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症之腹诊

2012-05-15 01:11 楼主
诊腹之法,首先使病人仰卧,医者平坐稳呼吸,使气纳与脐下。大病不惧生死,不屈尊富贵,不嫌弃贫贱,宜审其症候,救其疾苦,专心诊察之,决不能误生为名利挟私心而毁誉之念。
桂枝汤症以头痛、脉浮、汗出、发热、恶风为正症。
腹症:腹皮润滑,轻度拘挛,气上冲。气冲甚而迫于中央,以脐底之动为本,深按可得。诊冲气之法,以三指头深按病人腹之中央,以候心下至脐上冲气之症,脐底动气常浮,指头处筑筑而动者为冲气。深按脐上,指头由抵抗之强底部上升,其动力尚存时则为有动。腹皮拘挛以指头轻探可得之,在指头支撑处抽筋者,拘挛也。此腹用掌抚摸有润滑感。《灵枢、诊尺篇》:“尺肤滑,其润泽者,风也。”(我们把从鸠尾脐的长度定为一尺)
动有上冲,其人短气烦躁者,龙骨牡蛎所治也。
动有定处,气无定处,所谓积气之急痛。按之良久其物下降,亦多气上冲,其气上冲宜与跳跃相分别。
太阳篇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上冲即气上冲心所致,但此冲心不甚,示其轻而略“心”字也。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是太阳表证解,但其残留之气上冲,尤可与桂枝汤,知桂枝主治上冲。若此处尚存疑虑,桂枝加桂汤,即桂枝汤,但增桂枝二两而成,是治由少腹至心下发奔豚气,如小猪活泼而跑,突突而至心下,无形者,乃上冲之气剧也。历观其他仲圣以桂枝为君之方下症,皆有冲气之症,然则桂枝主解肌,又主治冲气明矣(桂枝,当升则升,当降则降)。
或问:“腹皮拘挛亦为桂枝汤之腹症,论中无明文,为何?”
答曰:“桂枝汤是以桂枝为君,芍药为佐,余三药助桂芍且调和诸药,故于本方内专桂芍二味去加增损,乃随其症而治亦灵活。桂枝汤加芍药汤症曰:腹满时痛者。此腹满本由太阳病而来,非所谓阳明胃实等之腹满,唯以时时腹痛为其外症。腹满者,其实乃拘急之症,故以芍药为主药,消其拘急而治其痛。桂枝汤仅增芍药三两而成。何以治愈腹症,桂枝汤本方一般有拘急之症,只因其症微,言而略之,参考其他著明处而自得其意,仲圣方论皆然。若还有疑,本方芍药甘草二味加量,另加胶饴一味,即为小建中汤,有腹中急痛及里急腹中痛之症。 然此方为桂枝加芍药而又加甘味甚者,甘草胶饴只主其亢急;造成其痛之别,必有其物,其物由拘挛所致,芍药主能为解拘挛。 桂枝汤去芍药汤虽治胸满者,即气冲于胸而闷,但去芍药,是无腹拘急,而其气上逆直迫于胸也(也因病人胸阳不振,去芍药,因其寒。仅留桂枝合甘草,辛甘化阳也)。”
桂枝甘草汤症:冲气迫心而不安,故见病人站立叉手自冒心。尚见心下悸,欲得按,短气迫息而欲自绝者,即冲气急迫剧也。故以桂甘二味相合,治冲缓急,于是桂枝治冲气之意明矣。此症由发汗过多引起,或未必仅限于汗后,积气急迫而使气塞等也有此症。然乃一时解急之方也。解急尚宜察其本,随症处方,故煎法亦有分服与顿服之别。此症易与栀子甘草豉汤相混淆,彼症为心下濡,手足烦热;此症乃因冲气逆剧,故以微厥为其别也。 茯苓症也有心下悸,然茯苓主水气,故兼有肉润筋惕,小便不利等症;此症之悸乃冲气急迫所致,无水气之变,唯不知所措而不安而已。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5-15 23:48 2楼
多谢分享!
2012-06-28 22:44 3楼
唉,读仲景书只重脉症,而不深研腹症,很难达到升堂入室的地步!看来论坛之中唯孙、王二君有高见卓识!
2012-06-29 08:01 4楼
mlgwyh 说:
唉,读仲景书只重脉症,而不深研腹症,很难达到升堂入室的地步!看来论坛之中唯孙、王二君有高见卓识!

先生过誉了

实际诊治中很多时候我也忽略腹诊

最近在读娄绍昆先生的书,其中对于腹诊的见解也非常值得学习
⬅ 【娄绍昆】:《亦教亦医状元桥》(三) 老茶馆 【娄绍昆】:《亦教亦医状元桥》(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