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绍昆:《春风引路入岐黄》四

2012-06-09 15:48 楼主
“在中医临床上,类似于鲁迅‘牙石’病的情况肯定不少,中医学难道都视而不见吗?”
“问得好!”何黄淼老师高兴地说,“中医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是存在局部病变对整体性治疗的不应答性的问题,所以从周代开始就通过分科的办法来弥补这个临床上的漏洞,在唐代中医的专业设置上已有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针灸、按摩、角法等分科。由于专科的发展与医疗设备的更新有关,所以不得不承认,中医专科的发展是缓慢的,其中口腔科的发展更是这样,到了清朝还没有发明刮除‘齿袱’的器械,所以才出现鲁迅治牙的故事。”
何黄淼老师思考得很深很周到,这些知识我闻所未闻。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但是未必就是优点。”何黄淼老师继续对我说,“它有得有失,并非万应灵膏。有时候的确会出现大而不当的毛病,承认缺陷才能改进与发展。对于中医药不能正确治疗鲁迅的牙石病一事,大家感到遗憾是应该的,但为此苛责中医药学,那就大可不必了。”
后来,我把有关鲁迅反对中医的话题,跟阿骅表兄交换了意见。他对其中鲁迅因为牙病对中医的批判倍感兴趣。
中年的阿骅表兄是一个容貌儒雅,志性刚烈而具有问题意识的人。他那修长匀称的身材,宁静温和的气质构成了现代知识分子典型的形象。然而他那严肃、困惑的表情,结结巴巴的表达能力,使人不敢恭维而且也难以接近。然而在我的眼里,他的不善言辞也已经成了他思想力量的一部分。阿骅表兄比我大十五岁,青年时代学过西医,近几年来一直在研究中医针灸。他凭借其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知识方面的素养,在中医理论方面比我遥遥领先,所以我经常找他求教诸多问题,并常常得到意外的收获。
阿骅表兄沉思了半天,说:“鲁迅先生牙病诊治并不是中医学的一个孤本,这一事实的确击中了中医学的软肋。这是一个中医学中一直无人触及的重大问题,中医学为了维护大而全的理论系统,强调的是抓大放小,重视整体而忽视局部。不惜把一些局部的问题,一些技术的问题,勉强拉进几大系统分类之中。这种忽视局部,忽视专科技术的理论缺陷,就是鲁迅牙病事件的原因。鲁迅在作品中正面提出向中医学挑战以后,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医界没有人做出回答,这是为什么?实质是讳疾忌医,拒绝批评。这是中医学的悲哀,说明中医学匮乏自我完善的纠错能力。我认为这一个难以忘却的事例值得每一个中医师好好地反思。”
他讲到关键时刻总是咬文嚼字,闪烁其词,让人不得要领。
“鲁迅先生的中医观正确吗?”我直截了当地问。
“鲁迅先生的中医观是错误的,”阿骅表兄说,“他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但是他的一些意见并不都是空穴来风。那个时代的精英大都菲薄中医,这不是他们的错误,而是他们的不幸。譬如大名鼎鼎的陈独秀也是持类似的观点。他说:‘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
“象鲁迅先生这样聪睿的人,为什么会犯这种以点代面的错误呢?”我问。
“老鹰有时候飞得比鸡还低,”阿骅表兄把自己的右手自然地伸直,放到接近地面的位置,随后又把它高高地举起,“然而没有人怀疑老鹰搏击长空的能力。”
阿骅表兄的比喻真的很恰当,使我对整个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看法。不过这句话我好耳熟,我在中苏交恶时的“九评”中看到过。
“这是一句俄国民间谚语,”后来阿骅表兄告诉我,“伊里奇•列宁用它来评议过卢森堡的历史地位,我引用它时已经作了改动。”
有关鲁迅的中医观的讨论,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至今还在中国的文化界时不时的搅起几番风雨。
(娄莘杉整理)
选自《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一书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6-09 18:32 2楼
中医学为了维护大而全的理论系统,强调的是抓大放小,重视整体而忽视局部。不惜把一些局部的问题,一些技术的问题,勉强拉进几大系统分类之中。这种忽视局部,忽视专科技术的理论缺陷,就是鲁迅牙病事件的原因。


这种认识很公正

中医、西医都还不能完美无缺
2012-06-09 18:35 3楼
前几天收到的书,现在正在读

一个感觉,娄先生是位真正的智者,对很多问题的思考更有深度
2012-06-09 18:39 4楼
这种忽视局部,忽视专科技术的理论缺陷,就是鲁迅牙病事件的原因。

中医的这种缺欠能解决吗?顾此或许要失彼,过于注重局部,是否会丢失中医的整体观呢?
⬅ 大医速成计划——《金匮》学习重要参考书: 老茶馆 读“争议中医药立法”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