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是基础医是楼

2012-04-23 10:24 楼主
医古文是一门重要的中医基础学科,素有“学习中医的敲门砖”、“打开祖国医学宝库的钥匙”之称。任应秋先生也曾指出:“医古文是中医学基础的基础”,“只有学好医古文,才能学好中医学”。时下,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方可成为“大医”,已成为业内共识。然而,要想真正读懂经典就如同“升岱岳”、“诣扶桑”一般,而医古文就是帮助我们读懂经典的“径”与“舟”!

医古文做为中医药学的重要载体,究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古代中医药的语言文字;二为古代中医药的历史文化。中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古代名医先哲的医学思想及实践经验无一例外都是以医古文的形式流传于后世,“读书是借助别人的思想来构建和完善我们自己的思想”。

读古人的著作,就如同是和他们交流,借鉴他们的经验与思想来指导我们今天的临床实践。概言之,医古文的学习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不但要认真读今人的书,更要好好地读古人的书。

“文是基础医是楼。”我们从《伤寒论序》一文中便可一窥仲景先师的文学功底;“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两篇佳作更是流传千古;宋代的苏轼与沈括虽为当时著名文人,但各自又有医学著作,后人将二者医书编为一体,即后世流传之《苏沈良方》。明代张景岳可谓一代大师,他的文章言辞流畅、气势壮阔、论理清彻、说服有力,张氏文医二途的功力更是少有并肩。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医古文本身有融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为一体的特点,医古文对于初学者,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积累中医药知识。而对于临床多年的医师来讲,学习医古文更能够为他们解疑答惑、激发灵感,例如后世对叶氏《临证指南医案》的评价便是很好的明证。

中医药学要现代化,这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不能由于这个原因就忽视中医学自身的特点与本质,放弃医古文的学习。所以,医古文的学习不光是院校教育的一门课程,更是中医药工作者终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微博·中医药 老茶馆 传承创新中医文化是中医院校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