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医很简单

2012-04-06 08:25 12楼
第一节认识阴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段话”。
我用笔在纸上写了“阴阳”两个字。
一:阴阳的本义。
“老爷子,您对‘阴阳’的繁体字会写吗?”
“哈哈哈,我一辈子知识分子了,拿来。”说完之后,在纸上写下了“陰陽”两个字。
我又重新写下“陰陽”两个字,然后,说道:“老爷子,您看,陰,是一个‘阝’加‘侌(yin)’组成的,陽是一个‘阝’加‘昜(yang)’组成的。‘侌’的意思为“正在旋转团聚的雾气”;‘昜’的意思为‘发散气体’;‘阝’是‘阜’字作左边偏旁时楷书的写法,而‘阜’字的本义为土山。”
“所以,阴的最初含义为‘土山旁正在旋转团聚的雾气’;阳的最初含义为‘土山旁的雾气正在发散’。这就是《黄帝内经》中的‘阴成形,阳化气’。阴阳两个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则为‘雾气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这一变化过程。”
“哦,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释,你快说说。”
“老爷子,您的性子这么急,呵呵。”
“有一句话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古人通过‘雾气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这一变化现象看到了什么本质?是‘有’和‘无’的本质。”
“‘雾气散了又聚’是‘有’的过程,‘雾气聚了又散’是‘无’的过程,看看世间万物,哪一个不是有和无的转化?”
“哦,对了,这个和老子的有无哲学观又联系到一起了。”
“呵呵,老爷子,您的学识很渊博啊。”
“古代先哲们通过长久的观察看到,世间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所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说的就是‘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这种‘有与无’ 的变化过程是自然界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普遍法则,是认识万物的纲领,是事物发生、发展和衰退、消亡的根本变化。由于中医认为是‘心主神明’,所以‘神明之府’的意思就是说这些都需要用心才可领会得到的。”
“《灵枢经•营卫生会第十八》中谈到‘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想一想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和现象,哪一个不是‘有和无’的顺接转化?而‘有和无’的顺接转化,就是阴阳的连贯,就如无缝的环一样,对不对?”
“唉。”老爷子叹了一口气,“都说中医神秘,看来真是应了‘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句话,对你们来说,中医很简单,你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老爷子的话一转,“白天为阳,晚上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男为阳,女为阴,这个好像和你刚才说的不是一回事啊?”
“老爷子,我慢慢给您说。”
二:阴阳的特点。
“甲骨文,您肯定知道,就是古人把文字写在龟甲和骨头上的那种。”
“对,我知道,怎么又牵扯到甲骨文?”
“呵呵,老爷子,古人把文字写在龟甲和骨头上,您觉得好写吗?”
“当然不好写。”
“这就对了,中国的文字为什么不好理解,就是一字多义的现象太多,而一字多义的产生就是因为字不好写,所以,就让一个字表达多个意思。”
“阴阳也一样,由于不好写,所以,就产生了多种含义。但字义的延伸不是随便胡乱延伸的,是要有规律延伸的。”
“中医里有一种思维,就是‘取象比类’,说白了就是把相似、相同的事物现象进行归类。阴阳的字义延伸就是根据这个规律来的。”
“阴阳两个字和在一起所谈的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有无转化规律,但阴阳两个字分开之后,就有了更多的延伸含义。比如中国两个字,和在一起的含义为我们国家的名字,但分开后‘中’和‘国’却有更多的含义,是吧。”
“哦,我听明白了,阴阳两个字和在一起的阴和阳的含义与阴阳两个字分开后阴和阳的含义有所不同,怪不得我对阴阳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都说阴阳深奥,只要知道了这点,阴阳就算快弄明白了,是吧。”
“呵呵,是的,老爷子。我给您先说说阴阳的特点,然后再说阴阳的延伸含义,好吗?”
“当然可以。”
“根据阴阳的原本含义,阴阳是自然界中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有无变化过程,阴是“有”的变化过程,阳是“无”的变化过程,它们之间有以下几个特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012-04-06 08:26 13楼
学医新手 说:
老姬前辈以气化理论诠释中医,和教材不同,很有创见,小子继续搬张板凳学习来了,呵呵。

呵呵 你好,我们共同学习。
2012-04-06 16:09 14楼
第二节 气
气,是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
一:气的概念
气,是象形字,在甲骨文、小篆字形里,“气”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所以,气的本义为云气升腾的过程。
后来,和阴阳、五行一样,由于写作的不方便,故而就出现了一字多义现象。在中医里,气指的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细微物质。
二:气的生成
人体内的气,其生成有三:一是来源于禀受母亲的先天之气;二是来源于饮食物;三是来源于外界空气。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三者,就会发现,这里所讲的气,其实都是来源于空气。人在胎儿时期,体内也存有气,这是母亲把自己体内的清气通过脐带输送的结果,而母亲体内的清气,其来源也是外界的空气。所以,禀受于母亲的先天之气也是来源于空气;我们在进行饮食的时候,也会把外界的空气吸入体内,所以,这也是体内之气的一个来源。
三:气的分类
按用途来分,气有两种:清气和浊气。
清气,就是对人体有用的气。
浊气,就是清气被人体利用后产生的气和饮食物腐化后产生的气。
按产生时间来分,气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就是先天产生的气,即胎儿时期体内存在的气,中医把这个气又叫做“元气”。
后天之气,就是后天产生的气,即后天通过呼吸、饮食而进入体内的气。
按存在地方来分,气又分为以下几种:
宗气:存在于胸中之气。
营气:存在于血中之气。
卫气:存在于体内血之外的气。
脏腑之气:存在于脏腑中的气。
经络之气:存在于经络中的气。
四:气的特性
气有五个特性:
1、运动性
清气进,浊气出,这是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往复循环,直到生命的结束;人体之中,清升浊降,遵循自然之理,这就是气的运动,气的运动又称为气机。随着气的运行,其他所有该动的、能动的物质都随之而动。
所以说,气是以运动的形式而存在的,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形式:入和升是清气的自主运动形式,出和降是浊气的自主运动形式。
因于气的这种固定常态运动,运动产生摩擦,摩擦生热,所以,人体才能保持正常的体温。这也正是我们中基课本上所谈“气有温煦作用”的原因。活动之后,人感到热,就是因为体内之气的运动速度加快,摩擦增大的缘故。
我们的古人由于知识的局限,只能用抽象之语言来阐述,象《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有时间的话,再看看寇华胜先生编著的《中医升降学》也不错。
生活当中,经常能见到一类病人,就是睡觉起来病情加重,活动后则好转。中医的直接诊断就是气滞所为,原因是休息时,气的运动减缓,而活动之后,气的运动增强,现在,病人睡觉起来病情加重,就说明是气的运动减缓所致,而气的运动减缓就属于中医上的气滞范畴。
所以,询问病人休息时加重与否、活动后是否好转也是诊断气滞病症的一个指标。
由于其他物质都是随着气的运动而运行的,故而在治疗痰湿、瘀血等实证导致的所有疾病时,加用适当的补气理气药,则疗效更好。
2、 消耗性
脏腑功能发挥靠的是人体中之清气。为了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和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脏腑不停地发挥自己的功能,清气不停的被消耗。
清气被利用后产生的浊气由肝、肺主管而排出体外。
正是因为气具有消耗性,所以,人体就必须不停的进行呼吸,以排出浊气而补充清气。
这里,我要说一个问题,就是人体之中有藏血之脏、有藏精之脏,可为什么没有藏气之脏?
原因很简单:藏血就是藏营养物质和水液,而营养物质和水液不是随时就可得到补充的,所以,人体要藏之以备急需;而气就不一样,虽然具有消耗性,但只要有呼吸,就可以随时补充,既然能随时补充,还有藏的必要吗?所以,虽然气对人体是相当的重要,但人体却没有必要来设立一个藏气之脏。
3、可调性
就是说人体在肝的调气作用下,可使某局部之气增多或减少。
这里用几个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1)、咳嗽或打喷嚏时,有人会出现遗尿现象;(2)、入厕时,由于大便难而出现脑溢血。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那?如果人体本身就存在着清气不足的情况,即我们常说的气虚,不过气虚并不严重,还能发挥其固摄作用。但是当人体出现咳嗽或打喷嚏的动作时,瞬间就必需大量的清气,也就是说这样的动作需要把身体其他地方的清气调用过来才能完成,这时由于下部之清气被上调,以致于下部气虚更甚,气虚不固,尿液外出,则形成遗尿。同样,如厕时由于大便难,使得肠道中肺气增多而排浊,导致上部之清气更虚。由于一部分心气已经转化为肺气,导致心气的一过性不足,主脉的功能下降,脉不固血而出现血溢脉外的情况。
临床应用:
1)、流鼻血的病人,民间有一疗法就是让病人的双手猛然高举。为什么高举双手能起到一定的止鼻血作用?因为高举双手时,上部之气随之增加,气能固血,所以鼻出血的情况即刻可以得到缓解。
2)、由于长时间的憋尿,以致小便时尿不出,这时,用提壶揭盖法取嚏,使上部之清气瞬间增加,下部之清气瞬间减少,浊气增加,随着肺的排浊,小便出焉。
4、可转化性
就是说人体内之气可以相互转化。营气出于血则转化为卫气,卫气入血则转化为营气;营气入胸中则转化为宗气等。
大气下陷证的出现就是由于营气从宗气中的转化减少所致;过度生气之后出现的脑溢血,就是由于一部分心气转化为肝气,脉虚不固而导致血溢脉外。
临床应用:
食后不宜剧烈运动:就是因为吃完饭后,更多的气要转化为脾气进行升清运化。如果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则要消耗更多的气,这样就导致了脾气的含量减少,之后,会出现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充分运化的情况。食物不化,不但能导致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含量减少,更能导致积食证的出现。
5、可补性
有消耗,就要有补充,这样,生命才得以延续。
人的呼吸就是补充人体之气不足的基本且最有效最直接之法。中医上也有补气药,可以提高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活力。
临床上遇到气虚之人,在呼吸通畅的前提下,结合吸氧,然后再用补气药直接治疗,效果更好。
当然,中医更要“治病求本”,寻找气虚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不过在用药时还要注意阴阳结合、气血结合、动静结合、补泻结合。
五:气的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课本上在气的功能一节里谈到:气有推动作用;气有温煦作用;气有防御作用;气有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下面,我就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这些功能。
1、推动作用
人体中只有气具有自主运动性,其他的物质都是随着气的运动而运行:血,随着气的运动而运行;津液,随着气的运动而布散、代谢谢;精,随着气的运动而从骨中出来以指导功能发挥。只要知道了气的运动性,就不难理解气的推动作用。
2、前面已经谈过,运动产生摩擦,摩擦生热,因气是以运动的形式而存在,故而,人体的体温保持就是气运动的结果,这也就是气的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防御,不但是抵抗外邪,更要防止内乱。因为气是脏腑功能发挥的物质,只要脏腑功能正常,则外邪不侵,内乱不生。《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外邪侵袭人体致病是因脏腑功能低下所引起的,这和生活当中“苍蝇不叮无缝之蛋”的道理是一样的。
4、固摄作用
1)、固摄血液
血液运行于脉中,因脉的固摄而不至于外溢,脉为心所主,所以,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实际上是心主脉功能的发挥表现。
2)、固摄津液
正常情况下,人体各部位之气的含量是一定的,局部的浊气过多,清气就不足,反之,局部的清气量多,则浊气含量就少,如同阴阳图中的阴阳鱼一样,一个多,另一个就少。
由于津液的代谢谢外出,靠的是浊气的外带,如果局部浊气含量减少,外出之量亦少,随之代谢谢的津液也就少;如果局部清气不足,浊气含量增加,随着浊气外排,津液外带增多,这样就出现了临床上的气虚津液不固之证,所以,气对津液的固摄作用大小,实际上是由局部浊气的含量决定的。
如果出现津液不固的情况,只能说明局部有过多的浊气聚集,而浊气的含量增多又表示局部清气的不足。掐头取尾:津液不固是由清气不足,气虚引起的。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作用就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使得血液、津液相互转化并代谢谢;饮食物进入人体之后出现的营养物质、水液和废物的分离,无用之废物的外出;精出于骨而指导功能发挥等等。
总之,只要了解了气的特点和功能,就不难理解书上所谈的“气的功能”。
2012-04-06 19:31 15楼
老姬前辈阴阳还没讲完呢,小子继续期待中,而且有的内容和您原来的弱弱的一问中的有些类似哦。
2012-04-07 08:32 16楼
学医新手 说:
老姬前辈阴阳还没讲完呢,小子继续期待中,而且有的内容和您原来的弱弱的一问中的有些类似哦。

呵呵,只有先发现、提出问题,然后才能解决问题。我在“弱弱的一问”里面就是要提出问题,然后,我们就要解决问题,现在,《其实中医很简单》这本书就是解决问题。就如我们要做一个称职的汽车修理工,就必须要掌握汽车的形体构成和功能构成,不但要掌握汽车有多少个个零配件,而且还要熟知每一个零配件的功能;下来还必须掌握汽车的油路(现在又的汽车是气路)和电路。如果我们把这些都知道了,重装一个汽车都没问题,更何况说修理?取象比类,如果我们掌握了人的形体构成、功能构成,空气和饮食物是如何供应人体所需的,它们又是怎样外排和代谢谢的,是不是“修理”人就不是很难了?就如有的网友所说,人毕竟不是汽车,确实是这样的,故而,我要“修理”人的时候,一定要知道阴阳,因为这是我们中医说理的工具;一定要掌握五行,因为这是中医关系学的概述;一定要掌握脏腑功能,因为人的形体和功能的正常一定是脏腑活动正常的结果;一定要掌握精气血津液,因为这是脏腑正常活动时必须的“微观物质”;最好掌握经络,因为“不懂经络,动手便错”。
其实中医很简单,只要正确的掌握了这些知识,中医生理学也就搞明白了,至于病理诊断、临床治疗,只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巧,就会游刃有余的,不但遇见自己治过的病会取得更好疗效,而且遇见自己没有治疗过的疾病,也会照样取效。
中医之理,就是生活之理,老姬的微薄经验就是要做好中医,就要常细心的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真正的享受每一天,享受高兴、享受痛苦、享受孤独、享受开心、享受生活给你的一切。
愿你的学医之路不要像我一样的有点艰涩:大学五年,当时我们整个陕西一年招收的医疗系临床专业也就 130多人,有那么多的老师教,还临床实习一年时间,应该很不错吧,可是,毕业的时候,能开中医处方的有多少?这里我也不问会开处方的。说明什么问题?理论和临床的脱节。毕业后,有两个民间的中医老师带教,我才觉得慢慢的步入中医之路。呵呵,艰涩吧。
对你,我很是欣赏,你不像其他人总是问临床问题,我的一些学生就说这本书的后面写的比前面的有味,看起来也带劲,呵呵,只想速成。你不错,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这样,临床上才有更广阔的天地。由于我是专一搞纯中医临床的,所以,对这一方面有一点小小的感悟。
改天给你继续发阴阳的内容。
上面之所以发的是气的内容,这是应一个网友要求想看看,顺便也想让更多的同道朋友、老师挑挑刺,说说自己的看法。
2012-04-07 19:51 17楼
呵呵,老姬前辈,一直以来我对哲学这东西蛮感兴趣的,所以对于理论问题看的也就比较重一点,呵呵。
很有缘,我也是学院派,而且是正在学的学生。
不过比较惨的是,高考失利,败于英语,想报考中医院校,结果却进了高等专科学校,不仅师资力量没本科院校那么雄厚,而且学制也好短,只有3年,今年才刚上大学第一年,明年的这时候也就要去实习,实际只学了1年半。
老师们也是赶进度,上课都有点填鸭的感觉,甚至也有老师当着面对我们说他就是填鸭,至于学多少,看我们自己。
很多同学,现在都对学医都不怎么有热情了,我这个中医临床班认真学的估计还不到5个。
现在,没办法,也只好自学,每天逼着自己看点书,搞得就像回到了高三,呵呵,休闲时就上论坛看看帖子,呵呵。
2012-04-08 09:00 18楼
学医新手 说:
呵呵,老姬前辈,一直以来我对哲学这东西蛮感兴趣的,所以对于理论问题看的也就比较重一点,呵呵。
很有缘

哦,有两个条件就可以学好,一个是喜欢,一个是坚持。任何时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就成。中医,更多的成就在民间,所以,只要有治病的本事,我的感觉是民间比大医院强多了,不但有名,更有比医院强的多的利。
只要你喜欢,只要你坚持,搞好中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事,有任何问题,你就问,我会尽我所知来回答。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不要在乎学院里的老师教学态度,这个论坛里面有好多很好的老师,水平很高,坛主人很不错,好像今年还要聚会,所以,多多交流,多多咨询,不怕慢,但怕站,一天一点,积累的多了,知识水平自然就好了。
2012-04-08 10:51 19楼
从阴阳讲起,好!
2012-04-08 15:40 20楼
哦,有两个条件就可以学好,一个是喜欢,一个是坚持。任何时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就成。中医,更多的成就在民间,所以,只要有治病的本事,我的感觉是民间比大医院强多了,不但有名,更有比医院强的多的利。
只要你喜欢,只要你坚持,搞好中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事,有任何问题,你就问,我会尽我所知来回答。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不要在乎学院里的老师教学态度,这个论坛里面有好多很好的老师,水平很高,坛主人很不错,好像今年还要聚会,所以,多多交流,多多咨询,不怕慢,但怕站,一天一点,积累的多了,知识水平自然就好了。
呵呵,谢谢老姬前辈的鼓励,小子会努力学好的。
⬅ 腰痛 老茶馆 月季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