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对临床药效的影响

2010-03-04 15:22 楼主
中药炮制是我国医学中一门传统的制药技术,它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及药材的自身性质,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科学的炮制能减毒增效,而不科学的炮制往往使药材有效成分丧失,甚至增加毒性副作用。中药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在临床应用前都要经过加工处理,谓之炮制。同一种药材其炮制方法不同而功效也有差异,临床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1 保持药物本性,提高临床药物作用

根据病情的需要,把药材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炮制[1]。中药炮制后,性味各别,升降各异,引药归经,减低毒性和不良反应,如用蜂蜜制款冬花、麻黄、生甘草、紫菀等可以增强宣肺润肺止咳的功能,生姜制丰夏可以增加化痰止呕的作用,且又解半夏之毒。矿石、贝甲及某些坚硬植物的根与根茎木质,果实种子类的动物的角质药材,其整品不易调剂外,且在短时期不能煎出有效成分。因此,要针对不同的药材质量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例如:磁石、代赭石须火煅后醋碎,碾细后先煎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苏术、降香、檀香等宜切成薄片用。羚羊角、鹿角宜切片沙烫或锉成粉状用。种子类如决明子、牵牛子、白芥子、枳实等均宜炒黄粗粉碎后用。《本草蒙筌》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则所味反失……”。

2 炮制可以使药物的功能

改变中药炮制在中医用药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同一种药材,生品与炮制加工后,其作用有时完全相反,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注意。如生地黄味苦寒,重在养阴,清热凉血,经蒸晒制后称为熟地黄,变为味甘性微温,重在养血滋阴。天南星味苦,性辛温,功能为燥湿化痰,驱风止痉,经胆汁制后的胆南星性味较为苦凉,用于涤除热痰、平肝熄风。生大黄泻火通便,酒大黄活血化瘀,大黄炭清热止血。桑白皮生品重在利水消肿,蜜炙桑的皮重在润肺定喘。桑白皮生用与蜜炙《本草述钩元》一书,曰“利水生用,咳嗽蜜炙或炒”。《得配本草》“疏散清热生用。入补肺药,蜜水拌炒”。可见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使药物功能改变。

3 炮制与药物性

改变中药的“性”与“味”,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指“四气”——寒、热、温、凉;味,指“五味”——辛、甘、酸、苦、咸。这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也就是各种药物作用的基础。它是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凭药物的实际疗效反复验证后归纳出来。《内经》指出“气味合而服之”。相当部分的药物其味并不明显,需要通过其作用进行归纳。性味的错综复杂,说明了药物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五味子、生姜、黄芪、蛤蚧同为温性药物,但它们分别具有酸温、幸温、甘温、咸温的不同。其药理作用也彼此迥异。为了适应临床病情的要求,炮制可使药物的性能影响,达到一定程序的改变,其应用范围也得以扩大,借以密切结合临床要求进行配伍治疗。如生甘草性味甘微苦、平,生用主泻,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经蜜炙后称炙草,主补,性味改变为甘温、具有甘温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营卫的作用。生麦芽用于止乳,炒麦芽有催乳之功。生石膏泻火清热、煅石膏收敛止血。

4 炮制后降低毒性

在通常情况下,某些剧毒药物往往要使用于临床,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内经》中曾明确指出“大毒治痛,十去其六;常毒治痛,十去其七;小毒治痛,十去其八;无毒治痛,十去其九。勿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说,如大量利用药物的毒性治病,最多只能利用其40%的毒性,常量只能用其30%,小量用其20%,最低量只能用其10%。超过这一限度,就会损害其正常疗效。如何解决其毒素,降低其副作用,古人很重视对有毒药物加工炮制,服务于临床。如生川乌、生草乌毒性剧烈,用甘草水煮后可减轻毒性,再入煎剂时久煎破坏了乌头碱的含量,有良好的祛风除湿功能。马钱子用香油制后,斑螫宜用米炒,巴豆去油去皮制成霜等都是为了减轻其毒性。如树脂类、动物类、粪便类等含有人体一些不适气味,不便服用,醋制后能达到除去不良气味的副作用,如五灵脂、蚕砂、乳香、没药等醋制后,不但增强了活血化瘀之功效,而且可减少不良之气味,大大降低副作用。中药炮制历史久远,相传起源于神农时代。远古时候,人们为使药物清洁和服用方便,采取了洗净、劈块等简单的加工方法,这就是中药最早的炮制。当人类发现火以后,受到用火加工食物的启示,便用火来加工药物,因此对药物的毒性降低和调整药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后来用酒制、盐制、醋制、蜜炙等方法,丰富了中药的炮制内容,且更好地适应临床需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鸡内金炮制不同功效各异 老茶馆 中药炮制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