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全身推拿法

2010-03-03 17:40 楼主
—— 一种简便易学疗效确切的推拿方法
笔者在三年前学得此套推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感到此套技术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疗效甚佳,受到了众多患者的一致好评,的确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技艺。现详细介绍给大家,望得者珍之。
于氏全身推拿法由调颈项法、调上肢法、清头法、调脊椎(督脉)法,调腰背法、调胸腹(任脉)法、调下肢法等组成。这些均属本推拿法中的常规疗法部分,在临床上除了一些急、重病外,多可先用上述手法进行常规治疗,以调节全身的功能,使气血通畅运行,肌肤柔和,筋骨强健,阴阳平衡。使大脑与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保持旺盛,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机体健康的目的。
(一)调颈项法
姿势:患者取坐位
操作方法:
1、 托颌摇颈
医者站在患者身后,用两手拇指端按住患者颈两侧的天柱穴(可先以手指按压寻找天柱穴周围的压痛点后再按压其上),将食指、中指伸直,中指置于颌下,食指挟在颌之两侧,然后按下述方法施以治疗。
A、 使患者头向前倾,用手托住头按前—左—后—右—前的顺序旋转3-6次,再按相反方向旋转3-6次,操作时注意让患者尽量保持放松。
B、 医者手的动作同上,将患者的头边向前上方托边左右摇动数十次,摇动时拇指以适当力度按压天柱穴,直至按处的疼痛叛减轻或消失为止。
2、 揉颈
A、 医者用右手拇指端自上而下揉颈椎,在痛的部位可多揉一会儿。
B、 医者用两手的拇指端自上而下揉患者颈椎两侧旁开1.5厘米及3厘米处的四条纵线。四条纵线上起于第一颈椎两侧,下终止于第一胸椎两侧。注意在痛的部位要多施揉,以疼痛减轻或消失为佳。
C、 医者用手大鱼际自上而下揉患者颈椎两侧的肌肉,直至肩部为止,共揉3~6次。
医者站在患者左侧,用左手轻托患者额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分放在患者颈椎的两侧自上而下(即由第一颈椎至第七颈椎)拿揉。注意在痛的部位要多拿揉,以疼痛减轻或消失为佳。
医者手的动作同上,左手使患者头略向后倾,右手运用腕力前后震颤患者颈项约1分钟,然后再左右震颤约1分钟,震颤频率为100~200次/分。震颤时手边震颤边自上向下移动,反复施术。
调颈项法具有促进颈部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整颈椎间隙使异常部位归复正常,从而改善大脑的血供给,使脑一脊神经中枢对全身能正常发出指令。
(二)调上肢法
姿势: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
操作方法:
1、 温通上肢
医者站在患者前面,用两手拇指指腹按压患者两侧缺盆,注意用力要由轻渐重,按30-60秒后慢慢抬起手来,此时,若患者感到麻木或电流感,或热感自缺盆流向手指端则表明按压准确,若患者无上述感觉,医生应反复按压寻找,直到出现上述感觉为止,上述手法反复做3次,此法还可站在患者身后施术,若站在身后可改为食、中二指并用,感觉同上。
2、 揉上肢
医者用左手握住患者的左手,先用掌自肩揉至手,再用右手拇指、中、无名指相对从患者肩部捏揉至手指端。其顺序及施术方法如下。
A、 由肩臂前(桡)侧(相当于肺与大肠经的经络循行中线)捏揉至拇指端和食指端。从手腕至指端要细细地揉,手指应上下左右分别捏揉,碰到痛点应多施揉,以疼痛减轻或消失为佳。
B、 沿上臂内外正中线(相当于心包经与三焦经的经络循行路线)捏揉至中指端和无名指端。手部的捏揉要求同A
C、 沿上臂(尺)侧(相当于心经与小甩经的经络循环路线)捏揉至小指端,手部的捏揉要求同A
D、 捏住小指端摇动小指并向外牵拉抖动数下,其余四指也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做完一侧肢体后,按相同方法做另一侧肢体。
3、 拉抖上肢
A、 医者把左手放在患者颈肩的左侧,右手握住患者左手(以手掌与患者手掌相对,由指侧握住)然后将自己的肘部置于患者肘弯内,肘部用适当力量向外撑顶牵拉患者上臂,略停顿后将肘从患者肘内脱出,左手改拿住患者肩部,右手用适当的爆发力向左方略偏下快速牵拉患者手臂。共做3次。右侧施术方法同上。
B、 医者用两手握住患者的手掌,一边轻轻向略上方牵拉患者手臂。共做3次。注意当患者患肩周炎时,不可用力太猛,要根据患者肩部所允许的活动幅度适当用力。
4、 拍打上肢
医者用一只手握住患者的一只手,用另一只手掌自患者肩部轻轻拍打至手背,自腋下拍打至手掌。拍打时医者的手掌心部要略虚起。然后医者轻轻握拳,拳心要空,按上法再轻打患者上肢,注意拍打时要用腕力,要有弹性。
5、 散点上肢
接续上法,医者一只手五指分开半屈,用指端腹部按上法轻柔地弹打患者上肢。
调上肢法具有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治疗头、颈、肢体及骨脏疾患的功效。
(三)清头法
姿势: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
操作方法:
1、开天门
医者站在患者前面(若采取卧位则坐在患者侧面或头上方),用一只手轻扶患者后头部,另一只手在拇指指肚从患者两眉之间(印堂穴)垂直向上轻推到发际内(上星穴)频率掌握在120-200次/分,共推30-60次。
此法也可采用两手拇指交替推的方式。
2、分坎宫
医者用两手拇指指肚由患者的印堂穴沿眉毛上方分推至两眼外角的太阳穴,共推30-60次。
3、 揉太阳、头维、耳廓
接在上法之后,医者两手拇指推至太阳穴后,在该穴施揉30-100次,然后再向上推至头维穴(该穴位于鬂角上入发际1厘米处)施揉30-100次,再向两侧分推至耳的上方,用两手拇、食二指相对捏揉耳廓,自上而下细揉耳的各个部位,若有痛处宜多施揉,以疼痛减轻或消失为佳。
4、 按风池
医者两手五指分开,呈微屈状,用五指端自太阳穴沿侧头部揉至颈部,共做3-6次,然后用五指端在同部位自前向后梳6次,再用中指端按压两侧的风池穴,拇指端按压太阳穴。注意用力适中,按压时间为1分钟,亦可按揉100次。
5、 揉督脉
医者站在患者左侧,用左手拇、中指轻托在患者两侧的太阳标穴处,左手食、中、无名指并拢,用指肚自印堂沿头顶正中线揉至大椎穴处,途经印堂、上星、百会、风府、大椎穴各施揉30-60次。上述手法共做3次。
6、 揉膀胱经
医者左手不变,右后拇指与食、中指分开,用指肚从眼球垂直上方的前发际处平行揉至后头枕内下约相当于风池穴处,共做3次。
7、 散点头
医者两手五指分开呈半屈状,用指肚部两手交替地弹击整个头部,要求用力要轻揉。
清头法具有疏通头部经络,促进大脑的气血循环,使脑细胞活性化、有序化,提高植物神经、内分泌、血管中枢及生命中枢的功能,使全身的脏腑器官示得动态平衡而达到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四)调脊椎(督脉)法
姿势:患者取俯卧位
操作方法:
医者坐在患者左侧,先用食、中指、无名指指肚自大椎穴揉至尾闾骨,然后用两手拇指肚揉拨患者的每一节脊椎间隙(相当于脊神经根部),由颈椎开始用力揉至
尾闾骨。当揉至骶椎时,指端置于骶孔上揉(左右各4次)在感觉痛的地方多施揉为
宜,以疼痛减速轻或消失为佳。共做1-3次。
调脊椎法具有疏通督脉,促进督脉及脊椎、脊髓的气血运行,强化脊椎与调整脊椎的变异,恢复与提高脊神经功能的作用。
(五)调腰背法
姿势:患者取俯卧位。
操作方法:
1、 揉腰背腿经穴
医者用拇指肚或食、中指指肚,由患者肩部揉向足趾。具体方法如下:
A、从肩部开始,沿腰背相当于膀胱经(脊中线到肩胛骨内侧缘的中间的纵线及肩胛骨内侧缘的纵线)的四条纵线分两次揉至臀部。在施揉过程中每节脊椎间隙的两侧与4条纵线的交点要分别揉6-9次,感觉痛的地方宜多加施揉。
B、用两手拇指与食、中指沿相当于膀胱经与肾经的循行路线(下肢后正中线与该线同内侧正中线中间的纵线)由大腿部捏揉至足后底部,然后拇指沿足底经涌泉,食、中指沿足小趾外侧捏揉到小趾端,再自足跟处分别向无名、中、食、拇趾端施揉。
2、 掌揉腰背
医者用两手掌沿患者脊椎两侧的肌群(相当于膀胱经的循行中线)由肩部开始经腿后侧揉至足趾。手掌左右各旋揉1次。
3、 拍打腰背。
医者先用两掌自患者肩部轻柔地拍打至足尖,再半握拳按上述中线轻柔捶打1遍。
4、 散点腰背
医者两手五指分开呈半屈状,用五指的指肚自患者肩部轻柔地弹打至足尖。
5、 摇抖腰背
患者取侧卧位,腿呈半屈状,医者将两于分别放手患者肩部与臀部,一边摇动患者的肩与臀部,一边前后扭摇数次(若无法做到,亦可只做后而的动作),使其腰背部放松后,将其扭至最大限度,并用快速而适宜的力度使肩向前、臀向后猛然扭动肩臀,注意用力大可太猛,尤其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应避免出现损伤,其后再重复上述手法使肩向后,臀向前扭动。做完后让患者转换侧卧的方向再次如上法施术。
调腰背法具有疏通、背及腿部经脉、促进腰背气血运行,调整腰背肌肉的作用。同时通过对腰背俞穴的施术,达到调整、提高脏腑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六)调胸腹(任脉)法
姿势:令患者取仰卧位
操作方法:
1、 在患者右侧,用食、中、无名指的指肚沿患者身体前正中线自胸骨上端揉
至耻骨处,在揉膻中、中脘、气海、关元、中极等穴位时,应多施揉,每穴揉30-100次为宜,若感觉有痛点以揉至疼痛或消失为佳。
2、 胸腹 医者用两手拇指及大鱼际自患者的胸骨上端开始,左右分抹至肋骨
端,然后用同样的手法,沿胸骨至耻骨的正中线按3-5厘米的间隔一次分抹至身体两
侧(若在女性可越过乳房)重复上述手法3次。推腹医者用右手自患者胸骨柄下(即
胃贲门处)推至耻骨,重复上述手法3-6次。调胸腹法具有疏通任脉,促进气机运行,调整,提高脏腑功能的作用
(七)调下肢法
姿势:令患者取仰卧位
操作方法:
1、温通下肢
医者站在患者的右侧,用两手的大鱼际按其两侧腹股沟的急脉穴30-60秒,注意用力要由轻渐重,最后缓慢抬起手来,此时,患者下传至足趾,若无此种感觉,医者可用手试探寻找动脉跳动处。重复上述手法3次。
2、揉下肢
医者用两手掌分别置于患者的大腿内,外侧,向下揉至脚踝为止。
3、指揉下肢
医者用两手拇指与食、中指由患者的大腿上端捏揉至足趾,具体手法如下:
(1)由大腿上端开始,沿距腿前正中线左右两侧2-3厘米处的两条纵线捏揉至膝部,再向下沿胫骨两侧捏揉至中踝,沿内外踝前方揉至拇、食、中趾端,胃经的循行线。
(2)医者用两食、中、无名指指肚,由患者的大腿上端沿腿内、外侧的正中线揉至足踝,然后经内、外踝前方揉至拇趾与无名趾端,约相当于肝,胆经的循行线。
4、拉抖下肢
医者将左手放于患者膝上,右手握住其中踝处,使腿弯曲并向腹部靠压,用手向内旋转一周后,用一定的牵拉力将其迅速拉直,再用相同方法使腿外旋一周后牵拉直,重复上述手法3次后,左手置其膝上不变,右手从足底握住其足,使下肢伸直并尺量抬高,当抬至最大限度时,左手适力按压其膝,右手尺量使其脚前屈如此保持30-60秒,另一侧腿的施术手法相同。
5、拍打下肢
医者用两手掌自患者大腿上端轻柔地拍打至足背,然后呈半握拳状再如上法轻柔地打一遍。
6、散点下肢
医者用手的五指分开呈半屈状,用指肚部自患者大腿上端轻柔地点打至足背。
总结:
这套推拿技术是笔者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四联联动复合疗法”之外,最经常应用的一套手法,针对一些需要全身保健按摩的患者,这是一套极佳的保持身体健康的保健手法,同时又可分开来针对不同的疾患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头痛、头晕、脑胀就可用清头法,疗效甚佳,希望广大读者精习之、练之、应用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攒竹治腰痛 老茶馆 赤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