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医圣人---许胤宗

2012-06-12 12:28 楼主
在中医历史上名声不大,但在我心里的地位可与汉代医圣张仲景同日而语的中医大师,只有唐代许胤宗一人。他生于南朝梁大同二年,卒于唐武德九年,享年九十余岁。许氏是江苏宜兴人,初为新蔡王外兵参军、义兴太守;陈亡后入仕隋,历尚药奉御,唐武德618年授散骑侍郎。
许氏以医术著名,精通脉诊,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他诊病问疾,重视切脉,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一生诊脉用药,独具特色。近代北京已故老中医许公岩有他的诊疗之风,北京名医治不了的重症病人在他手里妙手回春的很多。新旧《唐书》都有关于许胤宗的记载,谓其“医术如神”。“神”在哪里呢?史书记载柳太后病风不语,名医治皆不愈,脉亦沉而口噤。胤宗曰:“口不可下药,宜以汤气熏之,令药入腠理,周理即差”,乃造黄芪防风汤数十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其夜便得语,看过《喜来乐》电视剧的都知道这个方法。这是很有名的一例治验,江瓘《名医类按》、俞东扶《古今医案按》两书的第一案就是此案。后来蒋宝素据此而拟“第一黄风汤”作为中风的主方,王清任的黄芪赤风汤也似与之有关。另一条记载是:时关中多骨蒸疾。得之必死,递相传染,诸医无能疗者,胤宗每疗无不愈。骨蒸既“多”,又“递相传染”,不同于寻常肺疾,故“诸医无能疗者”,而胤宗“每疗无不愈”,可见誉其“医术如神”,并非虚语。当时的骨蒸病相当于现在的肺结核。我想03年非典肺炎大流行,许胤宗这样的中医高手若能出现不至于死亡那么多人了。他的医疗水平既然这么高,于是便有人劝他著书以贻后世,却引发了许胤宗的一通议论:“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可解,口莫能宣。且古人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假令一药偶然当病,复共他药味相合,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脉之深趣,既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他的意思是:脉要精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非文字所可表达,而要识其病知其源,又只有靠诊脉。脉的深趣既不可传,方又有什么用呢?这样的书就不如不写,免得害人。我反对患者不开口以脉断病不是轻视脉诊,说的是用脉象推理症状故弄玄虚没有任何意义。望闻问切四诊中只有问诊是主观的,因为有时患者主诉不清楚,小儿有病能说清楚吗?切诊望诊是绝对客观的。人间的任何学问和技能,总是可以通过努力学到的,脉学也一样,许胤宗在这个问题上过分胶着,故其术不传,如果史书上不留下一点记载,那么就连他的名字也不会有人知道的,他没有留下完整的著作应该说是很遗憾的。

为什么说许胤宗是圣人?他这种负责人的精神正是当今中医界很难得的,不能看他的偏激一面,怪人必有怪才。而我们现在有多少中医专家不是“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呢”?有的医生一个方子30多味药,去年广告的鸿茅药酒说100多味中药。有多少专家不是“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又有几个专家考虑“复共他味相合,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唐代距今虽然已有一千多年但许胤宗的百字经对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以视为医经来告诫自己不能套方套药。2007年6月21日县民间红白事乐队赵雪因淋巴结肿大如鸡蛋来诊,鞍山市结核医院建议手术因恐之故求余诊治。除了淋巴结肿大外午后潮热,盗汗,体温38度多,自诉口渴,切脉频数,望形体消瘦。辩证为痰火郁结的瘰疬,处方用一味夏枯草(用量因人而异)水煎服,《中国药典》规定夏枯草用药部位是果穗,所以药店很难买到夏枯草全草,不符合《药典》的就是“假药”,古代本草典籍记载是全草入药,明代医学家王肯堂善用夏枯草,王肯堂是江苏人而且夏枯草也主产于江苏,所以当时电话请教江苏南通国医大师朱良春的女儿朱建华老师(朱建华与恩师是师兄妹),我的全草入药得到朱建华老师的肯定。考虑发热38度,就处方生石膏30克 知母20克炙甘草10克大米6克,以留着退热备用。王雪女士吃药3天发热消失,淋巴结肿大也消退过半,活动颈部不疼了,见效之快很是意外,一共服药20多日彻底痊愈,我当时怕后四味药克制夏枯草的药效没敢一起煎煮用,所以观其脉症,随症另处方。
同年沈阳采油厂的陈云波先生因婚后与老婆吵架得了甲亢,T3: 15点多 T4:40点多,四肢乏力较重,心悸加剧于生气,左眼略突,体重减轻,脉切之细数。辩证为肝郁化火伤及阴血。处方生地、熟地、紫草、莱菔籽、夏枯草、白芍、炙甘草、丹皮服药30天,诸症好转,但继续服此方一个月T3T4降的不明显,考虑药物君臣相克,去掉方中4味药别药没变动,服用30日后T3为10点多,T4为4点06,而且症状明显好转,使我对许胤宗更加敬佩。
近几年受许胤宗影响我走的是用药精简的路子,一个方子2味药很正常,多是3--7味药,很少超过8味药,而且用易经理论探讨药与药之间的相克规律,这个虽然在中药理论里早有中药的相畏、相恶、相反七情理论,但没有严谨的理论指导,也没有系统化。09年我去杭州胡庆余堂以及方回春堂考察,可以说杭州名医自古至今很多,但没想到与北京名医一个流派,很多名医的方子10多味20多味药的很多,难怪前几年又有废除中医的言论,不是中医不科学,是掌握中医精髓的人太少了。今年3月末我县素食饭店厨师董师傅儿子8岁,咳喘2个月,在医院输液无效求余诊治,望其舌苔滑腻,精神萎靡,切脉沉弱。肺寒无疑,用干姜甘草麻黄白芥子4味药温肺化痰服药7天咳喘消失,继服一周巩固。要是没有许胤宗的百字经的影响,我处方10来味药也很正常,所以说许胤宗是中医历史上少有的医圣人,不仅医术值得敬佩,对中医学术写作的严谨值得每个医家反思,可以说中医典籍汗牛充栋,但废话连篇的,空谈无效的又有多少呢?特别是当代名医,恩师在他的著作《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药邪篇“当我在电视上看见我的前辈或同辈们,为了得到一点可怜的钱或者其他什么,为某一产品作鼓吹时,我真替他们难过,我愿以药邪提醒人们注意,药是不能乱吃的”,这样素质的名医写出的书是为了后人吗?是给后人留些财富吗?不但不是财富可以说我没认识恩师之前一直在中医的迷魂阵中,学说真假难辨,恩师的一句话就如一盏明灯,“多看明清以前医家的书,现在的人不老实,很多人为写书而写书。”
我自知水平有待突破,距离古代中医高手还有很大距离,但中医临床处方用药10多味甚至20多味很难总结每味药的个性功效,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使中医的处方变成了厨师“乱炖菜”一样,距离上古中医越来越远。



壬辰年 国医张雷 6月1日 岐黄书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2-06-12 12:43 2楼
支持你的观点,处方用药不在多而在与精。药少效力雄厚而直达病所。
2012-06-12 13:59 3楼
药过十二三,大夫就胡捻。
2012-06-12 15:05 4楼
刚看第一个医案“淋巴结肿大”之时,我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夏枯草,果然。呵呵。只是现在药店一般没有全草卖吧?我买到的也是穗。

第二例甲亢的,“处方生地、熟地、紫草、莱菔籽、夏枯草、白芍、炙甘草、丹皮”

应该是去掉炙甘草,白芍,丹皮,莱菔子吧?我觉得应该加钩藤。我自己处方的话,应该是;生地、熟地、钩藤、夏枯草、蒲公英。最多可能再加个草决明。

患者心悸,所以去掉白芍,如果不心悸,我觉得应该是加大白芍之量,去掉紫草了。紫草我研究的不够,所以我自己处方的话不会用紫草,而用蒲公英了。

以上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不对之处,还请楼主指教。另外,希望多看到楼主写些关于许胤宗的资料和心得。确实很有收获,感觉他象一位更高版本的张锡纯。
2012-06-12 15:09 5楼
另外,楼主所说的许胤宗百字经,指的是以下的文字吧?

---------
“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可解,口莫能宣。且古人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假令一药偶然当病,复共他药味相合,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脉之深趣,既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

-------
我刚开始还以为是部医经。
2012-06-12 15:26 6楼
医生是看病的,现在转换成卖药的。潮流如此。
2012-06-12 18:07 7楼
药过十三,技术一般。畸形的经济社会下的特色现象,大医变成了【商医】,更有甚者是【丧医】!
2012-06-12 19:07 8楼
支持你的观点,处方用药不在多而在与精。药少效力雄厚而直达病所。
2012-06-12 19:49 9楼
临症处方,辨证加减,以治愈为目的不可划地为牢。以处大方还是小方来衡量一个医生的水平是不对的,《千金方》里的方可不小,施今墨是大方的高手,安宫牛黄丸更是个大杂烩。不要随便藐视一个开大方的医生,难道开小方的医生就是高手?病人可不管你大方小方,能治好病的就是好方。总之细细临症,凭良心处方,方当小则小,当大则大以治愈为目的
2012-06-12 20:45 10楼
管见 说:
临症处方,辨证加减,以治愈为目的不可划地为牢。以处大方还是小方来衡量一个医生的水平是不对的,《千金方

请问你临床运用《千金方》与《伤寒论》谁的方多?施今墨不见得是明医,他的对药不怎么地,误认不少,与古代高手没发比。
2012-06-12 21:49 11楼
张雷中医 说:
请问你临床运用《千金方》与《伤寒论》谁的方多?施今墨不见得是明医,他的对药不怎么地,误认不少,与古

还有依靠运用多少来做评价标准的,这个其实生活中小学数学用的最多,说明四则运算就是最高明的,什么线性代数,立体几何,尤其后边高等数学全是无用之物啊,水平比小学的代数差出几条街啊。

许胤宗算个好医生,但远非大医。
自然之道比医道如何,老子留五千言,周文王写易经。
医道如此艰深,黄帝留内经,仲景有伤寒,这是大医之心,非为私名。
许胤宗但凡有心留下一书,现在中医也许就发展的不一样了,因为担心自己写不好索性不写了,无非为一名尔。
大家都学许胤宗,中医就不用发展传承了。留下一堆无人能解的案例宣传,自己意去吧。
⬅ 中药针灸医好腹泻 老茶馆 筋出槽、骨错缝的诊断与手法治疗? ➡