认识不用议论,是绝对的错误。
其四:三焦大囊说
“张景岳认为体腔周围,上下全体,象大囊的, 就是三焦,因为它贮存藏府,所以也叫府。”这一提法看余先生的提法比较认同这一三焦认识,可是在生理功能上,先生就对中医发生了质疑,“综和这两种说法,三焦这个东西,是把胸腔腹腔一起说的,也就是胸膜腹膜。胸膜、腹膜,装着什么呢?疏泄什么了? 就把它定为府。还说:“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灵枢》本输篇)试问出的什么水?出自那里?也太荒唐了。”
面对先生这一质疑,整个中医界都回避不答,其实也无法回答,谁回答谁就丢丑啊。但就三焦这些质疑点就让中医百口莫辩,中医故意回避这些问题,用哲理,用数学玄而又玄的说理掩盖这些问题,成为中医界的风气,但是越反对,就越遭到质疑者的反对,就是中医界内也开始质疑反对开了,认为中医是在骗人也是情理中的事,中医无法回避质疑者的问题啊。



2:余云岫错解《素灵》三焦论
对于余先生这一三焦质疑,本人起初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中医三焦论机制原理是什么?最初见到三焦症,用药物调理内脏,同时用针刺调理经络也是每每见效,但就是不明白其中机制原理何在?后来研究动物医学,经常解剖,特别注意三焦症的解剖病理症状的观察分析,后来忽然明白三焦的真正机制,体腔内多浆膜腔结构及功能,也是具有胚胎学含义的一种人体机制,分解如下:
A:胆与三焦同为少阳机制原理释
在胚胎起,外胚层的体表上皮的原口上皮支的下端,也就是胆囊部位向内做逆时针分化旋转,带动内胚层原肠支同时内卷运动,其中侧壁中胚层一支脏壁中胚层支分化成脏层胸膜,脏层腹膜和肠系膜与之藕连在一起,生理解剖上就是胆囊上皮与体腔内多个浆膜腔的结构,在病理上当胆囊上皮出现病变时,出现浆膜腔炎症渗出,也就是中医的胆与三焦同为少阳的病变机制,可以完全解剖所见。
B:肝心包同为厥阴机制原理释
在胚胎期,形成胆与三焦的结构后,内胚层肝分化之向内向前分化到心脏部位,与侧壁中胚层心分化之藕连,因为心分化支形成心内膜,心外膜,心机,这就是构成肝与心包同为厥阴的机制,在动物学上就是司空见惯的包心包肝病理现象,当肝有病时,会通过这一机制上传心肌,心内膜和心外膜病变,,反之亦然,这样的病变无论在动物病还是人病上到处可见,只是大家熟视无睹不加思考而已,中医西医都误诊误治率极高。
C:心包三焦同为表里的原理机制释
侧壁中胚层有两大分支,一直是形成心内膜,心外膜,心肌;另一支是形成脏壁腹膜胸膜,肠系膜。两条分化之形成上下结构,这就是心包三焦表里关系的原理机制,在人医病上的心包炎会引胸膜炎,腹膜炎就是这一机制的变化;在动物医学上鸭浆膜炎病首先引起心包炎继而引发胸膜炎腹膜炎也是这一机制,反之亦然。
D:三焦统调水道的原理机制释
余先生对于三焦生理功能,质疑最大,“胸膜、腹膜,装着什么呢?疏泄什么了? 就把它定为府。还说:“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灵枢》本输篇)试问出的什么水?出自那里?也太荒唐了。”先生这一质疑,直到现在中医界也无法回答,都还是在回避问题,逃避质疑,对于没有医学常识的人还敢忽悠一番,一见到医学专业人士就医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走了之,其实哪里有什么道呢?而是不知如何解释而已。
其实中西医都研究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体腔内浆膜腔水液交通机制:
“浆膜 (serosa )浆膜为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贴于体腔壁表面的部分为浆膜壁层,壁层从腔壁移行折转覆盖于内脏器官表面,称为浆膜脏层。浆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间隙叫做浆膜腔,腔内有浆膜分泌的少许浆液,起润滑作用。 浆膜的组成成分为:间皮和结缔组织. 腹膜:衬于腹、盆壁和腹、盆腔器官表面的薄而光滑的浆膜。衬于腹壁、盆壁内的表面部分,叫做壁腹膜;盖覆在脏器表面的部分,叫做脏腹膜或腹膜脏层。壁腹膜与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潜在性囊状间隙,称为腹膜腔。在正常情况下,腹膜分泌少量的浆液,可湿润脏器的表面,从而保护脏器和减少脏器之间的磨擦。腹膜还有吸收功能和对脏器的支持固定作用。按腹膜覆被脏器情况的不同,可分为:①腹膜内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②腹膜间器官,包括升结肠、直肠上段、肝、胆囊、膀胱和子宫等;③腹膜外部器官,包括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直肠中段、胰、肾上腺、肾和输尿管等。腹膜还形成许多结构,包括网膜、系膜、韧带等。由于壁腹膜和脏腹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源不同,所以其血管和神经的分布也不同。”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的这一成果,也就是中医中的三焦统调水道的原理机制,如果中医明白了其中机制,也就可以汇通中西医理论,不但不能灭亡中医三焦论,而且会结合西医理论得到更大的发展,余先生当年医学界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曲解误解中医三焦论也是犹可原谅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3-02 09:47 2楼
嗯!


借个有点点道理。
2012-03-02 22:27 3楼
中医三焦论是合理的,只是用词不一样造成中医学的误会而已。
2012-03-02 22:28 4楼
要点提示
胆与三焦同为少阳机制原理释
在胚胎起,外胚层的体表上皮的原口上皮支的下端,也就是胆囊部位向内做逆时针分化旋转,带动内胚层原肠支同时内卷运动,其中侧壁中胚层一支脏壁中胚层支分化成脏层胸膜,脏层腹膜和肠系膜与之藕连在一起,生理解剖上就是胆囊上皮与体腔内多个浆膜腔的结构,在病理上当胆囊上皮出现病变时,出现浆膜腔炎症渗出,也就是中医的胆与三焦同为少阳的病变机制,可以完全解剖所见。
2012-03-02 22:28 5楼
要点提示:
B:肝心包同为厥阴机制原理释
在胚胎期,形成胆与三焦的结构后,内胚层肝分化之向内向前分化到心脏部位,与侧壁中胚层心分化之藕连,因为心分化支形成心内膜,心外膜,心机,这就是构成肝与心包同为厥阴的机制,在动物学上就是司空见惯的包心包肝病理现象,当肝有病时,会通过这一机制上传心肌,心内膜和心外膜病变,,反之亦然,这样的病变无论在动物病还是人病上到处可见,只是大家熟视无睹不加思考而已,中医西医都误诊误治率极高。
2012-03-02 22:29 6楼
C:心包三焦同为表里的原理机制释
侧壁中胚层有两大分支,一直是形成心内膜,心外膜,心肌;另一支是形成脏壁腹膜胸膜,肠系膜。两条分化之形成上下结构,这就是心包三焦表里关系的原理机制,在人医病上的心包炎会引胸膜炎,腹膜炎就是这一机制的变化;在动物医学上鸭浆膜炎病首先引起心包炎继而引发胸膜炎腹膜炎也是这一机制,反之亦然。

要点提示
2012-03-02 22:30 7楼
D:三焦统调水道的原理机制释
余先生对于三焦生理功能,质疑最大,“胸膜、腹膜,装着什么呢?疏泄什么了? 就把它定为府。还说:“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灵枢》本输篇)试问出的什么水?出自那里?也太荒唐了。”先生这一质疑,直到现在中医界也无法回答,都还是在回避问题,逃避质疑,对于没有医学常识的人还敢忽悠一番,一见到医学专业人士就医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走了之,其实哪里有什么道呢?而是不知如何解释而已。
2012-03-02 22:31 8楼
核心要点: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的这一成果,也就是中医中的三焦统调水道的原理机制,如果中医明白了其中机制,也就可以汇通中西医理论,不但不能灭亡中医三焦论,而且会结合西医理论得到更大的发展,余先生当年医学界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曲解误解中医三焦论也是犹可原谅的。
2012-03-03 18:39 9楼
中医三焦论,不但受到现代医学质疑,而且受到中医界内部自身的质疑。

中医三焦论两千年模糊不清,不能解释,未来必定也是遭到反对,因此三焦论的机制研究也是反驳否定中医派的核心
2012-03-03 18:49 10楼
将中医的脏腑采用有形的解剖相对应,终究不是解决中医问题的出路,即便你认为找到了三焦的器官对应,那么如何解释中医其他脏腑的解剖对应问题,中医要解决的何止三焦一脏。
2012-03-03 18:56 11楼
wnwnin 说:
将中医的脏腑采用有形的解剖相对应,终究不是解决中医问题的出路,即便你认为找到了三焦的器官对应,那么如

人体有那个器官,我们才能进行医学研究考察,没有的器官我们如何研究?也没有必要。

离开人体器官生理机构功能,我们可不能虚构一个组织脏器硬性按到人体上吧,这样的医学研究能够成立吗?
⬅ 玉女散 老茶馆 刺血法治疗带状疱疹,一个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