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紧密结合临床的理论体系

2012-03-16 10:19 楼主
“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最终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而中医临床是中医基础理论产生的源泉,临床疗效是评价中医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因此,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必须密切联系临床。”在3月1~2日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的“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题2011年度交流会”上,“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题专家组组长李振吉教授如是说。

李振吉介绍,中医理论专题布局的原则是:一条主线、三个领域、兼顾热点。即围绕着中医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的主线,从中医、中药、针灸三大领域入手研究,兼顾中医疗效评价的热点,进行中医理论专题的整体布局。

他还分析了中医基础研究需要把握的五个重要原则:一是中医思维方式、健康认知理论、理论框架体系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中医理论基础研究要保持这些特点,首先要做好继承。二是中医基本理论框架、原理和语言的表述方式有其独特性,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的理论和语言总结自然科学的规律,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药,第一步就需完成理论和语言的自然科学“回归”。三是中医理论自成体系、相对封闭,难以与现代科学沟通,中医理论基础研究要选好切入点,将相对封闭的体系“打开”。四是中医理论来源于临床,指导临床,基础研究必须密切联系临床实际,与临床结合。五是传统与现代两种研究方法必须并重。

临床研究证明针麻优势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任首席科学家的“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项目,肯定了针麻镇痛优势,以及针麻具有脏器保护和免疫调节作用。确立了四种针麻的临床操作规范。

韩济生介绍,研究完成针麻开颅手术、针麻心脏手术、针麻甲状腺切除和针麻肺叶切除四大手术临床操作规范,证实针麻具有五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颅脑唤醒麻醉手术中针刺镇痛可减少麻醉镇静药“丙泊酚”的用量达22%;二是针刺复合麻醉在心脏手术中具有显著的镇痛效应,且此效应有显著经穴特异性;三是以针刺复合麻醉开展甲状腺手术为平台,针刺复合麻醉可减轻手术病人的疼痛反应,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加快术后恢复;四是建立了肺切除术针刺(复合)麻醉的操作规范,可供国内外临床推广使用;五是针刺复合麻醉手术具有减少麻药使用量及由此产生的副作用、缩短住院时间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研究初步阐明了针麻镇痛的中枢机制及细胞和分子作用机制。从中枢镇痛回路、核团和基因不同层面,阐明了针麻镇痛的中枢机制。针刺及针药结合对急性手术创伤痛等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通过调节中枢Orexin系统、神经营养因子、肾上腺素能受体等表达而实现此作用。

此外,确立针麻操作规范,为多种常见手术的大规模针麻实践创造了条件,为中国针刺麻醉做出科学评价、订立国际标准奠定了初步基础。制订了针麻在颅脑手术、心脏手术、肺切除手术和甲状腺手术应用中的最佳经穴、最佳参数等规范化标准,为针麻的临床推广应用初步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药药性理论得到诠释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振国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项目,揭示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生原理与构建模式,对中药药性内涵做出新的诠释。证实了表征药性的“寒”、“热”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揭示了寒热药性的生物效应表达特征及其规律性,验证了中药“一物二气”说和药性理论“寒、热、平”三性说,回答了中医理论中关于药性的经典学术问题。形成了寒热药性研究的方法学体系,建立了适宜药性研究的统计模式识别模型,实现了中药药性综合特征信息的系统识别。

研究系统梳理了历代药性文献,揭示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生原理与构建模式,对中药药性内涵做出新的诠释。创建了植物类中药“寒热药性-物质成分”统计模式识别模型,实现了基于物质成分特征信息的寒热药性识别和预测。

首次完成了统计模式识别模型指导下寒热物质特征群组的提取,并对其进行了药效学验证。首次阐释了平性中药“体平用偏、双向使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征,初步揭示了平性中药药性本质的科学内涵。发现并阐明了辛热散寒药、芳香开窍药的药性物质基础及其性效发生机制;发现甘温归肝肾经等中药组群的药性效应存在特征表达规律。

研究还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适用药性理论研究的技术方法,创新了药性研究方法学体系。如创建了中药化学图谱数据的预处理技术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创建了符合中医辨证特色的正常、模型动物寒热效应表征体系,完善了寒热病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及评价体系;建成了共享性中药药性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等。

构建中医特色疗法理论框架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房敏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基于中医特色疗法的理论基础研究”项目,用眼针、平衡针、脐疗、特异性手法等中医特色疗法为研究对象,开展特色疗法理论研究。

项目构建了中医特色疗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医特色疗法是在中医经络、气血理论指导下,对特定治疗部位采用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治疗某些优势病种的特殊诊疗模式。

基于筋膜学说的经络学说核心概念的物质基础研究展开,提出了筋膜学说和支持与储备两理论体系,并以其为理论依据,围绕经络学的核心概念“经络循行”和“穴位”及其功能,开展现代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从一个新视角对经络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经络实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诠释了筋、骨与经筋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指出了中医学筋骨理论包括筋骨平衡和筋骨失衡两种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筋骨理论。提出了“筋骨失衡,以筋为先”的筋骨失衡病因病机学说,在“调筋为先,筋骨同治”手法调衡新策略的指导下,通过研究“脊柱病变的共性发病机制与同性病理环节”,总结出特异性手法“以筋为先”的施治规律,形成了特异性手法防治脊柱病的独特诊疗体系。

链接

2005年科技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为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创新中医理论,决定在“973”计划中专门设立中医理论专项(2011年改称为“专题”),加大对中医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有24个项目通过评审立项,其中2005~2007年立项的10个项目已经完成研究任务,顺利通过项目验收。2008年、2009年立项的7个项目,已通过中期评估;2010年、2011年立项的7个项目研究正在进行中。共有81个单位的2081人参与专题项目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中医、中药、针灸、疗效评价等理论基础研究。2007年立项的3个项目,已经完成研究任务,并于2011年11月19日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复脉养心汤治疗早搏33例临床观察 老茶馆 @微博·中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