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医很简单

2012-04-01 10:07 楼主
其实中医很简单
序-------
生理构成篇
第一章:阴阳是中医的说理工具----
第一节:认识阴阳----
第二节:阴阳是中医的说理工具----
第二章:五行是中医关系学的概述----
第一节:五行的本源----
第二节:五行的含义----
第三节:五行的字义延伸----
第四节:五行之间的关系概述----
第五节:五行在中医上的应用----
第三章:脏腑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职能部门----
第一节:脏的功能----
第二节:腑的功能----
第三节:脏腑功能发挥靠的是气---
第四章:精和气血津液是充养人体的基本物质---
第一节:精----
第二节:气----
第三节:血------
第四节:津液----
第五章: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第一节:经络的起源----
第二节:经络系统----
第三节:经络的养生与治病----
第六章:形体和功能构成了正常的人----
第一节:形体----
第二节:功能----
第七章:两大物质供应人体所需----
第一节:空气的进入、利用和外排----
第二节:饮食物的进入、利用和代谢谢-
病理诊断篇
第一章:认识疾病----
第一节:病因------
第二节:病位------
第三节:病态------
第四节:病性------
第二章:中医辨证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中医辨证的原则---
第二节:中医辨证的方法---
临床治疗篇
第一章: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总则------
第二节:中药应用原则---
第二章:中药治疗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八纲用药法---
第二节:脏腑用药法---
第三节:症状用药法---
第三章:中药剂量的把握---
第一节:药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把握中药处方的用量---
第三节:掌握用量原则-----
第四章: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
第一节:准确诊断是前提-----
第二节:治疗必须到位-----
第三节:医患配合-----
第五章:疾病的诊治思维-----
第一节:形体病症的治疗-----
第二节:功能病症的治疗--
第三节:空气进入途径中常见病症的治疗--
第四节:浊气排出途径中常见病症的治疗--
第五节:清气不足时的病症的治疗
第六节:饮食物进入、下降途径中常见病症的治疗
第七节:血的病症治疗
第八节:津液病症治疗
第九节:浊物外排途径中常见病症的治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4-01 10:25 2楼
期待继续!带我们走进杏林!
2012-04-01 17:50 3楼
期待此书 简单而快速的带着我们走进中医……
2012-04-02 14:47 4楼
谢谢,是这样的,你们喜欢那一章节,留个言,我发上来,敬请批评指正。
2012-04-02 14:49 5楼
大道从简需要深刻领会

《其实中医很简单》摆在我面前的时候,还没有感到它将如何考验我的态度,当我初步读过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知道写这本书的序言或者书评,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尽管我为很多前辈、同道的书做过类似的事情。
我的困惑首先来于姬领会的大胆。他对于《内经》经典之中的理论,进行了删繁就简的大动作,是很多时髦学者标榜的“解构重建”工作。如果说他们有区别,那就是别的人只是这样喊,却没有具体的操作;他,一个民间的小中医,竟然不声不响地完成了很多人想干又干不成的大动作。当然,很多主张要对中医经典理论进行“解构重建”的人,是希望按照实证科学的要求用现代科学语言,对于中医理论进行重新安排,而不是姬领会这样仍然用气机升降、清浊出入来重新布局。
毫无疑问“升降出入”是《内经》的主张,也是被提炼到很高境界的学术概念,比“新陈代谢谢”更能说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因为“新陈代谢谢”只强调了用新的取代旧的,因此比假肢、义齿更多的新物件(比如支架、导管、再造、转基因一系列的在本质上属于人体异物的新东西),堂而皇之地被大量地安排到了人体之内,因为这并没有违背“新陈代谢谢”的原则。因为“新陈代谢谢”既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升降出入”与此不同,它强调的是生命有机体的自主运动,尽管医生的治疗措施可以帮助人们顺利地完成“升降出入”,但是“升降出入”的主体只能是生命物体本身,而不是外来的异物。
姬领会改造中医理论,把《素问•灵兰秘典论》以及其他篇章之中,关于人体脏腑功能的阐述,按照气体、饮食出入,清升浊降的原则,进行了重新安排,把肺的功能定位于排泄浊气,把肾作为吸气、藏精、进食等一系列下降运动的根源,把肝的作用,脾的功能,心的主宰,都看作是肺出肾入的“辅助设施”,使升降出入的生命自我代谢谢更加简洁,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更难能可贵的是,姬领会的设想不仅是“理论猜想”,而是把中医的各种治疗也与之贯穿起来,俨然是“理法方药”完整一套了。他不无自豪地说,按照他的这一套说法,更多种疾病,无论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都很有效,比如咳嗽、胸闷大多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缓解,慢性的疾病也大多可以三服药取效,包括很多单方验法、无理可讲的民间经验,在他的理论里也大多可以解释圆满。
我困惑,我矛盾。我不能因为自己曾经主张“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就盲目的反对一切创新,而仅仅停留于传统的理论之中;也不能因为迫切地想发展中医,而轻率地支持对于传统中医理论的“解构重建”。我担心反对创新会阻碍中医的发展,也担心鼓励“解构重建”而抛弃了中医的精华。
掩卷细想,姬领会的《中医很简单》不过是一种尝试,未必会冲击传统中医理论,因为他的新论都是根源于传统理论的构建,而不是离经叛道、违背经典。
基于这样的认识,基于中医学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演进过程,我对《中医很简单》所做的尝试,是极为赞赏的。当然,赞赏它,不是说它已经完美无缺。中医学的进步永远不会停止,人们的探索也不会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只要符合中医自身的特点,就可以“根基牢固,千年不倒”。
曹东义
2010年12月12日
写于石家庄求石得玉室
2012-04-02 22:25 6楼
老姬 说:
谢谢,是这样的,你们喜欢那一章节,留个言,我发上来,敬请批评指正。

我贪心点,最好全发让我们初哥学习学习!
2012-04-03 07:52 7楼
现代《伤寒论》研究三方向(二):胡希恕《伤寒论》汤液经方说[/

初学者都是这样的思维,看上去很简单,仔细研究下去也就都糊涂了,中医就是如此

中医好像下围棋,一开始会摆子。要想摆好子,赢棋就不是这样简单的事情了。

谁也敢说自己是中医,谁也不敢说自己会中医,中医界基本都是这样的状况。
2012-04-03 08:14 8楼
呵呵,好,我慢慢发,先发点阴阳上来:
生理构成篇
要修理汽车,对汽车的构成不了解是不行的;要用中医来防治疾病,不从中医的角度来了解人体更是不行的,故而,对人体的全面了解是打开中医之门的钥匙。
阴阳,是中医的说理工具;五行,是中医关系学的概述;脏腑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职能部门;精和气血津液是充养形体的基本物质;经络,是气血的运行通道;形体和功能构成了正常的人;空气和饮食这两大物质供应人体所需。了解了这些,中医人体生理构成也就清楚了。
第一章阴阳是中医的说理工具
引子
初春的天气,说暖还寒。一个老爷子带着自己的孙女来看病,一个普通感冒,但却自行用“大青叶”等药两个礼拜还没好,看舌、诊脉、处方,桂枝汤加生麦芽,正准备交给中药房,却被老爷子拦住了,说让他看看,没问题,我就给老爷子读处方。
“哦,这么简单,能治好吗?生病这么长时间了。”
“是这样的,您先把处方交给中药房让他们为您取药,我和您聊聊。”
“好的。”
等老爷子把处方放到中药房之后,坐定,我就说道:“老爷子,您现在敢给孙女吃冰糕吗?”
“这么冷的天,还感冒了,怎么能吃冰糕?你什么意思?”
“呵呵,老爷子,您也知道冰糕寒凉啊,可您为什么还给孙女吃‘大青叶’之类的寒凉药?这些药物对小孩身体的伤害比起冰糕来可就大多了。”
“小孩感冒发烧有炎症,‘大青叶’消炎挺好的,还能治疗感冒,很对症啊。”
“等等,老爷子,您对中医知道的多吗?”我迫不及待的打断了老爷子的话,有点不礼貌。
“知道啊,我经常的看《黄帝内经》等中医方面的书。”
“老爷子,恕我直言,从您刚才的谈话里面可以知道,您虽然了解中医,但还是不大会应用中医,您别生气。”
“哈哈哈,我生什么气那?对你我是很相信的,这不,就带着孙女来看病了。”
“老爷子,您看,现在的季节是春季,初春,气候还是有点凉,所以,现在的感冒绝大多是风寒感冒,既然是风寒感冒,那么就要用祛风散寒药,而‘大青叶’为苦寒泻火药,治疗风热感冒还行,但治疗风寒感冒,可就用反了,您孙女感冒不愈的原因就在这里。”
“炎症,是西医上的名词,中医不讲这个,当用中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用中医的辩证方法,否则,就很有可能把身体弄坏了。”
“但为啥我外孙用‘大青叶’之后,感冒就好了?”老爷子说道。
“老爷子,您外孙多大?”
“十六了。”
“呵呵,‘大青叶’为苦寒之药,用治风寒感冒,虽伤人正气,但对于身体健壮的人来说,伤害不大,因其‘消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所以,感冒就可能被治好。您外孙是十六岁的男孩,自我调节能力很强,所以,用‘大青叶’治疗,问题不大。”
“但对您的孙女来说,可就不行了,相对于男孩来说,女孩身体本来就弱,且年龄只有8岁,自我调节力不是很强,所以,虽可‘消炎’而杀灭细菌病毒,但是正气更伤,故而,反复感冒的可能性很大。”
“怪不得那,用药之后,刚看着有点好转,但随后又加重了,时好时坏,现在,我终于知道原因了。”
“姬大夫,你能给我多谈点中医吗?”
“老爷子,您真的喜欢中医吗?”
“当然,中医能治病,更能养生,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吃穿不愁,身体好了,不但是自己的福,更是全家人的福啊。”
“好,我就给您说说阴阳吧”。
2012-04-03 08:15 9楼
自 序

此书定稿的这一刻,我既没有高兴,也没有轻松,有的却是一种心酸。整整七年,书中的文字,我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猛然领悟到一点东西就立即起身做记录。所有这些,我都记不清了。只记得“人只有两大部分-形体和功能”这一点,我就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将不同的概念翻来覆去的理解后,才得出的总结;而对于形体和功能的转化问题,更是花费了我好几年的思考。铁棒磨成针,花费这些时间写出对中医的领悟,能够得到多位中医权威前辈们的认可,我感到欣慰,功夫没有白费。
我是一名中医临床工作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医人,在行医的过程中,渴望能把自己对中医的所想、所悟和微薄的经验拿出来与世人共享,不敢言能对中医的发展有何贡献,只望通过中医能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快乐的生活。
用中医治病救人是我小时候的一个梦想,与中医的情结源于我的母亲。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农民家庭,儿时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等我上小学,动乱也结束了,但它对大人们的伤害却没有结束。那时,帮派还在,我现在也记不清楚村里唯一的一个中医大夫到底是属于哪一派,到底是怎样被整垮的,只记得他给我母亲看过病,效果很不错,但就在这个时候他仙去了。后来我的母亲找了好多西医大夫治疗,就是不见好。
母亲的病,就是在右手手腕处有一个疮,遇到冷水或受凉之后是相当的疼。由于生活所迫,还是照样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照样在家里洗衣服做饭。在我的记忆里,“黄纱条”用了好多好多。至今想起,眼里仍然有泪。
转眼到了89年,一直学习成绩很是不错的我却没有考上大学,很是伤心、很是生气,随后在邻村的砖瓦窑上干了一个暑假,唉,那个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补习的90年,更是勤奋,终于考上了大学,在填报志愿时,除了军校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医学院校,最后,我进了陕西中医学院,在医疗系临床专业就读。
上了大学后不久,我就带着母亲到我们学院的附属医院,找到了李晓群大夫,治疗了不到一个月,病就痊愈了。当时看到母亲的那个高兴,我哭了。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母亲当时说的话:“我的这个病比你的年龄时间还长啊”。
感谢李晓群大夫!感谢中医!
此后,我更喜欢中医。
在学习大学课程的同时,我经常去图书馆、阅览室,翻阅老师们提到的中医名著和记录别人的临床经验,这些记录的东西很多到现在都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现在回想起来,真正引导我走入中医的应该是医案。从医案里不但可以看到中医的思维,更可以看到诊断、处方用药的经验。
记得上大二时,有次在西安走亲戚,遇到一个30多岁的女病人,病了三年多了,能站、能躺,就是不能坐和蹲,否则就疼的要命,看的地方太多了,就是不见好。也许是有病乱投医,知道我是陕西中医学院的,就让我帮着找老师给她治疗。那时的我不会号脉,只能看舌头,将舌的情况记录后回到学校,由于当时和其他的老师也不太熟,看到班主任也很忙,所以就自己查看医案书,在朱进忠老先生编写的《难病奇治》中找到一个医案,和这个病人的症状差不多,舌象相符合,就把原方抄录后寄了过去。两周后,病人寄来感谢信,说是病已好。当时真是好高兴啊。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胆子还真大。
毕业后,分到医院,在上级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记录的别人经验试用于临床,有效的就变成了自己的经验,效果不大的,则弃之,这样日久,自己的经验也就积累的就比较多了。
然而,经验终归是经验,中医临床还是要靠理论指导的,反过头来,重读中医理论,觉得有很多是和临床脱节的,就这样,我一边临床,一边看书,一边领悟,始成斯书。
姬领会2011年6月7日于绿芸堂中医疑难病门诊
2012-04-03 20:41 10楼
不错
期待下文!!
2012-04-05 23:12 11楼
老姬前辈以气化理论诠释中医,和教材不同,很有创见,小子继续搬张板凳学习来了,呵呵。
⬅ 腰痛 老茶馆 月季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